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 发表于 2014-3-1 15:22:14

读故都的秋后感一盅温酒在深秋

  一盅温酒在深秋——品《故都的秋》有感
  对于秋天,我感受不深。秋在南方就好似夏天的尾巴,天气热、时间短、特点少,它没有像其他三个季节一样使人察觉到切身的变化。所以每当赏析文学作品中写秋的部分,都只觉得写得美,好像站得远远地欣赏一幅宏大的秋景图,然而其中的深味,我从来没有体会到。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却深深地被郁达夫笔下的故都之秋吸引了,惊叹于他文字的精湛,感动于北国之秋的深味。读罢《故都的秋》,其中的意象、意境和写作手法,无与伦比的刻画和描写,用心雕琢的细节,引人入胜的画面感,都让我沉醉着迷。下面我就对深有感悟的几处谈谈自己的看法。
  翻开题为《故都的秋》的文章,我想大家都会想为什么不叫《北平的秋》、《故乡的秋》、《北国的秋》诸如此类的题目。初读《故都的秋》,确实分辨不出此题目与彼题目的好坏区别,但细品之后,就发现莫过于《故都的秋》恰当、有深意。一个“故”字有悲凉有怀恋,而“都”字则道出了时间的回忆与历史的厚重感。“故都”的结合给文章奠定了深沉、萧瑟的基调。
  文章第一段,作者表白了自己无条件地喜爱秋天,然而对北国的秋却情有独钟。“清”、“静”、“悲凉”三个词点明了北国之秋的特色,也为下文的展开描写构筑了框架。
  “秋并不是名花,也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而南国的秋却似名花和美酒,温温润润,总在混沌中略能感受其韵味,北国的秋清而静,更适合用开阔的感官全方位体味,只有将自身融入北国之秋的境界,才能感知其中的深味。
  作者在全方位体味北国之秋时,并不是在山林、园林或野外这些人迹罕见的地方,人的活动多多少少会削弱人对自然的感知,而作者却反其道而行,“在皇城人海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为什么是“皇城人海”和“破屋”呢?我想,皇城人海总是热闹非凡的,而其间的破屋虽破,却好像是桃花源般的一扇欣赏秋景的窗口,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风度与气质。作者如此有意而为之,也许只是想告诉我们,北国的秋无处不在,到处都有秋的印记,而想要体味它的深味,最佳的角度便是最普通的地方。同时,这种做法,也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性情,有一种洒脱不俗,风流倜傥在其中。
  以平凡显可贵。作者选取了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青天下的驯鸽声、从槐树叶里漏下来的初阳、破腰壁中的牵牛花等意象,这些意象都给人一种清、静、悲凉之感。清在色调,以冷色调为主,给人感觉朴素、清婉。静在环境和心境,只有周围的环境安静,才能听到驯鸽的飞声,而只有心中平静,才能感知天色有多高,才能闲逸地细数叶间的阳光,才能在破腰壁中发现不起眼的牵牛花的美。悲凉在意境,南国的秋细雨绵绵,草木欣荣,有时还像夏末一样温热,这种环境中是感觉不到一丝悲凉的。然而在北国才是真正的秋高气爽,一切都在一种盛放后走向休憩、衰败的过程中,因此也有了浓重的萧条和悲凉感。
  作者在这种清、静、悲凉的环境中,似闭眼冥想一般,联想了素朴的牵牛花、落寞的槐树、残弱的秋蝉声、凉爽的秋雨以及奇美的果树。他如数家珍地回忆记忆中的秋景,陶醉于那一种种蕴含秋的味道的点缀中。我最喜欢描写槐树的部分,没有写槐树怎样枯败,而用它安静的落蕊来勾起自己心中那逢秋而作的落寞感。悄无声息的落蕊没有香味,只有脚踏上去的那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细软之中也许有几分残弱的生命力,才使人感到不同于别处的浪漫,而这一点点细柔的感觉都将被扫去,留下了完全的秋的清静和落寞。不仅草木凋零,连人也变得缓慢悠闲,都市闲人用京腔的微叹和互答写得生动,使我好像变成了北方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天气的变化。就连在现实中的秋天,下完秋雨后,我总会想起“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话。
  文章的后半部分有叙转议。作者发出了对秋的一番感慨:不是只有中国的文人才爱秋,外国文人的诗文中也不乏秋的影子,秋的深情是任何人都抵挡不了的,它是一种酝酿在空气中的特别的味道,侵入人心,使人不由自已地变得多感多情。文末,作者又一次对比了南北方秋的差别,表达了希望用生命来换取北国之秋长留的愿望,我想这也是他在秋天的一种浪漫和深情。
  的确,自古以来关于的诗文不在少数。有感叹“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的凄凉,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寂寞,甚至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别具一格。但是我认为唯有《故都的秋》才使我真正喜欢上了秋天,它给我的感觉像疏落秋草点缀的牵牛花一般,素净而至美;像脚踏上槐树落蕊一般,细腻又温柔;更像慢酌一盅温酒般的深情与浪漫。无论在何处,只要到了秋天,我就会想起《故都的秋》,回忆其间的味道,在现实中寻找故都之秋的痕迹,希望能亲身感知那一番独特的深味。[责任编辑:谢慧婷 值班编辑:林双华][柯曼婧]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故都的秋后感一盅温酒在深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