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T+ x3 u7 b4 u; P N9 k2 e, }
9 v7 l* {: C5 L) b
# n+ B$ v# b6 Y$ f7 p' q6 V: H
央行昨日发布公告称,开展了2019年一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操作对象为符合相关条件并提出申请的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操作金额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8年四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为2575亿元。操作期限为一年,到期可根据金融机构需求续做两次,实际使用期限可达到3年。操作利率为3.15%,兴业比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优惠15个基点。& |% y) y1 h4 l% E# v, ~- J
4 y: ^2 f X8 T) u' x, y5 z" }7 h
TMLF也被外界称作“特麻辣粉”,央行在2018年12月19日就宣布创设TMLF,这一工具被看作是定向支持小微、民企贷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因此利率水平也较MLF低,符合当前缓解小微、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政策导向。, P: F6 L; f0 q6 A3 b
0 B6 `" L# j4 V1 e7 c 不过,央行在1月底落地TMLF也有着另一层考虑——呵护春节前资金面。上周,央行就开启了春节前资金投放季,单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全面降准第一轮落地等共净投放流动性达1.7万亿。本周,除了TMLF外,还会继续通过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投放流动性,此外,本周五(1月25日)也将是今年首次降准的第二轮落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会释放7000亿~8000亿资金。
W+ }. Y* t6 i3 z2 j5 T5 M* [; O! D) V
. K# x/ @0 T, U TMLF三大明显特点9 ^" q: d" @' P8 K2 X
" M8 k6 M2 H2 Y& o: k- z TMLF投放的对象是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市商业银行,这些银行通常都是企业部门信贷投放的银行主力。相比于MLF,TMLF有以下三个明显特点:
5 R/ n! e8 E9 b v. O% H6 e
4 P; E% D; u8 I0 i9 U( e5 f 一是操作金额依据银行符合宏观审慎要求、资本较为充足、资产质量健康、获得央行资金后具备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贷款的潜力条件。也就是说,银行想获得TMLF资金,央行很看重其在小微、民企信贷投放方面的作为,如本次落地的TMLF的操作金额,就是根据有关金融机构2018年四季度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贷款增量并结合其需求确定的。二是期限长,1~3年不等,MLF都是一年期以内。三是利率低,比MLF优惠15个基点,这也被外界看作是“定向降息”。, d+ j, g0 W6 e4 }* z9 ?
* h( ~& K: Z7 J: f" x
因此,TMLF作为央行创设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其结构性、定向性特征更为明显。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就表示,中国的债权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如果用DR007(银行间存款类金融机构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向1年期~5年期的贷款市场进行传导,则面临期限跨度过长、市场分割较明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组期限更长、更容易影响信贷市场的工具进行辅助,即MLF和TMLF.MLF是一个偏向总量的工具,TMLF在提供长期限、低成本、低信号流动性的同时还兼具了调结构的作用。
1 y7 W- X1 H' v2 f; y' Q
' A( b2 @1 w& a9 y$ `/ N* w 不少分析人士认为,TMLF的调结构作用,更多的体现在加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张旭进一步解释称,TMLF的出现,有利于央行更直接地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控。从期限上看,其对应于收益率曲线中段,免除了从7天期向1年期市场资金利率传导的过程,提高了传导的效率。从利率上看,央行可以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确定MLF和TMLF之间的搭配比例,从而确定商业银行的资金成本。从结构上看,央行可以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引导金融机构更好地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融资。& v- O9 Q' o, o7 ^% r0 C
r& ?8 t3 f. x “这也是中国央行与美联储在货币政策调控框架上的不同之处,美联储一直专注于调控利率短端(如隔夜),央行却在关注短端(7天期)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中期(1年期)利率的把控。”张旭称。% q1 c0 j0 S" x) Q
2 z, m/ C6 P6 N/ z! Y
央行为春节前资金面护航% S( Q6 g6 c2 P8 [' V3 l( Z+ }
1 a- e6 e2 D* T+ B5 t9 T 值得注意的是,单从工具本身的特点看,TMLF有定向引导银行加大对民企、小微贷款投放,以及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等作用,但是从工具落地的时点看,此时开展首次TMLF操作,也有出于呵护春节前资金需求的角度考虑。5 o! [8 ?% t0 L- L4 d/ T
5 `- w, E, Z* o( O! u
上周,央行启动春节前资金投放季,单周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全面降准第一轮落地等共净投放流动性达1.7万亿。- H8 m" n. C4 G
% S0 b; V; c/ i4 z 本周,除了TMLF外,还会通过开展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投放流动性,此外,本周五也将是今年首次降准的第二轮落地,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会释放7000亿~8000亿资金。( E- t0 E. T C4 V3 H
/ z, ?1 Y5 Y Y( k5 Y9 A$ d- f" ?
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称,1月份分两次实施降准,短期看通过降准在1月份释放的流动性约1.1万亿,加上即将开展的TMLF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所释放的资金5000亿元,对比2016年以来历年春节前投放量看,本次1月份单纯降准释放的资金量并没有特别大。而春节前的现金需求较大,1.6万亿对于弥补春节前的流动性缺口并不算漫灌。1月份降准的资金释放并不能保证流动性一定能稳定跨年,还需要短端流动性的摆布(例如OMO操作等)。
1 Q8 }+ Q% y k' a+ c1 }8 [; \# j9 c" ]% b7 f
此外,张旭还表示,1月全面降准对部分股份制银行来说,所获得的降准资金不足以覆盖2019年一季度需要用降准置换的MLF到期量,因此,还需要通过TMLF、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动态考核等弥补资金缺口。
/ K e j/ v2 b
" k6 B( T( ~% Y1 D! K4 [1 W. t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有着央行节前通过多种货币政策操作工具的“加持”,市场资金面整体有望保持平稳。“即便是对非银机构来说,我们从2018年开始就感受到流动性压力小了不少,否则以往每逢季末时点都会非常紧张,在市场上到处‘跪资金’,可以预见,今年市场上的资金仍会非常充裕,央行对资金利率平滑度的调控会比2018年更好,资金面有望保持平稳。”北京一基金公司固收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称。
' Z" X; m! a! P. X2 s7 f: b) z+ [5 A" T; n*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