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人 发表于 2014-5-19 10:29:19

莆田民间藏宝-记载莆田先民航行足迹清初手抄《水路簿》现民间

 莆田民间藏宝-记载莆田先民航行足迹清初手抄《水路簿》现民间,书中50多处有关妈祖描述,反映妈祖信仰源远流长 是我市悠久海洋文化的实物见证

  图为书中多处有关妈祖的描述。  一本由古代莆仙地区的渔民依据长期积累的航海实践,自写自编的《水路簿》,现身莆田民间。这本清初的手抄书详细记载了莆田先民航行的水路系、水路方向,提到了湄洲区域已经消失的古地名,还大量描述妈祖,具有专业特点和本土特色,是我市悠久海洋文化的实物见证,为研究中国古代航海地文导航提供了实物依据。
  莆仙文化民俗专家黄国华是《水路簿》的收藏者。在他家里,记者看到,《水路簿》是旧抄本,封面用浅墨色粗麻布丝装饰。在这本178页的手抄书里,有4种不同的手抄笔迹,字数约有45000字。黄国华说,这本《水路簿》是他在民间偶然发现的,属于渔民航海实用手册,当时朝廷官府不予刊行或收藏,能流传至今实属不易。
  从抄本中,可以看出莆田古代先民航海足迹东至台湾、基隆、澎湖,南至香港、澳门、广东、汕头,北至天津、山东、上海、松江、宁波、沈家门等。抄本对福建沿海一带记录十分详细,航行经过的小地名均以屿、岙、门、峡、礁、汕等组成,形成独特的地名。其中“岙”字出现最多,如磁头岙、崇武岙、将军岙。黄国华解释说,“岙”字是浓厚的地域性语言,多指福建、浙江沿海一带的山间平地、多用于地名。
  黄国华在书上用红笔标注了有关莆田重要信息,他发现有关妈祖的描述在书中占了很大的篇幅,说明了当时的渔民对妈祖信仰十分虔诚。黄国华认为,人类对海洋的膜拜源于原始社会,但同时也产生对海洋的挑战精神。宋代航海发展,海难也随之增加。人们祈求神灵庇佑,妈祖故事的产生与流传应该始于当时的渔民。书中出现有关妈祖的名字或以妈祖为地名的地方约有50多处。如“平海湄洲用子或午九更见”、“妈祖宫口好抛船”、“有妈祖印一块,沉水水退干出水”等。岙口、港口、宫前也都有记载妈祖宫的遗址,其中包括“妈祖宫”、“妈祖树”、“妈祖岙”等。
  在《水路簿》中,还记载着十分丰富的湄洲湾区域古地名,这些地名有些已消失不见,有些几经沧桑更换了新名。如“湄洲”古时俗称“监头”,书中的“东湖”即为现在的“东吴”、“浮熙”就是今天的“莆禧”。此外,在渔民原始记录的从南向北经过的湄洲湾航道方向中,极短的一段水路,会出现十几种海面、海岸、陆上的参照物地形地貌,这在今日值得研究。 黄凌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莆田民间藏宝-记载莆田先民航行足迹清初手抄《水路簿》现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