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发表于 2013-2-3 16:54:25

历史关于莆田妈祖信仰由来

莆田妈祖有许多名称由来,连同信仰功用,并非一时造成,而是经历一定历史阶段、地域文化以及民众祈盼基础上形成而传播的。
  一. 莆田妈祖的种种称谓
  ●娘林默娘默娘:按闽中、南风俗,女孩子名字前加“娘”以示尊称。
  妈莆田妈祖:在闽中、南方言中,“妈”是对女性长者或德高望重者女性最高尊称。 “莆田妈祖”一词较晚出现,是民间尊称一种。
  ●夫人妃后夫人灵女天妃天后: 莆田妈祖未婚而加封为“妃”,是基于古代天神信仰而来,把海神列于地神之后,同嫁于天,故为“天妃”。 统治者加封出现的,先有“灵女”、“夫人”,后有“天妃”、“天后”之称。
  ●海神娘娘:山东、辽东称之。
  ●天上圣母:台湾称之。
  ●雨妈过水妈:因莆田妈祖主宰雨水而称之。
  二.莆田妈祖民间信仰功用
  ●航海之神海上守护神: 宋元时代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发展,移民和侨民不断出现,以及统治者加封与提倡是莆田妈祖成为著名海神重要原因。 人们将莆田妈祖视为海神加以崇拜,是从民间开始,以巫觋为核心传播开来,在民族中传承下来,进而在朝廷官吏中传播。
  ●助漕运:莆田妈祖信仰到元代得以迅速传播,除航海原因外,还以元代漕运改为海路有关,并逐渐从东南沿海扩大到北方地区,莆田妈祖信仰已为中央王朝承认。
  ●雨水之神求雨:我国为农业大国,雨水是饮食之源,也是农业生产不可缺少条件,沿海地区也把主宰海事活动莆田妈祖视为司雨之神。 从历史看,巫觋都是求雨主祭者,莆田妈祖既然生前为巫死后为神,自然与雨水有难解之缘。
  ●祈晴:杭州钱塘江畔潮水凶猛,人们修堤防之。但潮水大工程难,进展缓慢,后在莆田妈祖帮助下才顺利完工。潮水由潮神支配,是海神的扩大。
  ●生育之神求子:中国自古重视生育,不断繁衍人口。莆田妈祖本为巫女未婚未育,但求育乃是巫女重要活动,这是把生育与莆田妈祖联系起来最初原因。
  ●驱疫:疾病是人类一大威胁,莆田妈祖成沿海居民生命保护神,必有驱疫作用。
  ●战神:   古代战争不仅是人力、物力、财力之争,也往往利用宗教和巫术。 宋代以来中央王朝常受外敌侵扰,也把莆田妈祖搬入军事舞台。
  三.历代对莆田妈祖的赐封
  宋元以后,随着福建海上贸易和渔牧事业发展,以行船谋生的船工渔夫逐渐增多。他们面对反复无常大海,惟有从祈求神明庇护中得到精神安慰,莆田妈祖信仰随之传开,历代皇帝对莆田妈祖褒封也逐步升级。
  初时,莆田妈祖庙只是莆田海边杂祠。 北宋宣和四年(1122年), 领事路允迪奉使高丽国,船在黄水洋遇风暴。恰好船上水手是从莆田雇来,危难中祈祷莆田妈祖,终转危为安。 返国后 奏请朝廷,宋徽宗于是赐顺济庙额,顺济庙即当时宁海墩(圣墩)莆田妈祖庙, 莆田妈祖信仰从此获得朝廷承认。南宋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封崇福夫人,这是对莆田妈祖最早褒封。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莆田人陈俊卿为当朝丞相, 笃信莆田妈祖, 于是奏请朝廷诰封莆田妈祖为灵惠夫人。之后一路加封,直到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这样,自宋宣和四年至清同治十一年,四个朝代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36次,封号最长达64个字,从“夫人”、“天妃”、“天后”到“天上圣母”,已达到无以复加地步。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莆田妈祖和孔子、关帝等一同被列入清朝地方最高祭奠, 规定地方官员必须亲自主持春秋二祭,行三跪九叩礼,列入国家祀典,莆田妈祖成了万众敬仰“海上女神”。仁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历史关于莆田妈祖信仰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