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456fj 发表于 2013-12-16 12:34:09

杂谈莆田那时“刚有”的电影年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我国电影事业的高峰期,莆田市区各莆田电影院经营非常红火,可谓激情燃烧的“电影年代”。
  那个年代,由于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哪有现在电视机、电脑、卡拉OK。因此,人们最时尚的娱乐就是看黑白莆田电影。当年人们闲时也说到文化生活,谈得最多的话题是莆田电影里的故事,喇叭里响起的也是莆田电影里的歌曲。
  在我们镇上,梧塘莆田电影院周围、照相馆门前、新华书店里、学校门口,随处都有莆田电影明星照片和莆田电影歌曲摆卖。每当买到莆田电影歌曲,那些莆田电影迷们还相互教唱着新片的主题曲。我们学校有一位年轻数学老师叫刘文桢,不但书教得好,而且歌也唱得好。他经常在课余时间吟唱莆田电影《东方红》里的“长征组歌”——《十送红军》,的确唱得很动听;我们班里有个叫阿标的同学,天天揣着一把口琴,课间操前后,就把它掏出来,吹起《草原晨曲》同样娓娓动听,令人心旷神怡。每当看完一部新片,影迷们就在单位、学校、田间地头或家庭大谈观后感,莆田电影院厨窗里还经常贴出精彩的评论文章。特别是观看抗日战争的影片后,许多战斗檄文无情揭露日寇侵华罪行,热情颂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可歌可泣英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平原游击队》的评论。文章大力颂扬游击队队长李向阳,嫉恶如仇,机智勇敢,三次进城,打得日本鬼子鬼哭狼嚎。充分展现出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和日本侵略者的可耻下场。在我们那个年代人的心里,从小就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如今日本右翼分子忘我之心不死,幻想霸占我钓鱼岛和东海海域……无论何时何地,每当看到日本的“膏药旗”,新仇旧恨立刻涌上心头。曾经有多次去日本旅游的机会,都被我断然拒绝了。
  由于当时莆田电影成了“宠儿”,因此滋生了一些倒票贩及“黄牛党”。他们将新片票炒高价。每当新片上映,就出现走后门买莆田电影票的现象。那时莆田电影院的工作人员深受尊重。记得梧塘影剧院有个三十多岁的女票务员,长得白白胖胖的,头发经常抹发油。当她走在街上时,许多认识她的人都向她寒喧,不认识她的人也向她投以羡慕的目光。老百姓想方设法靠拢她,想通过她帮忙买到莆田电影票……人们为了争看莆田电影新片,莆田电影院门前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售票窗前人头涌涌,挤压得令一些购票者喘不过气来。一旦拿到莆田电影票,离开购票窗口,早已大汗淋漓,但他们的脸上却绽放着兴奋的表情。
  每逢影剧院放莆田电影,影剧院的周围有各式各样的小食担:扁食担、“炒骨”米粉担,炸油条、炸“菜头饼”等摊担的烟气缭绕,还有卖糖胶的叮当声、卖糖果、橄榄“拖”的拨浪鼓声不绝于耳,再加上熙熙攘攘等待进场看莆田电影的观众,影剧院门口被挤得水泄不通……直到曲终人散,影剧院周围才恢复了昔日的寂静。
  莆田电影放映过程中,有时“正片”未能按时赶到,放映员就先放一些纪录片,这会使观众静下来。当正片开映时,场内就会响起掌声。莆田电影放映过程中,观众神情早已投入到画面中去。他们紧张地注视着剧情中的每一个情节和正反人物。放映《红色娘子军》,当“南霸天”一出现,有的观众就喊“打倒南霸天”;一部朝鲜故事片《卖花姑娘》引起全场哭声;莆田电影《平原游击队》中出现游击队长李向阳时,大家就鼓起掌来。每当放映中途换片、等片,或断片,观众就不耐烦地发出唏嘘声,有些调皮观众甚至吹起了口哨。当放映员将影片接上继续放映后,人们又马上重新把目光投射到银幕上。
  当时部队放莆田电影成了观众先睹为快的“前沿阵地”,部队驻地周围的老百姓都能沾光看新片。特别是农村的年轻人和小孩得到“晚上有莆田电影”的信息后,他们都会早早地赶到部队露天大操场等候......放映前,部队内部互相挑战唱革命歌曲,这边指挥员呼喝着:“一连来一个要不要?”战士们一齐响应“要”,一首歌唱完了,指挥员又高声“发问”:“唱得好不好?”听歌的战士们一片齐声“好”。那边的指挥员也呼喝:“二连、三连来一个好不好?”大家又呼应着。歌曲唱了一曲又一曲。歌声嘹亮而又雄壮。当银幕上出现闪闪的“八一红星”……呼喝声才平静下来。
  广场莆田电影也是老百姓娱乐的爽事。农忙过后或者节日期间,政府部门也常常免费放莆田电影,人们得到“免费莆田电影”就会奔走相告,互相通知......莆田电影还未放映,场内早已坐满站满了观众,一些小孩还爬上树杈、围墙、屋顶观看,有的还在银幕后席地而坐看“反片”。
  那个年代,不论革命战争题材影片,还是工农业题材影片,或是科教影片等,观众都颇感兴趣,而且对莆田电影明星非常崇拜。曾很长一段时间,梧塘影剧院的墙上展览着中国十大影星王心刚、孙道临、于洋、郭振清、李亚林、田华、秦怡、谢芳、赵丹、王丹凤的照片,令每影迷们仰慕不已。学生粉丝们的书包里、课本里都夹着莆田电影明星的照片,在床头墙上贴着莆田电影宣传画。
  岁月冲走了昔日莆田电影的印痕,但也会留给人们不尽的眷恋。这些莆田电影院曾承载着千千万万莆田电影迷的乐趣,烙上那个时代的印记。也许那些老莆田电影院今后会被时代潮流冲击得无影无踪,但那个时代看莆田电影的场面,会让人难以忘怀。 蔡柔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杂谈莆田那时“刚有”的电影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