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擦汗 2020-4-18 08:17 |
---|
签到天数: 16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 `8 B& p) w% {3 s" ? h. j' P6 A; X9 l
* x9 ` a( D) Y* j" U江小白又一次火了,它为清香酒的产业进化扮演了一个推动者的角色。11月27日,来自山西汾酒、衡水老白干、湖北劲牌酒业等全国清香型白酒企业领导,与酒业协会专家共济一堂,相聚在拥有千年酿酒历史的重庆白沙古镇之中。7 M) q2 H( V7 B: K4 v
共同探讨在香型博弈竞争日渐激烈的背景下,清香型白酒如何把握新的格局,讲好新的故事,强化以共赢为核心的合作交流,清香类型白酒大家庭互助互通,共同引领白酒行业发展新趋势。并由中清酒业酿造技艺发展中心副理事长高景炎首次提出要构建“清香命运共同体”,让酒镇白沙再次暴露在人们视野之中。
$ j n2 e( ~* |/ N7 k回顾我国悠久的酿酒历史,清香类型白酒是白酒之源。上个世纪,清香型白酒曾经是最受欢迎的类型,最高时占据全国市场超过50%的市场份额,国务院公布的1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酿酒技艺中,清香型白酒占6个。不过,随着白酒行业的发展,消费市场的选择日趋多样化,清香酒企的发展一度滞后。如今,如何重新焕发昔日荣光,成为摆在各大清香酒企面前的重要命题,而江小白的年轻化、时尚化、国际化的战略,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
. A8 Z+ U% M2 t, x( F9 D1 x清香酒企矩阵图 巴人善酿,郡出名酒
+ w* f9 z5 b! Q$ E5 x# ^白沙镇,是西南小曲清香高粱酒的发源地,也是著名中国酒品牌江小白的诞生地。“红粮酿好酒”,本地所产的红皮糯高粱,红似珊瑚,亮如珍珠,颗颗饱满,皮薄肉厚,正是酿酒的首选材料。
; ~9 A& |1 \( p$ g9 j4 f4 Z早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郦道元所著的《水经注》中就有“巴人善酿,郡出名酒”的记载。《江津县志》中也提及,“明嘉靖年间江津白沙酿酒业已大成,并称‘江津产品甲于省,白沙烧酒甲于津’。”鼎盛时期的白沙,酿酒槽坊超过300家,镇中所产高粱酒行销全国。
' w# {# {7 d7 @: I白沙朝天嘴码头 白沙镇的酒不仅带来了繁荣,也引来不少名人雅士。相传,清代诗人、著名书法家赵熙沿江而下,距白沙镇十里远就闻到酒香,因而提笔,以《白沙烧酒》为题,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歌:“十里烟笼五百家,酒国春城让白沙。”此外,陈独秀、郭沫若、冯玉祥和于右任都曾流连于此。
* \# i5 G7 I* z/ o. @, @7 O到了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重庆成为陪都,军政显要、巨富商贾乃至国际友人,社会各界名流争相涌入重庆。
' g! x3 f4 g2 Q& P! N- H0 ?) v陈独秀题刻 江津白沙镇与渝中、沙坪坝、北碚作为抗战大后方的文化迁建区,接纳安置了百万沦陷区同胞。重庆高粱酒也成了勉励抗战,齐心救国的“国酒”,而白沙的高粱酒凭借质优量足,深受各地文学艺术界人士喜爱。酒届泰斗秦含章曾盛赞白沙高粱酒“渝州烧酒好浓香,薄皮高粱糯性良。风格正常天府窖,大家喜欢渝琼浆”。$ E3 C, q2 v9 q) I
彼时,馋酒了,只管坐到梯坎旁摆着酒坛酒缸的小摊上,木桌两张,条凳三把,能容顾客七八人而已。盛酒用碗不用杯,酒是冷的,下酒菜也是冷的,可这白沙高粱酿出的酒,却点燃了国人面对侵略者不计其数的狂轰滥炸,依然坚毅镇定“愈炸愈强”的民族精神。
, c1 d2 Y% \% b. ]% E R; w1949年解放后,国民政府退守台湾,于是正宗意义上的高粱酒产区,除了重庆白沙,另一个就在台湾金门。/ }3 X9 C6 G) D8 ?; N& E4 I% O8 b
2015年,“习马会”晚宴,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马英九,特别准备了两瓶1990年金门陈年高粱酒,作为“和平之酒”赠与习主席。也是源自川法小曲工艺的金门高粱酒,在海峡两岸牵起了一条由高粱连结起的剪不断的酒脉。$ t) u: H: z% t/ J7 N" s/ {
白沙人爱酒懂酒,除了其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外,品酒本身也是他们对生活状态的释怀。时至今日,经过一代代酿酒人的努力,高粱酒的味道仍在白沙古镇里萦绕。漫步白沙古镇街头,虽然昔日的槽坊老街已经不在,但白沙烧酒的灵魂依然印记在一代又一代白沙人的心中。" t, j0 C* P) t! h
三代非遗技艺传承,让驴溪烧酒穿越时间
) D( e: X$ Z6 T$ H4 x! z如今的白沙镇,有一家拥有“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江津烧酒酿造技艺”、“重庆老字号”等荣誉的驴溪酒厂,经营者王河川是江记烧酒技艺第三代传人。在年近花甲的王河川的记忆中,仍然满是父辈讲述的当年那热气腾腾的酒糟和空气中弥漫着曲香味的槽坊。. Y" i; X- V; {# f
驴溪酒厂 “世上三般苦,打铁酿酒磨豆腐”, 酿酒人夜以继日的酿酒,是在铸造酒的灵魂。手心茧层的厚度是技能磨炼的印记,数十年的岁月沉淀,才能领悟更高深的酿酒技艺。技艺精髓则贯穿在制曲、养窖、续糟发酵、混蒸混烧、贮存勾兑调味等主要工艺之中。
' w- X; P7 m( c# r1 J3 S至今,在驴溪,每一道酿酒工序仍遵循古法严格把控。青石板恰到好处的厚度,保证了泡粮时温度的相对恒定;沙木的柔韧性和吸水性,保证了无氧发酵的环境……最合适的设备器具在驴溪烧酒的每个酿造环节中都扮演着最恰当的角色。6 W) M" @ w+ L$ O& g
数百年的历史浪潮冲刷后,江津烧酒酿造技艺仍能传承至今,离不开一代代酿酒人对传统技艺的坚守与传承。他们用敬畏的心与精湛的技艺,让酒体穿过时间的玄妙之门,淬炼出百年醇香。" C4 g* O3 q3 B" O: P
沿袭古法,传承匠心,每一滴驴溪酒都凝聚着酿酒师毕生的心血,驴溪烧酒用一种深沉、坚韧的态度回馈每一颗高粱和脚下的土壤。驴溪人守护着酿酒技艺的纯粹,又何尝不是忠守内心的纯粹。
/ u' T) w3 c5 M& A. e于王河川而言,驴溪酒厂已不仅仅是自己的事业,更是一份对热土、对家族的责任。自己的使命就是酿好每一杯酒,在驴溪做一辈子烤酒匠。8 l$ H q; R! N) }4 \
传统与国际的碰杯
p7 q w7 b9 B! @2 S“千年白沙镇,百年江边酒。”驴溪烧酒是白沙的骄傲,是重庆高粱酒的骄傲,但它不应该“隐居”在西南一隅,而应该同法国葡萄酒庄、苏格兰威士忌酒庄一样,得到全世界的关注。
. v1 z; y; A" e% `; J7 H) {与驴溪厂其隔街相望的,是凭借味道优势蜚声国际的年轻的高粱酒品牌——江小白。正是这个品牌让业界再次看到了那个被遗忘许久的小曲酒身影。
# @% x4 e1 e$ K" j4 J" D- M江记酒庄 江小白创始人陶石泉曾说:“任何一家有责任心的企业都不希望看到中国传统文化没落,我们希望用新的口味、与时俱进的饮酒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白酒,从而喜爱中国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
! `/ x( w0 \" p: k& v1 K江小白在白沙古镇建立起以酒类生产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集群,并计划将白沙发展成为产值超百亿的西部酒业小镇。如今,江小白已经成为白沙当地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X2 }/ W1 D/ W2 E3 ~
通过口感创新,江小白在国际烈酒大赛中屡获大奖,并且已经出口欧洲、日本、韩国等十余个国家。通过新形式的社交化传播,江小白让高粱酒再次走近年轻人,用“简单纯粹”的小白精神,向年轻人传递着高粱酒新时代下的魅力;也让白沙当地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重返故土,薪火相传,将白沙高粱酒的味道传递给世界。( M/ o6 f3 G/ A
一口驴溪老酒,为人们活色生香地重现了昔日槽坊老街的繁荣景象。一杯江小白,将国际化的口感带进了白沙古镇,让醇厚地道巴渝酒香与世界味道接轨。而日久弥香,历经风雨洗刷的白沙酒镇,将聚清香白酒之力,在中国酒发展上留下至关重要的一笔。' k5 x+ K. g2 X: f
在中国酒业的进化中,白沙镇和江小白正在扮演着一个前沿的角色。
) ?+ s" k' M: U$ m- z7 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