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通 发表于 2014-4-1 10:15:31

谈:文明道观数东岳文化历史记载


  莆田岳观,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去参观。有一次,莆田市委统战部林部长要去调研市道教协会,我特地选择东岳观作为调研点。遗憾的是,因是陪同,只能走马观花,对东岳观总体情况只略知一二,觉得它规模很大,有很多的游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环境很美,是文明的道观场所。
  东岳观位于涵江区江口镇锦江胜地,是福建省最早的一座道观,是福清、莆田、仙游三县群众及海外侨胞崇奉泰山东岳大帝的庙宇,俗称福莆仙东岳观,简称东岳观。
  迈进山门,映入眼帘的是正上方“先问心”大匾额。是啊,为人处事,是否问心无愧?按孔老先生说的“一日三省吾心”。世人如能这样,世上真的会省却多少是非。但现代人,又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一点的呢?
  不巧的是,堂管主任陈祖基因病不在观里,接待我们的是蔡副主任,从他的介绍里,我得知该观始建于元至元二年(1336年),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知县何南金倡议重修。万历四十一年,同知兴化府事汪懋功题“岱宗天府”匾。崇祯年间莆田礼部尚书曾楚卿途经江口,梦神索匾,特亲书“东皇司命” 匾。明末,庙宇毁于倭祸。到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里人举人、奉政大夫庄允治捐资首倡,择吉兴工,修建大殿、两庑、拜亭、三门及照壁等,历时五年竣工,并题“日观恩光”匾。道光七年(1827年),莆田大理寺卿郭尚先题联一对:“八壶云日开宫殿,一统山河亘古今。”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邑人御史江春霖题“累世蒙府”匾。民国十一年(1922年),庙宇损坏,由江春澍捐修正殿、拜亭、两庑、戏台及护墙等,历时五载完工。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国民党元老林森题“五岳独尊”匾。由此可见,东岳观具有悠久的历史。
  东岳观是奉祀东岳大帝的大型宗教活动场所,庙宇建筑群金碧辉煌,巍峨庄严,其规模,是我所见过的道教活动场所中最为宏大的。现有山门、主殿、报功祠、慈航殿、十王殿、拜亭、中军府、中殿、观音堂、地藏殿、南庑六司等。建筑群之间辟有广场通道,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成为游人休憩之所。其建筑物多保持清朝风格,红墙碧瓦,画栋雕梁,古色古香。据悉,福莆仙侨胞还把东岳观建到印尼、马来西亚、汶莱、新加坡、泰国、韩国、日本等国的国土上。台湾也有多座东岳观,分别建在台南、苗栗、新竹、宜兰等县,香火鼎盛。
  据说,观内神像及木雕、石雕、彩绘、壁画等,均延请莆田之能工巧匠,精心施工,体现出极高的工艺水准。如着名工艺大师方文桃、姚亚看、陈宝如等先生均在东岳观内留下他们足以传世的力作。认真细看,的确如此。
  除了有众多的宫庙群外,观内还有一条曲径游廊,一座戏台,一座文物亭,一座香江亭,一尊民族英雄戚继光的大型石雕像,一个铜制展翅高飞的神鹰座像,等等。许多游人正悠闲地坐在石椅上聊天,许多小孩正在互相追逐着打闹玩耍,真是人间胜景啊!
  每年农历三月东岳观庙会时,海外侨胞纷纷回乡虔诚礼拜,祈福、求财、求平安。
  离开东岳观时,我不禁感叹,文明道观数东岳!诚心祝愿,这座名扬海内外的千年古观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张元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谈:文明道观数东岳文化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