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 发表于 2013-3-21 20:44:26

古代名人黄公度宋兴化军莆田县人

      古代名人黄公度宋兴化军莆田县人,字师宪,号知稼翁。,生于大观三年(1109)。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状元,历官平海军(治今福建泉州)节度判官、秘书省正字、通判肇庆府(今属广东)、摄南恩(今广东阳江)守、吏部考功郎等职。因奸佞当国,屡受排斥,大志未酬,英年早逝。
  古代名人黄公度出身于簪缨文士世家,为唐代名士黄滔八世孙。父黄静为北宋政和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秘书省正字、校书郎、朝奉郎等职,以诗书传家。公度少时寄居涵江鳌山村姑母家,于雁阵山上结庐读书。
  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六月,这是莆阳科举史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礼部会试赋题为《天子示以德为车》, 二十九岁的黄公度,精神抖擞破题答卷,阐述儒学以德治国的政理,强调“外以动化于群下,内以操修于一己,正宸心而御。”“厚以载物,动而中规”,以保国抚民。所论甚为主考官所赏识,名列进士第一。时因宋高宗居丧,依祖宗前例,不临轩策试,遂以会试名次参定为五等,赐及第出身、同出身名分,黄公度为状元。
  放榜日,京都“平地雷轰造榜天”,黄公度名列榜头。更令人惊奇的是,此榜共有十五名,莆阳贡士登进士第,陈俊卿为亚魁,林邓以年七十三为“榜尊”,龚茂良以年十八为“榜幼”。《莆阳比事》以“四异同科”记载莆阳科举此一盛事,称“一时荣耀,以为四异”。黄公度的从弟黄童,此榜亦连袂登第。公度咏诗《会同年共乐台》,记事抒怀:
  兰省三千士,莆阳十五人。此时乡曲会,异日庙堂身。
  名塞乾坤隘,恩沾雨露新。天边三雁远,回首独凝神。
  或因这场贡举莆阳进士军团的突出成就,以至坊间传说纷纭。稍后的名臣洪迈所撰《夷坚志》载,黄公度赴省试途中,于建安(今建瓯)梨岳李侯庙谒梦后,向陈俊卿逼问名次的故事。至明代朱国桢《涌潼小品》中,却改为陈俊卿在九鲤湖谒梦后,二人争论名次。试后高宗问乡土之奇,黄曰“披锦黄雀美,通印子鱼肥”;陈曰“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高宗以公度所答不如俊卿,而改俊卿为状元。这个传说,流传千百年,显然有悖于历史记载。
  郡志记载,当时尝于荔城石幢街,特为黄公度立“状元坊”。绍熙二年(1191),其长子邵州知州黄沃重修,至明代废。可证黄公度为状元,乃是不争的事实。
  黄公度登第后,宋高宗又为其少时读书处,御赐“登瀛阁”匾额,以示嘉奖。“登瀛”典出唐代,唐太宗为太子时,于宫城开文学馆,选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人为学士,分三班备询政事,讨论典籍。选中者为时人所慕,谓“登瀛”。“瀛”本为传说中的仙山,“登瀛”喻士人蒙宠,如登仙界。从黄公度所作《御赐额二首》诗 看,颁宝仪式是颇为隆重的。黄公度撰《谢御书表》谢恩。
  翌月,宋高宗诏授黄公度承事郎、签书平海军(治所今福建泉州)节度判官。按礼部原有规定,帝王不策试,状头(状元)补两使职官。宋高宗此次特例授黄公度京官(承事郎),显示其恩宠,自此成为定例。阮其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名人黄公度宋兴化军莆田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