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莆田仙游县西苑乡凤顶村最古老的空心石塔——无尘塔
创建于唐咸通六年(865年)的无尘塔,坐落于福建省仙游县西苑乡凤顶村,位于千年古刹“九座寺”之西南方向数百米,是福建省内最古老的空心石塔。
无尘塔位于九座山太平禅院西侧,为九座寺历代寺僧圆寂后火化的荼毗塔,2006年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无尘”,佛教表示修行功夫深,超尘脱俗。“无尘塔”始建于公元865年(唐懿宗咸通六年),由“九座寺”开山祖师正觉创建,原为寺僧圆寂后火化的荼毗塔,宋徽宗崇宁年间赐名“无尘塔”。据专家考证,“无尘塔”于公元1146年(南宋绍兴十六年)为匪寇所焚毁,现在我们看到的“无尘塔”是1166年(宋乾道丙戌年间)重建。
据《香花僧秘典》记载:唐懿宗咸通年间,正觉禅师号智广上人倡建,凡寺舍九座相连,故称九座寺。寺僧五百余众,有南少林之誉。如今,九座寺院只留下一座依然屹立在原址上。无尘塔为历代僧人圆寂静化之处,塔中埋葬的正是九座寺的开山僧祖—正觉禅师。光启二年(公元887年),正觉禅师圆寂后共获舍利子四千粒,晶似冰雪,葬于塔内。后宋端明大学士蔡襄题其塔曰:无尘塔。
无尘塔原有木制横额,其上“无尘”二字是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敕书,今已失存。塔为八角三层空心石构建筑,高14.22米,直径6.45米。塔基为莲花舒瓣和波浪式雕刻,8根塔柱均为瓜棱式造形。塔的各层均有塔檐突出,拱形斗拱支柱,下为叠涩,上绕栏杆。底层设子午南北开门,东西设窗,下部八面有奔龙舞狮等浮雕图案。护门将军不放在底层门的左右两旁,而镶在底层东南、西南二个方向的石壁上。二、三两层四面开门,从底层至塔顶有螺旋式石级以登。塔尖为莲花葫芦顶。塔的建筑风格和结构有明显的唐代遗规。塔东太平禅院大雄宝殿前,有2座建于晚唐的婆罗门六角实心石塔,高6米,八面刻佛像,造型雅观。塔南百山麓还保存有一座唐代和尚石墓,形似铜钟,结构别致,也是研究唐代石构建筑的宝贵文物。
据查考“无尘塔”石柱刻文,塔二层有石刻文字四行共50多字,如下:
“上二层绍兴丙寅冬僧家藏衣以遇草寇及为所焚塔亦百难□乾道丙戌命拆去伐石重造□□因斋戒后来住山麓都绳福唐陈显。”铭文记载无尘塔于公元1146年(南宋)为匪寇所焚毁,公元1166年伐石重建。故疑原塔为木质结构,乃宋前所建。 修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