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易冷 发表于 2014-10-27 21:23:11

《天下莆商》白金收藏版

截止2004年底,天下莆商在木材业、建材业、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民营加油站、首饰加工业等行业,每年为外地创造GDP600多亿,产值超2000多亿。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E3OTAyODA0/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IxMTMzMjg0/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IyNTkwNTI0/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MwOTQzNzA4/v.swf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zM0ODY3NDYw/v.swf
http://www.tudou.com/v/LnWN7KRY5ss/&bid=05&resourceId=0_05_05_99/v.swf
http://www.tudou.com/v/Ght4IvRoo4o/&bid=05&resourceId=0_05_05_99/v.swf
http://www.tudou.com/v/gLPZwAVPhBU/&bid=05&resourceId=0_05_05_99/v.swf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自古地少人多,迫使多数莆田人弃田另谋他业,背井离乡异地求谋生计,逐渐养成闯荡天下的习俗。根据历史资料,莆田人的经商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其足迹开始涉足东南亚。渐渐的,莆商逐渐形成有规模的商帮,并活跃在省内外各地,经营着从修鞋到钱庄诸种行业,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在界外甚至流传这么一个说法:东庄人开医院,忠门人卖木材,东乔、北高人卖金银珠宝,而笏石商人受这几个地方的影响,更是横跨这三大产业,据说现在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模具钢材行业,几乎是笏石人的天下,而在全国,仙游人的仿古家具产业也有相当的影响力。据相关数据统计:莆田商人控制了全国80%的民营医院,60%的木材市场,30~40%的金银,珠宝交易。



  来自莆田市的统计资料显示,目前世界各地共有100多万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70多万,足迹遍及48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各大中城市有50万莆商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年创产值(含贸易额)2000亿元,成为福建商界的一支劲旅,并与徽商、晋商、浙商、湖商、苏商为世人所熟知。截止2004年底,莆商在木材业、建材业、民营医院、医疗器械、民营加油站、首饰加工业等行业,每年为外地创造GDP600多亿,产值超2000多亿。


  莆田医疗商业


  而在全国1500多家民营医院,高达80%也为莆商所掌控。据莆田《湄洲日报》报道说,东庄镇有2.1万外出人口,在全国100多个大中城市从事医疗行业,经营医院200多家。据估算,全国现有上规模的民营医院约80%为东庄人所有,固定资产300多亿元,行业年创利润13亿元。


  究竟有多少人在外从事医疗行业,没有人能准确给出一个统计数字。按照当地干部的说法,他们平时与家乡的联系很少,至多也就是春节时回家几天。


  在秀屿区政协主席康乃良的办公室,我们得到一份较为详实的材料。这是区政协2004年4月对东庄镇专题调研后形成的。据不完全统计,秀屿区在外医疗行业企业共有1万家(东庄镇占93%),资产总数360亿元,年营业额3050亿元,员工总数63万;在外医药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500家(东庄镇占80%),资产总数25亿元,年营业额50亿元,员工总数5万。


  而在与秀屿区委书记李辉龙的交谈中,他提供的数字是:全国注册的医院1万家左右,莆田人投资或参与投资的占15;全国2000家上规模的民营医院,莆田人占了85%。这里说的莆田人,基本就是东庄人了。因此,东庄究竟有多少人在全国创办了多少医院,可能还是一个谜。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一个镇有那么多人在全国从事医疗行业,在全国绝无仅有。


  说起东庄人的从医史,如今已金盆洗手多年、身为“陈靖姑祖庙管委会主任”的陈德良是无法绕开的一个人(笔者注:如果说妈祖是莆田的“海上女神”,那么陈靖姑则可以说是莆田的“陆上女神”,在大陆以外也有很多信众,尤其是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如果没有当初陈德良的那张皮肤病治疗偏方,或许就没有东庄人的今天。


  “1984年,我得到一个治疗皮肤病的偏方,很有效果。当时卫生条件不好,很多人得疥疮,我按照那个偏方制了药,一涂就好了。”陈德良由此进入治疗皮肤病的行业。偏方就像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后来越来越多的东庄人知道了偏方内容,做了一罐罐药水到处兜售,于是就有了遍布各地的“莆田游医”。


  简而言之,东庄人是从20世纪80年代以治疗皮肤病起家,从一开始租小旅馆开地下诊所,后来逐渐正规化进医院承包专科办“院中院”,再到如今自己投资建造正规医院,在20多年的时间里才逐渐形成数百亿元的资产规模。


  既便如此,民营医院却似乎还依然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不仅总被社会歧视、媒体追击,还得不到政府扶持。


  在秀屿区委书记李辉龙办公室,挂着很多规划图,办公桌正对面,是福兴医院规划图。“准备开工了,投资1亿多元,投资者就是东庄镇后江村的林老板。”


  2004年10月31日,秀屿医疗器械药品展销馆在东庄破土动工,不久,一个建在东庄镇的大型医疗器械药品展销馆落成,占地共5.3hm2,投资2500多万元,展位400多个。今年1月26日至1月31日,秀屿医疗器械药品展销会在这里举行,盛况空前,“每天都是满满的”。春节,民营医院的老板回来举办医疗人才招聘会,前后持续20天。当然,东庄人回馈乡里的事不止这些。前不久,秀屿区成立慈善总会,筹集捐款400多万元,其中东庄镇的民营医院老板就拿出200多万元。“大年初二,几个东庄老板掏了38万元买礼花。以前回家还吵架,现在好多了。”康乃良说。


  但有些问题终究无法回避:东庄走出去的很多人,是最早靠“电线杆医院”起家的,社会上的不少人自然满腹狐疑。因此东庄镇的领导只能无奈地一遍又一遍地如实解释说:“东庄人的资本原始积累最初的确是从走街串巷看皮肤病开始的,如果说一开始不规范倒还是事实,可到如今,医疗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不规范经营就将无以生存。”


  “不能只看负面报道,而看不到民营医院的好处。”镇长卢国平说,“应该看到民营医院有利的一面,不要因为一家民营医院出了问题,就把所有民营医院一棍子打死。以秀屿区为例:如果按照每千人两张床位标准计算,秀屿区78万人口,需要1500多张床位。但秀屿医院大概一两百张床位。要政府用财政资金来建大型医院,现实吗?必须引进民营资本。”


  “东庄人从医,也是被逼出来的。”李辉龙认为,“在过去,东庄镇被城里人叫做‘界外’,朝廷都不收税的。穷到什么程度?没有饭吃,用海蛎换地瓜渣吃。靠这点地,肚子都吃不饱,只能走出去谋生。“东庄现象”之所以存在,有其合理性,也说明其确有其生命力。东庄人最初的原始积累,可能真的是灰暗的,但是,经过这二十多年发展,早已经逐渐形成了规模化、规范化。如果只是靠吹、靠骗,能生存这么多年吗?”据康乃良说,仅2004年东庄人开办的医疗机构就淘汰了30%。“没有好医生、好设备、好的环境,要生存下来就会非常困难。”


  林老板似乎很有同感:“我在福州的医院,收费还不到公立医院的一半。在我们医院生孩子,正常情况下,1500元就够了,在公立医院要三四千。做阑尾切除术,价格也差不多是这样。你可以去比较一下,民营医院的服务态度怎样,公立医院的服务态度又是如何?”


  “民营医院无疑是必要的,关键是政府如何鼓励、扶持、规范。”这是李辉龙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政府不扶持,他们就可能要倒掉。很多人只看到东庄人光鲜的外表,却不知道,他们在外面做事业有多么困难!就说开办一个规范的医院,要顺顺当当拿到营业执照谈何容易?!他们真的很脆弱,可以说是“弱势群体”,关键是社会不要歧视他们。现在很多人还是习惯思维,一提到民营企业就认为是生产假货的,一提到民营医院就认为是骗人的。现在,几乎所有领域都向民间资本放开了,为什么民资就不能介入医疗行业?

  莆商简介  福建莆田市商人的简称,为中华十大商帮之首闽商,重要的一个分支。代表人物是新加坡首富黄廷芳家族。莆商 以其广泛的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素有中国犹太人,东方犹太人之称。如今世界各地共有200多万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150多万,足迹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 ;国内各大中城市有100多万莆商 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年创产值约2万亿元。国内的莆商控制了民营医院,木材,珠宝,建筑建材,民营加油站等多个行业。  莆商历史  莆田,古称兴化、兴安,自古就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称。古代地少人多,迫使多数莆田人背井离乡异地求谋生计,逐渐养成闯荡天下的习俗。根据历史资料,莆田人的经商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其足迹开始涉足东南亚。渐渐的,莆商逐渐形成有规模的商帮,并活跃在省内外各地,经营着从修鞋到钱庄诸种行业,被称为“中国的犹太人”,民间很早就有了“无兴(指兴化商帮)不成镇”,“无莆不成市”之说。来自莆田市的统计资料显示,如今世界各地共有100多万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70多万,足迹遍及48个国家和地区,代表人物是新加坡首富黄廷芳家族。莆田商帮遍布全国,国内各大中城市有50万莆商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年创产值超过4000亿元,成为福建商界的一支劲旅,并与徽商、晋商、浙商、湖商、苏商为世人所熟知。为福建三大商帮之一,其从商人数之多、商业资本之雄厚、经商范围之广泛、运营能力之强,历史之悠久而为世人瞩目。  莆商发展  据来自莆田市的以1978年作为开始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如今世界各地共有200多万莆商,其中海外莆籍商人150多万,足迹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各大中城市有100多万莆商活跃在各条经济战线,年创产值约2.5万亿元,成为福建商界的一支劲旅,并与徽商、晋商、浙商为世人所熟知。数十万在外的莆田商人,多数从事民营加油站,黄金珠宝,木材交易及木材加工,建筑建材,医疗诊所,理发等传统优势行业。为莆田人赢得了中国犹太人,东方犹太人,民间美发师的称呼。  在北京木材市场,近乎100%的市场为莆田人垄断,而现在全国各主要木材集散地或口岸掌控局面的,几乎也都是莆田人。莆田人做木材是全国出了名的,从1980年代初,莆田人挑着木蒸笼闯荡东北做起木材生意,从单干发展到合伙经营,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济南、南京、武汉、昆明……,把木材生意做遍全国。“莆田帮”也在全国木材行业声名鹊起。按莆田当地的统计,常年在外做木材生意的人近20万,经营着8万多家企业。北京的莆商组织做过估算,目前,莆田人已经控制了国内90%的木材贸易。  而在全国各地的民营加油站无处没有莆仙人的身影。全国约75%的私营加油站是由莆田人和福清人投资经营的,其中仙游商人投资的石化企业或加油站占全国5万多万家民营加油站的一半以上。  至2013年年底,全国共有各级各类民营医院1.13万家,其中,莆田系民营医院占80%,总投资额约3400亿元,年诊疗量约为1.69亿人次,年医疗总收入约2500亿元,莆田常年在外从事医疗投资行业的人员超过6万人,带动从业人员150多万人。莆田(中国)健康产业总会成立当天,即与工行、招行等6家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授信总额达到1600多亿元。  在我国的珠宝首饰业界里有这么一个说法:全国经营珠宝首饰的10个人中有9个是福建人,其中8个是莆田人,而当中6个是北高人。福建仅次于广东,是全国第二大珠宝产业基地,但在深圳(全国最大的珠宝首饰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地),超过半数的珠宝从业人员是福建人;广东四个玉器销售基地中有三个主要是莆田人在经营的。据珠宝首饰行业界统计,2006年全国700亿珠宝首饰产值中有300亿是莆田人创造的;2011年在全国金银珠宝产业3300亿元的年销售总额之中,其中约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北高人经营的珠宝首饰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北高镇数万“打金人”遍布各地从事珠宝行业,在全国经营有2000多家金银店铺或企业,形成庞大加工、销售网络。  唐两宋明清以来,大量莆田人飘洋过海,到境外、海外特别是东南亚各国谋生,莆田市有旅外华侨华人、台港澳同胞150多万人,足迹遍及85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海外艰苦创业,经几代人奋斗,不少名家事业有成。著名的有新加坡远东集团及香港信和集团主席、地产商黄廷芳,新加坡最大的私营船主和私人石油贸易商林恩强,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主席、银行家李文正,印度尼西亚纸浆大王、棕榈大王、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主席陈江和等。海外莆田人历来关心家乡,自1983年莆田建市以来,仅捐赠兴办公益事业的金额就达7亿多元。著名的莆田华侨中学就是由爱国侨胞李王十二妹独家捐资丁1979年创办的 所年轻的活力、具有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省二级达标学校。  外出创业的莆田人中特别要提到杰出的莆田县忠门人,莆田县秀屿人,莆田县北高人。  莆田县忠门人素有手工制作蒸笼的传统,号称“忠门蒸笼走天下”,外出忠门人靠蒸笼起家,逐渐转入木材交易,经艰辛创业,数万忠门人终于占领了北京的木材市场。他们现在已经不做蒸笼了,建材、食品、物业都是他们涉猎的领域。  莆田县秀屿镇人口7.6万,却有三万多人在全国各地“行医”,现在则发展到承包医院,在医疗卫生行业知名度大振,全国民营医院超过80%的医院为莆田人所控制。莆商是中国民营医院的领导者和开拓者。  有这么一个说法,全国经营珠宝首饰的10个人中有9个是福建人,其中8个是莆田人,而当中6个是北高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金银珠宝产业中一半的销售额来自北高人经营的珠宝首饰企业,北高镇数万“打金人”遍布各地从事珠宝行业,在全国经营有2000多家金银店铺或企业,形成庞大加工、销售网络。  20多年来,莆田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各地知名的企业家,著名的有创办建材、汽车、花卉3个市场、拥有京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通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莆田市北京商会会长陈春玖,在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地开办饲料公司的华港集团公司总裁彭炳华,从事建材等行业的北京京澳港集团董事长王子华,上海南浦食品公司董事长林建华等。  莆商精神  莆田,独操乡音于一方,莆田话属福建方言莆田话片区,在千百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未被福州话闽南话融化,反而在人多地少、资源相对贫脊的狭小地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莆仙文化、莆仙文明、发祥了“妈祖文化”。莆田人民凭借自己勤劳智慧和特别能吃苦的品格,形成了两个遐迩闻名的群体,一个是“家贫子读书”的莆仕群体,另一个就是“无兴不成镇”的莆商群体。若以一个地级市论,莆商历史之长(1200多年),队伍之大,实力之强,名声之响,在全国范围可与相匹者为数不多。目前遍布全球的九十多万莆田籍华侨华人中,主要成份是华商。莆田籍港澳同胞基本上都是商人。而在全国范围从事商业活动的,则多达八十多万人,其中举家经商的不下十万户。凡有人的地方,就有莆商的足迹,许多外地人正是从接触莆商开始认识莆田人,进而得出结论:莆田人是中国的犹太人。莆商能以精明著称于世,蕴藏其中的莆商精神是个关键因素。  勇字当头  “勇闯天下”曾经作为莆田六种精神之一载入莆田市第三届人大决议之中,所以论及莆商精神,敢字当居其首。  敢于走出去。就是敢于破除封闭保守落后观念,迈开双脚跳进商海。人穷找活路是本能,但在“士农工商”的传统观念中,商人处于没有地位的末流社会,许多人再苦也不屑为商贾。过去北方人遇到天灾人祸时“闯关东”、“走西口”,主要是给人打短工扛长活,混口饭为生。莆田人就不同,日子过不下去就“下南洋”,从拉黄包车、理发、擦皮鞋、修自行车开始,从事原始商业服务业,边安身边立业,积累资本,进而开店办厂兴业,经营汽车房地产,不仅站稳脚根,而且成就事业,引领一方经济。  敢于争高下。就是敢于面对风险,在竞争中占领市场。改革开放初期,莆田人外出经商,主要是肩挑手提走街串巷叫卖式经营,以及修蒸笼等作坊式手工业,挣的是苦力钱。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掀起,满身泥土味的莆田人不甘心小打小闹,从瞄准竹木机械加工和长途运输等大的流通环节,直至向热得发烫的建筑建材业进军,向实力雄厚的国有企业叫板,向北京上海等现代化大都市挑战,在建材等领域迅速形成行业扩张和垄断。  敢为天下先。就是敢于涉足乡下农民不敢望其项背的知识密集型领域,走出一条泥腿子管理使用高科技人员的路子。二十多年前,社会上传言莆田有几万农民在全国行医看病,对此各种调侃议论和质疑不胫而走。而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莆田人在全国各地包括大都市里聘著名专家购先进设备办现代化医院已是尽人皆知的奇迹。此外,莆商进入电子、机械、化工、通讯器材、制药、生物等高科技行业的人数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诚字固本  诚为商本,历史上商人之所以没有地位,许多人轻商、怕商、厌商甚至恨商,除了封建观念作祟外,“无商不奸”的负面影响是个重要原因。朴实的莆田人,最看重最讲究的正是诚信二字,树立良好的莆商形象。  以诚感人。就是诚心诚意对待客户用户,以真诚的服务换取信任,凭良好的信用度获取效益。改革开放伊始,许多家无温饱的莆田人,只带着路费和背包闯天下,睡车站啃饼干,根本谈不上什么资本和实力。但他们凭着憨厚老实的面孔、热情周到的服务、熟练精湛的技术和合理低廉的收费,做到童叟无欺,送货上门,随叫随到,有求必应,让城里人和上层人享受到比生硬冷漠的国营企业好得多的服务,从而讨得用户欢心,到处留下“莆田人聪明可靠”的好印象。、  以诚服人。就是在商场竞争中,莆商不仅以实力、品牌、价格等商业因素争夺有利地位,更以诚挚、诚恳、诚信让人心服口服而赢得市场。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一下子由卖方市场转到买方市场,当时国有企业处境困难,民营企业尚在襁褓之中,大多数莆商没有足够资本,他们就“借鸡生蛋”,做起为国有企业推销代销压库商品的无本生意,从中赚取差价或手续费。这种方式,对国有企业是有风险的,一旦货物出去,资金回收不了,就鸡飞蛋打,本利全无。在这方面,莆商信守合同,帮厂家推介产品,及时结算回笼资金,为厂家献计献策,使厂家认定与莆田人来往放心可靠,进而由推销代销而专卖专销,又进一步走向合股合营合作,实现互利双赢。  以诚求人。就是在经营中遇到资金、运输、仓储、债务等方面困难时,莆田人都有一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耐性和韧劲,多方沟通,反复协商,有时为了盖一个章或等一句答复,三番五次上门,甚至几天守候等待,最终使人理解和感动,乐于帮助解决问题。  谋字制胜  商场如战场,商机藏杀机。一个成功的商人,必然是一个成熟的谋略家。莆田人闯商海,善于因势利导,以变制变,不计一时之利,不逞一时之勇,深谋远虑,胸有成竹。  谋先机。就是察人之未察,算人之未算。八十年代大兴安岭一场特大火灾,造成森林毁灭性损失。灾后有关部门测算,从清理火场运出烧坏木头,到更新林木,需要好多年时间。莆田人却从中看到商机,经营木材的莆商象打辽沈战役一样,千军万马齐集大兴安岭,不到三年,把全部木头运出来,自己赚了大钱,还帮了国家大忙。  谋全局。就是审时度势,从战略上预测市场。莆田人经商,眼睛不光盯住手里的经营业务,而且时刻关注国家的大政方针。在东部开放时期大显身手,涌现了许多百万千万富翁,中央提出西部开发、东北改造、中部崛起的战略格局后,又纷纷挥师西进北上,加入老少边的建设行列,成为一支重要力量。北京申奥成功,莆商欢呼雀跃,大做奥运文章,每年从奥运项目中获得可观效益。经商和干别的一样,谋大局就有大手笔,也必然有大回报,现在,莆商中不但亿万富翁随处可见,不少人还成了本行业的龙头老大。  谋进退。就是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莆田人总能及时调整布局,不断整合资源,或发挥优势,就地坐大,称雄一方;或扬长避短,兵分几路,争占市场;或易帜换马,重新包装,改道转行。莆田八十年代传为佳话的“一双鞋、一条鳗、一朵菇、一只表”,以及引为自豪的“忠门人一把弯刀走天下”、“新度人一筐鸡苗卖全国”、“北高人打金”、“东庄人卖药”、“华亭人做饼”,现在已经今非昔比,在当初被看作“土老冒”的莆田人中,出现了一大批“木材大王”、“陶瓷大王”、“钢铁大王”,在金银珠宝、运输、工艺、物流、果品、食品、鞋帽服装等领域颇具实力的也为数不少,许多人几年下来,名片换了一张又一张,成为多行业经营的佼佼者。  义字立足  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新时期从商的首要之道,莆田是历史悠久的文献名邦,莆商多儒商,他们信守“有道得财”、“不义之财取之不得”、“买卖不成情义在”等古训,以义为核心的商德观念相当浓厚。  取义修德。就是树立良好的商业道德和行业道德。莆田人外出经商,行前家里人都会交代:“学做生意先要学做人,不要赚亏心钱。”因此,莆商队伍注意立德修身,文明经商,不暗室欺心。许多莆田产品质量上乘、市场声誉良好,如莆田烤鳗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多年来畅销国内外,深受欢迎。近年各种媒体频频曝光的产品质量问题,极少牵涉到莆商。  守义求利。莆田人奉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经商中奉公守法,不违法发横财,多年来沿海猖撅不止的走私贩毒、偷私度等严重危害社会的案件,几乎没有莆商涉嫌作案。  举义行善。就是越来越多的莆商在事业成功之后,不忘回报社会,回报家乡,纷纷加入扶弱帮困济贫助学救灾等社会慈善事业中去。不论在家或外出的莆商,这方面生动的例子不胜枚举。在突发非典期间,京津沪穗各地莆商慷慨解囊,带头捐款捐医捐药,今年福建山区发生水灾,旅港莆商立即发动捐款一百多万。家乡的每座学校、每条路,都凝聚着莆商的心血。  和字安身  莆商不管人多人少,走到哪里,都能克服语言、气候、饮食习惯等诸多方面的障碍,既鲜明地保留了莆田人的个性,又能高度融入当地社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很好的亲和力。  和气生财。就是秉承“和为贵”宗旨,求财先交友,处处与人为善,对客户用户礼貌有加。许多莆商在业务往来中,做到微利让利不争利,营销产品允许挑货换货退货,使人感到莆田人举止可信可亲,可以合作共事,所以回头客多,拓展市场快。一些莆商经常被拖欠货款,有的几十万或上百万元一欠几年,但仍然坚持友好协商或依法讨还,遇到确实还不起的,即使注销债务,也不撕破脸皮断渠道伤感情,从而赢得莆田人开明高明的赞誉。  和衷共济。就是在市场竞争中,既看到互相争夺的一面,又看到互相依存的一面,既敢于在竞争中挤占市场,又善于在竞争中共占市场,还乐于在竞争中出让市场。不少莆商体会到,市场无情人有情,有时候凭实力挤走了别人扩大了市场,有时候凭实力救活了别人同样可以换来更大的市场。  和谐效应。就是以和气、和善、和睦、和合构筑的和谐环境,为莆商的经营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莆商所到之处,不论是北京上海繁华的大都市,还是新疆西藏边境地区的穷乡僻壤,不论人多人少,都有一个安全安定的人居环境,与当地政府、部门、商家和群众友好相处。他们与银行、税务、工商、机场、车站、宾馆、酒家等来往,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许多莆商举家外迁,就地读书,自己外出跑业务,家小留守过生活,各方面都很放心。那些远离祖国闯荡世界的莆商,更是与侨居国人民结下深情厚谊,充当中外和平友好的使者。  莆仙特定地域经济文化的产物,区域的贫困和资源匮乏造就了他们。这就是“莆商”,吃苦耐劳,勇闯商海,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出世人瞩目的财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天下莆商》白金收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