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回复: 0

[职场杂谈] 空气能热泵采暖将成下一个采暖趋势风口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4-17 22:33
  • 签到天数: 77 天

    [LV.6]常住居民II

    发表于 2019-4-7 20: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气能热泵采暖将成下一个采暖趋势风口( a: o: L" W. @; s. U6 \  n

    ! o3 Y  l# Z- p8 D4 \/ T# A
    7 z: B& H2 _. S4 ]+ y$ p9 K! l    将空气中的热量搬运到室内采暖,比电地暖省电200%,安全100%,24小时全天候供暖。目前这种集上述优势于一身的“空气能地暖”在市场上迅速火起来,受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 / l; U+ f6 t6 v2 W' C$ u) J- T
    . r; r# w) L% W* v% ^- U' L5 \3 ~* D
        其实,空气能热泵采暖行业只是一个“小产业”,小到一些大型的家电企业可以对这个领域忽略不计。事实也证明,空气能热泵采暖行业也确实是个“小产业”。大多数热泵采暖产品的市场定位非常明确——集中供暖的辅助性供暖产品。从这一方面来说,超低温空气能热泵行业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小产业”。
    4 J* l, x7 x: Q2 ^( r7 |" y! ?( c0 c1 ~. `3 k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小产业”却蕴含着大市场。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政府节能减排意识的增强,超低温空气能热泵产品在华北寒冷地区及华中、华东冬冷夏热地区会成为燃气热水采暖炉产品较理想的替代品和补充品,并且已经具备客观的技术和需求基础。据中国燃气供热专业委员会官方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市场燃气采暖热水炉销量约为120.24万台。在未来,这120.24万台燃气热水采暖炉的市场,又能被超低空气能热泵产品分流几何呢?' ]0 O. r& [7 n  f+ m

    $ l* l3 K# f7 r, K% G3 h1 F, ]' s$ {    与燃气热水采暖炉相比,超低温空气能热泵产品同样能够满足用户生活热水和采暖的需求,而在一些燃气管网辐射不到的地区,对于一些别墅项目而言,超低温空气能热泵产品则更具竞争优势,并且从其环保性来讲,空气能热泵采暖方式也最具推广价值。( G" m; }8 o& F& K; d

    : Q) y( @- c; @& \( o8 N5 _, I" ?& ]    此外,据了解,空气能热泵采暖对经济适用房、城镇别墅、农村住宅以及小型公建等一次能源采暖消耗量仅次于燃煤热电联产供热方式,采暖运行费用也是相对较低。这表明低温空气能热泵产品非常适合这些建筑类型,一旦将空气能热泵采暖技术成功应用到这些建筑类型中,其市场规模之巨大不言而喻。3 X( U' I& j6 k+ W' o

    # I: y$ F$ L% p    空气能热泵采暖行业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迫切需要能够引领行业走向的品牌出现.值得一提的是,空气能率先在行业研发复叠高温冷暖机组,并取得极大的成功,经北方几个采暖季的验证,复叠高温冷暖机能完全替代传统锅炉供暖,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节能效果,-35℃的环境温度下仍能正常稳定运行。其采用复叠式系统,温度控制精准,同时辅以专利两种不同低温环保冷媒,显著提升超低温工况下制热能力,深受用户喜爱,也完成了空气能北方渠道布局的重要一步。
    8 C% s9 g: M3 l, L  H% G1 }! Y2 X6 F    更多空气能采暖相关信息请访问:http://www.powerworld.cc// W+ n7 M6 Z# e) Y* M
    + j9 d3 Z& X1 f( F0 e
      x: z5 @( R4 c' i! K- d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12 14:07, Processed in 0.086022 second(s), 23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