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 发表于 2013-4-11 21:52:00

莆田习俗文化大全,从结婚到逝去的礼俗文化。

  (一)莆田婚育礼俗
  1、莆田婚婚嫁礼俗
  中国几千年来儿女婚嫁之事多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确定,境内亦不例外。虽城镇与郊区、农村有些区别,农村一般都是由父母包办,县城除读书人和个别经商人之外,大多数仍由父母包办,婚嫁均有古代“六礼”的痕迹。有些特殊的是明代莆田士大夫提倡的冠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提倡婚姻自由和婚事新办。《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保护男女在婚姻上的合法权益,禁止婚姻买卖和干涉婚姻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婚嫁习俗有所变革,大部分青年男女先恋爱后结婚,还提倡婚前体验,并到民政部门或乡镇(办),办理结婚登记手续,领取《结婚证书》。从20世纪50年代起,新娘就不再坐红轿或花轿,而是撑红伞步行到男家。80年代后,以汽车代轿,接新娘的小车还要装饰一番。城区酒宴多在酒家举行,郊区、农村还在男方家里举办。90年代后,在妇联、青年团、工会等部门的倡导下,有的青年男女举行文明婚礼,双方合照(女方要穿上时髦的婚纱),互赠纪念物,以茶话会代婚宴。此外,还有旅游结婚和集体婚礼也渐受年青人的欢迎。
  说媒 儿女长大之后,父母托媒人代为物色对象,媒人为了赚取媒礼,千方百计,花言巧语,“玉成其事”。
  相亲 父母托媒人说亲后,即可代儿女登门相亲(一般是男方到女家相女儿)。相亲中,对方要煮线面或鸡蛋当点心招待;相中后,才吃下对方的线面或鸡蛋,就算初步中意;如不中意,对方煮的点心就不能动。
  送庚贴 男女双方家庭同意这门亲事,就通过媒人互送年庚八字(即出生的年、月、日、时—庚贴)。男方把女方的庚贴放在箸笼里,经过三天三夜,若家里平平安安没有发生什么事故,就认为此女能够服家。尔后,双方还要各自请算命先生推算八字有无冲克、合婚的吉凶等,这叫“断八字”。
  (以上说媒、相亲、送庚贴属于议婚阶段,俗称“说亲情”,符合古代“六礼”中的“问名”和“纳吉”仪式)。
  订聘 断过八字后,如双方满意,就商定聘金、嫁妆,然后择吉日订聘,俗称“贺订”。一般男家选定“双日”,请亲戚中认为命运好妇女6-8人,身着红色衣裳,持雨伞带上部分聘金和金银首饰,送到女家。女方家要放鞭炮,把糕饼果品等礼物分赠给邻居、亲人,表示女儿已许配于人,然后宴请男家“贺订”之人,并给每人一封红包。这一礼俗与古代“六礼”中的“定盟”相合。
  择日 俗称“看日子”,男方请择日馆选定结婚佳期,以红贴传告女方,女方则要准备嫁妆,临嫁前女方亲人要为出嫁的姑娘赠送衣饰、红花、香粉等以示祝贺,俗称“捧花粉”。男方在结婚仪式上也要戴结婚礼帽,穿上婚装新衣裳。
  出嫁 女儿出嫁须穿红装,头戴“新妇罩”(红色幔巾),由“能嫂”陪伴,告别父母(父母去世的,应该哭别,以示孝道),然后带着“新娘妈”,上轿而坐。轿门要用红头绳系住,用红封条封住,挂一块染红猪肉。中途不能下轿解手以防“白虎”伤害。新娘忌见星星,红轿或花轿须在日落星现之前抬到夫家。
  迎亲 婚期到时,男方家送去猪腿、线面、红糰、白糕等礼品,交齐未交足的聘金;女方把新娘打扮一新,坐上红轿或花轿,抬往男家。新娘轿到达前,男方家所有亲人都要避开,防止冲克;灶里的火也要扑灭,以免新娘见火日后火气大。一切备当,燃放鞭炮,新娘由“能嫂”扶进新房,尔后举行结婚仪式。
  结婚 俗称“成人”,这天子夜时分,厅堂挂起新郎“表轴”,并由两位“命好”的男女给新娘、新郎“梳头”,俗称“象头”,尔后人们离去。结婚仪式,一般在古厅堂上,由“能嫂”给新郎、新娘作礼仪指导,先拜天地、祖宗,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互拜,饮交杯酒,行合卺礼,再去敬拜本家长辈人,受拜人回敬以“红包”,俗称“拉大拜”,最后共进洞房。洞房门楣上挂兰布,并系上一丛刺草,一块肉,以防妖邪入门。当天中午饭、晚饭都要办喜宴,喜筵上,娘舅被尊为“上宾”,坐上首席,俗称“横头位”。筵间新郎、新娘频频向客人敬酒,分喜糖、香烟。
  闹洞房 晚筵结束后,要等到首席那桌吃完起坐时,才能放鞭炮宣告散席,由新郎、新娘及其长辈恭候大门口送客。之后,“送房兄”带人涌进洞房,导演“送孩儿”、“做经文”、“送房”等闹剧。直到更深夜阑,有的甚至闹到第二天雄鸡唱晓才歇。
  回门 俗称“转马”,也称“请回马”或“请仔婿”。婚后第二天,新娘偕同新郎坐轿返娘家,拜见娘家长辈亲友,娘家要设午宴款待。当天下午,新婚夫妇双双回家,并带回雌雄鸡两只及红纸封腰的甘蔗两棵,因古时要骑马,故称为“转马”。
  做十四日 婚后第十四日,岳父母家备办礼盘,分别装入衣料、食品,到女婿家送礼。衣料供新娘及公婆、妯娌做新衣,希望一家人和睦相处。
  送年暝    新娘第一年的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娘家要备办一担盘给女婿家送礼,俗称“送年暝”。礼物有面、猪蹄、红糰、年糕(意粿)、荸荠、红萝卜、福橘等。还有一对大红绸布、金字的“红紫灯”,由一个6-7岁的男孩送上门。第二年起,年年送的只是白纱彩绘的灯笼1对,加上1对小灯笼,俗称“灯仔”,寓意“年年添丁”。
  2、莆田婚生育习俗
  怀孕,叫“有身喜”。新娘当月怀孕的叫“入门喜”,怀孕初期生理反应,俗叫“病仔”。孕妇房中床柜不得乱移动,墙壁不能乱钉铁钉,怕惊动和伤害“胎神”;少干粗重活,怕引起流产。产前例行向别人家讨乞其小儿穿过的小衣服,留待婴儿出生后再穿,因初生儿皮肤幼嫩,穿上洗过质柔的旧衣服,一是使婴儿更舒服些;二是寓意生男之兆。同时,让小孩子从小穿上破旧衣服,还寓有希望孩子从小就养成勤俭朴素的美德。产前还需备好一些“月内料”,为坐月子时用。
  孕妇按预产期生育的叫“足月”、“顺月”,提前生的叫“没足月生”,拖后生的叫“拖过月”。婴儿生出叫“出世”,大人要牢记其出生的年、月、日、时,俗叫“生辰八字”。
  产妇坐月子叫“做月内”,一般为1个月,其食物都是高档营养品,为蛏干、虾肉、红菇、黄花菜、猪肉、鸡、鸭蛋等。每餐搭配几样下锅。叫“炖砂锅”。一般吃干饭,不吃稀饭,早、午、晚还配有点心,故有“三顿饭、四顿点心”的俗谚。产后10天,亲友于双日送食物给产妇补养,叫“送加”,物品丰富多彩。
  婴儿出生后,要蘸黄莲汤几滴于其口里,以消火退毒,并向邻近产妇乞乳汁喂之,称之“食平安”,3天后开奶。
  婴儿满月叫“出月”,家庭要办牲礼敬神祭祖。外婆家要备办婴儿的手镯、脚镯、银锁、衣帽等以贺喜。用五味草、灯心草烧汤,水中放红钱12枚,请有福气的老妇为婴儿剃头去秽发、沐浴洁身。父亲用朱笔在孩子头上“画桃”,祝其聪明长寿;母亲给孩子头上插柏,抱孩子与长辈见面,长辈要送“红包”为见面礼,然后把孩子第一次放在“摇篮”中安睡。
  孩子出月时,家庭要做“红龟”、煮红蛋分给亲友以谢“送加”。有的还要办“出月酒”,宴请亲朋好友。尔后给孩子合名,男的取福寿之意,女的取金珠之义。有排行的,按辈份命名,不能和家人同名。
  婴儿满四个月,叫“做四月”,以熟“羊尾”或“猪尾”往孩子嘴上抹一下,俗叫“开嘴”,开始吃荤了。
  孩子周岁,叫“抓周”、“对戴”,莆俗叫“毛戴”。用大“笠狐”1个,置笔、书、算盘、刀、尺、红龟于周围,让孩子坐在中间,示意其任取一二物,以卜吉兆。如抓到书,是聪明好学之兆;抓到“红龟”,则预示长寿。外婆家送来的竹制的“椅子轿”1只,以示孩子可以坐轿子了。家庭要分“红龟”给亲友和邻居,共祝各家孩子健康成长,亲友回送“线面”两束,也寓大家长寿之意。
  (二)莆田婚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习俗较为繁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程序:
  移床 病人临危,从房间里移到厅堂,男的在左女的在右。
  换衣 病人断气前,家属要给病人更换衣服,其衣服叫寿衣。
  送终 病人断气后,用白布给死者蒙身盖首,在床前点燃长明灯,全家人男去冠,妇披发哀哭,直到发丧。
  洗身 孝男到河沟边用铜钱向水神买水,为死者洗脸、洗脚、洗手。
  入殓 死者洗身后,子媳要为其穿上寿衣、寿鞋,清代以前,官吏死亡,要穿上官服、顶戴,富家大户还要用整匹白绫包扎尸身,称为“殓身”。尔后死者亲属把棺材抬至厅堂,择时入殓,亦称入木,入木时有的地方请法师“洒净”。子孙披麻戴孝,子辈穿麻衣,孙辈穿白衣,鞋上缀片麻布,孝男孝媳在手腕套上串带铜牌的白带圈,丧父套于左,丧母套于右,哀哭声声,向遗体告别。之后,孝男捧死者头部,孝媳抬死者脚腿,把死者置于棺内,遮上“水被”,然后盖上棺盖钉牢。此时,八字冲犯的人要避开。
  烧卧褥席 孝男孝媳搬出死者用过的卧席、被褥,送往野外焚烧。
  买路钱 棺材抬上山安葬时,同族下辈人要去送葬,孝男头戴“草圈、麻帽”,手执“孝子鞭”,沿途散发“银纸”(即“买路钱”),俗称“放纸钱”。但起棺时,每过个门槛,要把用红纸封成一束的3根干稻草用力斩断,以示“斩草断根。”
  进葬 把棺材置于墓穴内,竖立墓碑,然后在墓穴前摆祭品祭奠。葬毕,素服换上吉服,脱下黑纱火化,头上插柏,以示生者平安,长命“百岁”。
  立灵位 安葬后第二天,在厅堂为死者设灵堂点香立灵位。每日向死者“上饭”哭灵,第三天上山探墓、培土,俗叫“三天看墓”。墓地未定的在旷野“寄厝”,俗叫“寄利厝”。第六天为死者立“木主牌”,正面写“显孝□公讳□□府君神位,不孝男□□奉祀”。背面写生卒年、月、日、时。木主牌请长者“点主”。大户人家请名人用长约一二丈黄绸或黄布书写死者“功德”,俗叫“铭旌”。这两项所写字数,俗以“兴旺衰”3字循环、计算,不能用“衰”字之数。
  做七 死者49天内,7天一祭,俗称“做七”。第一个七日叫“头七”,最后一个七日,叫“尾七”。服丧期间,家属不能穿红衣,过年不贴红联,不参加赴宴饮酒等。
  起服 死者辞世100日,要请僧人诵经或做“道场”,超度亡灵。之后拆除灵堂,家属换素服为吉服。清代以前旧制,官员父母死亡,要辞职回家守孝,在墓旁筑庐守墓,3年后才能起服复职,称为“丁忧”;民国以后,这种制度废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号召改革传统丧葬习俗,用追悼会代替吊丧,用花圈挽联代替香烛、银纸,用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用遗像代替木主牌。20世纪80年代后,还提倡“厚养薄葬”,老人去世,礼仪从简,改土葬为火葬。90年代起,全区实施殡葬改革,实行火葬,严禁土葬。
  (三)莆田婚寿庆礼俗
  俗称“做十”。不论男女年满五十岁开始祝寿。女“逢十”男“逢九”即女50岁、男49岁(均为虚岁),寡妇也逢九就可以“做十”。以后每逢“十”寿庆1次,男女同庚,称为“双寿”。由下一代为其举行。寿庆时,要办“寿面”、“寿桃”祭祖敬神,亲友要赠送贺轴、贺幛、寿酒、寿糕以示祝贺。已出嫁的女儿要送来祝寿礼盘,含有食物和衣料等。有的地方下辈人要在寿庆这天进行拜寿,受拜者送“红包”,作为回礼,最后宴请祝寿之人。上世纪80年代后,由于经济条件不断改善,祝寿人家有所增加,有的还在酒家宴请,表示谢客。
  “做十”日期一般选在农历八月或十二月,初十或十二日,寓意“双双”吉利。20世纪末始,“做十”日期逐步改在正月初六,便于子女“元宵节”后出外工作、就学或经商。
  (四)莆田婚乔迁习俗
  乔迁俗称“过厝”。新盖房屋落成,家人喜迁新居,谓乔迁之喜。亲友要送礼品,表示祝贺,礼品有贺幛、镜屏、灯笼、红烛、鞭炮等,主要设宴招待,俗称办“过厝酒”。但菜肴中不能用醋调味,因为“醋”和“厝”谐音,吃醋为不吉利。
  (五)莆田婚谢恩、拜忏仪式
  谢恩是一种较大规模的酬愿仪式,多与拜忏一起搞。一般人们在发家致富之后或做寿时往往要“酬谢天恩 ”“超荐祖先”,所以亦称喜庆之俗。仪式常持几天,设坊建醮分为“经筵”与“忏筵”两部分。“经筵”是由道士主持,旨在“酬谢天恩”,设在新厝厅堂上;“忏筵”是由和尚主持,旨在“超荐祖先”。两者亦可借寺庙中举行,但一切用具必须是新制的,不能带“秽气”,以示虔诚。亲戚朋友例须办盘担、布幛等致贺,主人则于中午举行宴请,俗称吃“供”,吃素菜,不办荤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莆田习俗文化大全,从结婚到逝去的礼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