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通 发表于 2013-1-21 10:02:50

莆田尚书概览

  尚书作为官名,始于战国时期。尚者掌也,顾名见义,尚书即掌管文书之意,故又称掌书。秦朝于少府之下设尚书,掌管殿内文书,职位较底。西汉武帝时,设尚书五人分曹治事,掌管文书奏章,群臣奏章必经其手,而后进呈帝王,故地位渐显重要。东汉时设尚书平台,协助皇帝处理政务,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机构。隋代设尚书省,始分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国政。自唐至清,大体承袭沿用之,尚书的职权、地位亦日益显要。现代中央政府庞大的部委机构显然源于古代六部。六部长官称尚书,副官一名称侍郎,可谓精简至极,无现代部委诸多职数及名目。古代视尚书为帝王之喉舌与股肱,乃朝中“机事所总,出纳朕命”的精英人物,可谓朝廷百官之中坚。历史上,众多的莆籍尚书,以其风绩才华,鹤立于群臣之中,令人刮目。
  官名辨析
  古代莆田究竟出过多少尚书?现有资料,因口径各异而说法不一。有的将尚书左仆射(宋代陈靖)亦列为尚书,实际是高于尚书的宰相(左相)级高官。即使同是尚书,因其授职背景不同,官名与职权亦有差异。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出使特命。出于外交需要,特命使者冠以尚书职名。莆田县人陈居仁,淳熙十一年(1184)于检正中书门下诸房公事任上,奉命出使全国,贺金国王生辰。因系国家特使,宋孝宗命“假吏部尚书使金”,即以吏部尚书身分出使金国,提高外交规格。出使归来,除起居郎,后为中书舍人。
  二是代理主持。“权”是古代一种授官规格,在长官缺位时代理、主持其职,亦含有试用意思。南宋刘克庄文名久著,亦精于吏事。一生仕途坎坷,几度罢黜。至七十四岁时除兵部侍郎,两年后权工部尚书,累次乞辞。七十八岁时除焕章阁学士,守本官致仕。
  三是因故赐赠。即对休致、殉职或死去官员的赏赐,一种无实职的名义称号。刘克庄的好友方大琮,于知广州、广东经略使任上,政绩卓然,卒于任上,朝廷谥“忠惠”,赠宝谟阁学士,依尚书致仕。明代赐赠尚书者尤多。莆田县人林文俊,正德六年(1511)进士,历官南北国子祭酒、南京礼部侍郎转吏部,逾年卒。明世宗悯悼,御笔特谥“文修”,赠礼部尚书。明朝末年,莆田县人王家彦拜右司马,协理京营军务,抵抗清军攻城。后李自成起义军破城而入,王家彦忠君就义,自缢而死。朝廷赠兵部尚书,谥“忠瑞”。更为有趣的是,南宋名臣陈文龙,因其“有功于国家及惠爱在民”,明朝政府奉之为福州城隍,后因其神像多次护佑朝廷册封使平安往返大陆、疏球,自明崇祯至清乾隆间,三次被敕封为“水部尚书”。按:魏晋、五代虽有水部郎、水部郎中职官,但分别统于屯田尚书、起部尚书、工部尚书之下。南宋并无“水部尚书”职官,此“尚书”不过是个崇高封号而已。郑纪,仙游县人。由南京户部侍郎晋本部尚书致仕,属于生前致仕赠官,提高其政治待遇。明代永乐帝朱棣由南京迁都北京后,仍在南京设置六部机构,各部尚书多为资深老臣,属于“二线”,实际上亦是一种荣誉职位安排。
  以上三类,虽是尚书官名,其职位权力与“正宗”的六部尚书,则不能同日而语。
  莆田尚书中,还有授官政权性质不同的情况。五代十国时,中国分裂,各路军阀割据。后晋于天福四年(939),封王延曦(闽王王审知九子)为威武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封闽国王。仙游县人郑元弼为其谏议大夫,旋升为礼部尚书,判三司,后死于兵变之中。郑元弼为唐代御史中丞郑良士之子。天福八年(943),王延政(闽王王审知十一子)于建州(今福建建瓯)称帝,国号殷,任命莆田县人潘承佑为吏部尚书,旋升同平章事。殷国辖地狭小,号称三州 (建州、镛州 、镡州),实仅将乐,昭(郡)武、建阳、建安、浦城五县,优伶嘲曰:“只闻有泗州和尚,不见有五县天子。”此类割据小王国的尚书,其职权自然亦难与宋、明“正统”皇朝的尚书相提并论。
  历史上,一些汉族皇朝末期,在异族入侵后丧权失国,爱国大臣拥立新主,改元复国,任命大臣,据守边陲之地坚持抗争。如南宋景炎朝,端宗赵昰特旨居莆养病的前朝旧臣卓得庆为户部尚书,兼福建制置司参谋官;诏令方应发为刑部侍郎,累升礼部尚书。南明弘光朝,福王朱由崧诏朱继祚以礼部尚书协理詹事府;明年,永历朝桂王朱由榔诏命其为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隆武朝,唐王朱事键诏命仙游县人林兰友为兵部尚书。这些汉家小朝廷,实为流亡政权,存期甚短。几位莆田尚书,受命于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组成临时权力中枢,权力不大,责任不小,仕途艰险。其爱国情怀与民族气节,可歌可泣。
  总之,从职官角度而言,吾莆历史上授官尚书者并不算少,但因其任职背景不同而有所差别,不宜一概而论之。诚然,有些小国及王朝末期的尚书,其才德风华并不比大国盛世的尚书逊色多少,所谓时势造英雄也。   (阮其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莆田尚书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