探访莆田群仙文化博览园的书画摆设艺术书画摄影
每次提及中国古典红木家具,总是想到它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尤其是红木家具,所透露的文化气息和经典韵味更加浓厚,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恒久、传承理念相一致。近些年,随着人们对文化的重视,许多红木企业老板也意识到,红木家具的品位提升、收藏价值需要从自身修养和个人赏鉴力方面来提高自己。群仙红木家具是行业里将书画艺术与传统家具融合于一体融合得最完美的企业之一,在家具的设计与雕刻、纹饰中,借鉴中国书画之美,赋予了传统家具更多的艺术性和创造性。无书画艺术与红木家具完美融合,群仙红木企业无疑已经走在了行业的前列。
在莆田群仙红木的展厅,一进入展厅就可欣赏一幅幅巨幅山水画,这些名师字画,有李耕画院院长李清达、李耕画院副院长黄叶的经典力作;也有李耕唯一存世弟子孙仁英及儿子孙煜成名之作,还有李耕第三代弟子朱重兴的高山觅如音等寓意深远的山水画,这些中国画气势宏伟,整幅画面大气磅礴,山势雄奇,在奇伟中又有着一些山村乡野的静溢。而进入展厅,则是一幅幅遒劲有力、激情奔放、气势恢弘的书法作品,这些书法作品在豪放、洒脱中透露着灵动与俊逸,于豪放中见清新与飘逸,让人感到书法美在字中有画,有灵动、有韵律。而展厅中最有看点,乃是将书画融入红木家具的艺术元素,这些家具融入的字画以刚劲为骨,以文人之柔和清丽为肉,其艺术美在其骨,亦在刚柔相济,如行云流水般的畅达、耐看。
记者在群仙红木展示厅看到一块巨幅屏风“群仙汇聚展宏图”,该屏风高5.51米,宽5米,厚达15厘米。屏风以非洲花梨木为原料,以九鲤湖为背景,以何氏九仙为主题,雕110位神仙,与群仙红木企业文化相符。屏风每一处雕刻显得有繁有简,有韵有味,不免让人感慨艺术和雕刻的极致可以表现的如此完美。如仙鹤的羽毛雕刻的精细、飘逸、灵动,可谓栩栩如生,而果树则更是让人不禁有“望梅止渴”的意境了,站在它前面,看着画中的景致,不禁感叹匠师们在书画与雕刻之间创造了如此的珍品。
记者了解到,群仙红木和业内众多知名红木家具企业一样,从创办以来就致力打造中国顶级红木家具品牌,聘请众多国内着名工艺美术大师为高端客户设计定制古典家居产品。公司董事长陈少飞喜欢与书画家往来,喜欢请书画家来品评自己的家具产品,每当群仙红木有新的家具设计面世,他都会请一些书画家到现场进行品评,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继而进行一些修改。在陈少飞看来,艺术都是互通的,红木家具的造型,以及其中的雕刻技艺其实也是书法与绘画的表现,只不过是载体不同而已。有了这个爱好,从董事长到高级管理层,从设计师到生产员工,都不惜资本地搜集名家书画和参加一些艺术活动,公司还定期在群仙红木企业举办书画家笔会,遇到知名的书画家、艺术家更是会专程请来传经送宝。群仙红木的此举将书画艺术与仿古家具相呼映,充分体现了群仙红木企业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为“仙作”家具文化艺术增加了一条靓丽的风景线。
据群仙红木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红木家具有一种特质,叫作韵。一个成熟有品味、规模有档次红木家具也是如此,同样会有自己的“韵”。这“韵”说是家具的意味也好,风格也好,神韵也罢,与红木家具的型、材、艺相比,最是一种无法解释、无法直观描述的方面。以前,家具基本上只是生活用具,但如果将书画艺术融入红木家具,家具在具有使用价值的同时,更增强了观赏价值。作仙古典红木家具除具有本身的造型、线条、用材、装饰等浑然一体的质朴典雅之美,更有文人将书画艺术嵌入家具之中的一份魅力。将书画与家具的合作,增强了家具的观赏水平,提高了家具的艺术价值。如在红木雕刻中文字图案是一种重要的装饰纹样。文,即“纹”,中国的文字本身就具有图案化、几何化的特性。明清家具中常见的文字纹有“团寿”纹、“长寿”纹、“福字”纹、“禄字”纹和“花鸟瑞兽”纹等,这些纹饰常以浮雕、线雕、透雕的形式出现于各式的家具中,北宋时,工匠们就把宫廷器皿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制作出木雕家具。书画与家具的结合,让古典红木家具更加古朴典雅,意味深长。将书画艺术融入古典家具,虽然两者有着平面和立体的区别,但在艺术构思与审美情趣上异曲同工。
据了解,作为中国古典家具之都的“仙作”流派家具,书画艺术与红木家具的完美融合,让我们在欣赏简洁、明快、质朴的明代家具,雍容、华贵的清代家具的同时,更是领悟到了更深的艺术。李金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