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1|回复: 0

[职场杂谈] 爱的“温度”要适宜 好爸爸“胜过”老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27 12: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8 }, I  J! Y. T4 A# n9 l
2 z4 k" ]+ x; \  K说起养育孩子,王女士最近有些苦恼:在家里,孩子一碰到不顺心的事情,就会吵着去爷爷奶奶家,并坚称“不要你这个妈妈了”。眼看着平时总爱跟着自己的“小尾巴”远离自己,王女士不知如何是好。* _) q- Q3 x4 C

9 `5 |" n1 J2 L" V) e4 u  爱有“温度”
; b9 u- n0 `+ E9 D) H3 I0 ?4 h* ^0 R. T7 L
  警惕过度倾注和隐性剥夺+ E' k/ Q/ x0 q2 v5 o" Z
$ q$ y% [. X/ w. J0 o; y7 X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亲子关系是否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教育方向。事实上,多数家长并不清楚如何拿捏好亲子之间的“温度”。周念丽介绍,有人曾对3-5岁的孩子进行调查,询问孩子是否知道爸爸的职业?有的孩子说爸爸的职业是看手机。比起与孩子互动,爸爸回家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看手机。“这其实是隐性的父爱、母爱剥夺,婴儿早期教育这类亲子‘温度’便是0-10℃。”她比喻道。' c3 a7 V- M. g7 ~# L
4 M2 W- {2 x5 S% P
  相反,还有不少家长会对孩子过度溺爱,甚至时时刻刻与孩子“黏”在一起,对孩子毫无约束和规矩,“这种就是80℃以上了。”不仅孩子“烫”得受不了,等未来进入社会,面对30-40℃的人际交往时,他们就可能无所适从。
' N, p9 X5 x4 g( N, w8 F. K  Z( ^8 I. {, F
  周念丽指出,造成亲子温度“过冷”“过热”的原因很多,最主要与家庭构成和养育方式有关系。要么是家长回家后只顾着玩手机,让孩子感觉父母在家也犹如不在; 要么是“三代同堂”,四个人都将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无限制地宠爱孩子。“孩子的霸道、无理取闹等不良行为都与亲子‘温度’过热有关。”因此,在育儿过程中,适宜的“温度”才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积极帮助。; t0 A+ x, M" Y6 D
  M1 F, c- V0 i& E" Z/ P4 M) E, n" U
  确立安全依恋. i* e3 N& m6 P: |
/ ^! V6 B0 ]  E, b8 z+ o3 t: N
  发挥“好爸爸”的作用) \+ H! H7 O4 |9 k  D! H
- Z$ M; `! O  T1 J6 c
  另一个影响亲子“温度”的因素便是“依恋”——当孩子出生后,与照顾者(一般为母亲)间存在的特殊感情关系。英国学者约翰·鲍尔比曾做过实验,0-5岁被“剥夺”母爱的孩子,长大后容易成为“愤青”或是不与人交流;而确立了安全依恋的孩子,与人交往和学习工作情况都是较好的。
5 }  F* K" C  z9 u, i# ]3 `3 v6 v8 j: R3 K
  “安全依恋”并非家长认为的陪孩子玩耍就足够了,周念丽指出,应该是每天都能给予孩子微笑、温柔的目光注视、肌肤接触及有理有据地给孩子做好规矩。“确立安全依赖,需要家长以身作则,凡事适可而止;放下手机,陪伴孩子; 严格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多与孩子交流互动。”
- _8 G* @7 R3 v7 r8 y6 N# f' z- f% f
! J$ X% D+ s  A! o) q  m& }- `8 l  确立安全依恋自然也少不了爸爸的努力。“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爸爸‘胜过’50个老师。”周念丽曾做过研究,凡是父亲参与育儿,特别是每天陪伴时间超过50分钟的,孩子在幼儿园甚至是学校里的表现都非常积极,发展也很好。她解释道,爸爸育儿,除了比较放得开之外,还会将自身的抽象思维、创造力等反映在孩子身上,并激发出孩子的阳刚精神。
3 e$ q) j* ~  z+ E* _
8 ]) U( m& G/ H4 d4 K  “有的家长曾跟我抱怨,一直照顾孩子,是不是自己就不用过生活了?”周念丽补充道,爱要有时间保证,也就是要懂得牺牲。但并非让家长放弃应有的社会责任,活得寡淡无味;也不是让家长放弃自己的生活,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在孩子养育中。如果家长需要自己的“世界”,可以早点哄孩子睡觉,在亲子互动结束之后,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 u6 I  N* T8 R. @. s! L( u8 g0 E8 _
  培养适宜的亲子“温度”
; d  B5 j' ?4 R* a  H8 _/ _. n
  家长可以这样做
. `" c7 [' X: z6 B7 W. `  |' y9 |+ {, K4 E8 _
  要正确培养适宜的亲子“温度”,周念丽建议家长在孩子0-3岁时做好以下准备: 首先,爱要“有礼有节”。不仅要给孩子定规矩,而且一定要让孩子遵守规矩。当孩子“耍赖”不遵守规矩时,有些家长喜欢“冷处理”。对此,周念丽强调,冷处理也要有“度”。过于简单的冷处理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家长们可以反思一下,是否因为之前妥协过,才会让孩子觉得有‘缝隙’可钻。”未雨绸缪立规矩,一切按照规矩来才是上策。
% P+ b% P# H% z% q" y
8 C% }0 N; y& G. o$ I$ Q- ^2 V  其次,坚持“预则立”。在执行规矩前,家长应事先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而不是在孩子做出“不当行为”时才简单粗暴地说“不可以”!在与孩子“约法三章”的时候,一定要向孩子说明原因,让他们了解到这么做的危害性和执行的必须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父母产生信任感,而信任便是营造适宜亲子“温度”的基础和前提。
) V2 t: ~' d! J& V% f; O# ?$ e/ d: y1 k1 V8 G
  最后,给予孩子“温柔的鼓励”。当孩子遵守规矩时,家长可以给予其拥抱、亲吻、夸奖,或者是让孩子多玩一会儿,应以精神鼓励为主,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当然,鼓励也要适度,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孩子。”周念丽提醒说。
5 X0 {. j, ?1 c1 A' a: w. O  B/ T, _$ W+ g- f) L$ N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7-9 14:17, Processed in 0.064137 second(s), 20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