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1 G3 }; } C1 \
- I: ?6 [4 S9 h7 ~+ I2 \7 g* X) ?有些事情听多了就以为是真的,再加上另外信错也别犯错的心态,ASX劲炫今天一起看看哪些是谣言,哪些是真的。
1 {* R+ c- L2 ?2 l1 K/ J, h- S# K- n" {7 O! ]
TOP1:机油添加剂能防止烧机油& l e2 `* U2 y! m, S
, V) ^) F* N7 [6 N/ I) E
( T# }6 I' [9 g* K E% a; Z, B) A- E! h; h
0 I' B& N# w: y0 T: ]
( F! t% C9 F( l" Y0 l/ o2 m
真相:这是不可信的。发动机烧机油的原因,主要是活塞环的磨损或者是活塞环对口,严重的需要进行修理更换。添加剂反而导致发热和加剧磨损。( W1 ?( A$ k) Z% |, F1 r
9 O& C! a1 Y' [; b' X6 y0 ~
TOP2:新车一定要拉高速磨合. \2 K0 B% |. O) s: W" B
& Z3 x9 y# M! Z# H# E真相:现在车厂出来的汽车无需高速行驶来进行所谓的磨合。并且从安全角度考虑,新手司机“拉高速”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我国每年销售的汽车数量巨大,如果新增的汽车都去“拉高速”,危险性可想而知。
6 Z) r& p' L- h2 h4 B& E! U; }, U7 p$ }3 f" u/ P, E
* H' u$ K4 t4 m
5 U: l3 l- Q, H9 K7 g" f
TOP3:后备箱放的水不能喝9 q3 F/ s7 U# b
$ ]5 @6 t0 F8 M
一则帖文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热传:“千万不要喝留放在汽车里的瓶装水!瓶装水随车子在太阳下暴晒后,会使瓶中的有害物质释放,危害健康。尤其是当瓶子放置在温度很高的汽车后备厢里时,高温会让聚酯瓶发生变化,导致有害物质渗透进入水中,危害健康。”- J. ~7 ^( W& H1 j& ]3 Z. v+ S
% T# J& y# e8 t3 W
; P4 T7 }1 d" P9 c% ^. h* a
+ u+ v) Y3 s% l; n g真相:瓶装水的瓶体PET中一般不添加增塑剂这种物质,正规厂家生产的水瓶不会释放甲醛等物质。PET的稳定性是由聚酯材料的聚合度所决定的,一般来说,当温度小于120℃时,PET材料是十分安全的。而汽车内显然达不到如此高温。
* E; A9 ]$ O+ y9 E0 C! H j+ g( ?' y; j! J% w7 ~; H
TOP4:遮住车牌小圆点可令电子眼失效
7 z2 c0 Z- W I0 T2 F- B; q8 F: ?" ?# I8 u7 M
据说把车牌第一个字母后头的小圆点去掉,电子眼缺少了对焦点,就拍不清你车牌照号码!. b* s8 z& c# k: a
& a0 e* k: N z7 Y6 ~* s# d" i
0 y- i8 U0 M7 O1 f' D
% K: S! Z% Z& h% f1 h8 b2 g( t+ ~1 o$ F! H+ \
% H( F$ v* z7 j; ~真相:电子眼拍摄不是光对焦小圆点,是个整体拍摄,小圆点是间隔符号,去掉意义不大,如果涂改字母和数字就触犯法规了。文明行车才是正道。
7 h4 i2 } j$ R4 x- X2 C' f, L$ U& v/ |1 ?8 u% b' O/ i3 `
TOP5:涡轮增压动力更强、更省油- {6 T, r& o& e) x
% k3 [0 h6 z# V- c! @" P近年来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兴起,经常看到厂家宣传自己的增压车如何省油。但涡轮增压发动机真的省油吗?
- Y1 f) h: O8 n
! D" p K! z- O% q3 z+ |" c
0 b. W' O# J! E% }9 @* q6 z4 C4 C) u2 [$ [3 E/ e6 R
真相:同排量相比,比如1.4T小功率涡轮增压发动机,绝对不会比1.4L自然吸气发动机更省油。尤其在市区行驶的实际油耗,往往会大于同功率自吸发动机。
4 v3 k5 E, s: `+ f H& G/ G- K( `+ {; C
同功率来比,一台2.0T涡轮增压发动机对应的同功率自然吸气发动机应该是2.5L,而涡轮增压的2.0与2.5L油耗基本相当。且自然吸气的平顺性和后期维护保养成本有很大的优势。
; l$ K! c. z( O
- Z; Z3 U5 H7 e% G- ?5 DTOP6:钢板厚才安全
6 ^/ h4 M, N6 ?1 T W( c& ?
5 r3 y; b% i. M' Q$ c% @& E. v几乎所有的国内消费者或是汽车爱好者都听到过这样的说辞,甚至很多人以此为购车箴言。其实,这是一种对汽车安全的误区。- F+ Q) }! q: B* \8 q: D: N
4 [" ~ E; b/ Q3 G
% j- [+ m; j0 D! I
真相:有机构对市场上常见车型的钣金厚度进行了对比,发现无论德系车、美系车还是日系车,钣金厚度均介于0.65~0.8毫米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厚薄差异。钣金厚薄和车辆碰撞安全无关,只与低速碰撞时产生的损失有关;车架的结构设计、用料以及热处理工艺,才是决定车辆碰撞安全性的要素。
6 P) |2 I" h; F8 R- t1 p% `+ B' ]4 {1 b, j; q; k
TOP7:舒适性配置越多越好# h$ @5 F6 N4 U* }' M
* w, g6 N2 g" w' b& d \
不少人买车很重视天窗、真皮座椅、N个喇叭这些舒适性配置,要是再没氙气大灯、全尺寸备胎,这款车那简直就是不能看了,舒适性配置几乎成了硬性标准,却对影响到今后用车的主被动安全配置不是很在意。7 G. G; m) e$ @+ n" I7 O1 |$ g3 j }
0 ~4 s* V& @( c" a3 R0 G
2 M, C% }1 L& k0 u) f, S
真相:正是基于这种消费心理,很多合资车企推出的产品就是各种畸形,没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如ESP)、没有儿童安全座椅接口、没副驾驶安全气囊关闭、甚至连雾灯都减配,就是要有真皮和天窗,舒适性配置高、安全性配置低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汽车配置潮流,只能说各位睁大眼睛看清,安全配置关系生命安全,真皮、天窗那真不是必需品。( r" J- c5 M- j. L7 L! U6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