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3 Q. ? {) X, v T% a
# r6 H2 i4 m/ z7 r& F# r) I( u; ]# h
" S" M$ G2 J1 B/ i. ]融资租赁的周期往往比较长,传统风控怎么经得起企业每月一个小周期、一年一个中周期、三年一个大周期的折腾?怎么经得起行业三年一个小周期、五大一个中周期、十年一个大周期的折腾?更别提出没无常的“黑天鹅”事件(指非常难以预测且不寻常的事件,通常会引起市场连锁负面反应甚至颠覆)了。) g, S1 |# y% ]- ]' D x
% ?* y/ w. g( v6 i# \# a
现实也与我们担心的总是高度一致,运作三年的融资租赁公司如果没有出现违约风险几乎不可能,除非没做多少业务。0 c" u1 z; T* q' J& X" m* ~
" g- V9 j, D; M' s8 X风控是建立在历史会重演的假设基础上的,是以已知信息推断未来未知的风险。但是,三五年的确太长,承租人期间会发生什么事与我们所预料的肯定有很大出入。风控最大效用仅限当前,风控最可能把握的也一定是客户当前的风险,因为这符合一个简单的信息分布原理,即离信息主体越近则信息密度越大,相反离信息主体越远则信息密度越小。
6 o4 N* A8 q+ l8 B6 P# o9 \- C9 p: ^1 W6 n$ ^, C4 d5 [
为什么当前我们对风险的把控力最强?因为信息密度大,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也越多越强,我们越可能借助分析工具,发现风险信息、虚假信息、冗余信息和价值信息,越可能对信息主体下一步的变化进行准确推测。所以,当下的风控预知力和风控力是最强的,而三五年后的企业样貌的相联信息因为极其稀少,即便借助大数据分析也很难。$ W- q( l$ {) n# Z7 A1 O
2 r6 [& B# L/ d+ _
信息分布原理告诉我们,融资租赁的风控肯定不能完全建立在风控技术基础上,更不能完全依赖一个强大的风控团队来实现。
6 |& T, V9 P) W9 }( d g, ^1 F5 Q( y' i0 C# _8 \' F1 F0 K
风控技术,包括大数据风控、机器学习等,都是基本当前已知信息对未来短期内的风险预测,最具价值的部分是对企业未来短期内现金流的量化预测,以及由此引发租金违约的概率,有助我们及时调整风控策略。当租金违约风险达到一定程度时,风控技术慢慢会变得无能为力,无法控制风险损失。
) o+ _2 k; k: b# a( Z+ m" [
3 J: q: \7 E7 ` ]4 f& n( X: @/ S& x所以,我们认为,融资租赁公司必须假设每一个客户都有中途退场的可能,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意识到,租赁物在未来风险控制的能量。不管我们做直租还是回租,租赁物如果无法控制,承租人中途退场带来的一定是项目亏损。为了更好理解这一点,让我们回到融资租赁的底层,去了解它形成的逻辑。/ S I5 B: D! N( o
8 k$ H0 E9 I( ]2 n5 `6 H% M. T1、融资租赁形成的信用逻辑
: Z* H7 M/ X; f: i7 x9 s0 r; r. S, d' b1 L+ A$ R1 H4 t
设备生产厂家和供应商都明白,生产设备价值大,大部分企业购买时难免存在资金压力,为了更快更多地卖出设备,它们通常提供赊销方式。到期一次性付款的赊销对一些在20万元以下的设备一般没有问题,但对于动就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甚至上亿的设备,则基本上没有解决采购企业的资金难题,所以后来出现了分期付款的赊销方式。* Q# M, m# H G8 m$ z
: U- n+ H! X5 w! r3 p2 S然而,分期付款使得设备供应商的资金压力越来越大,最后到不堪重负,直到出现了一个“接盘侠”,即设备代理商,它与我们今天的供应链公司并没有什么太大区别,也就是融资租赁公司。它们凭借雄厚资本,代替设备厂家或设备供应商的信用角色,同时转变为设备厂家或设备供应商的买家,然后将设备出租给本来就是设备厂家或设备供应商的客户。
6 n. t: g) G' @, g
$ l; D3 R$ N L8 i2 B; |融资租赁使得设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设备采购企业继续享受分期付款的信用支持,只是分期支付款以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还款法等租金偿还方案固定了下来,租金里面包含了设备款、资金利息和服务费三部分。
7 x! ]% r3 S* w* p L0 R# e% S& S7 P x, `
从融资租赁形成的信用逻辑看,融资租赁的客户与设备厂家或设备贸易的客户相同,没有发生什么实质性变化。为什么我们的融资租赁业务开发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为什么我们今天很难得到设备厂家或设备供应商的回购担保?融资租赁公司不就是设备厂家或设备供应商的一个“特别经销商”吗?设备厂家或设备供应商为什么不能与融资租赁公司紧密合作呢?......
B$ `! Z$ a# @3 m/ N/ [/ U% ]
# W/ S! _) J' L7 D1 _' L/ r! j2、融资租赁的风控逻辑
9 X8 V. e3 c$ D! v
; y3 U$ a. @4 s, t1 Z设备采购商的赊销额度不能大于设备价款,融资租赁的融资额度也不能大于设备价款;
+ t0 ]% j8 R; t8 `( T
L. a! {# A! j/ L. Q/ q设备给企业未来创造的利润要远远大于设备本身的购置成本,这意味着融资租赁的租金不可能超过设备在融资期为企业创造的预期利润(可以产能的一定比例测算)。企业使用新设备后所得新利润和新现金流是设备分期付款的信用逻辑,也是租金方案的设计逻辑。3 P- l; y2 y) [( o' |
* e0 P, f) H7 W现实是,我们很多融资租赁公司的租金方案全然不顾及设备的预期利润,租金定额基本建立在想当然的甲方立场上,从一开始就为项目埋下了违约的种子。
8 C( b0 {' z2 t* G. J0 z1 n: V) O8 S0 U) `$ a
采购企业须支付一定比例的首付款,以建立商业信用关系,融资租赁的保证金和首付租金的用意同样如此。在早期的信用关系中,设备采购企业分期付款可以根据自己未来现金流实际情况超出设定额度付款。这个明显利好风控的机制没能传承下来。
3 ?5 e. r! ?- P2 l2 j0 C9 s' L" M3 z
在融资租赁租金方案中被锁定得死死的?重新调整租金方案很麻烦?会减少租赁公司的收益?不能呀!在计算机软件高度发达的今天早已不再是问题了呀!不定额不定期偿还法就是在内部收益率不变的前提下,允许承租人多还租金,减少偿还期数,它一方面可以减少未来不确定风险影响;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承租人未来债务负担。9 X0 V0 Y% f; `) S: j( A
6 W- H5 z5 ~1 G8 D& P企业间分期付款的期限越长,信用风险越大,它往往会超出供应商的最大承受力,转为融资租赁操作后,租赁公司通过专业运作,从行业、企业及其产品多维度分析承租人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通过供应链服务参与到承租人的业务管理中去,保护其经营可持续能力,控制风险。1 j2 g0 V+ w( w- j- h
9 b3 L, y) ]$ g% E p一方面可以平衡承租人设备定单量,增强其现金流获取能力,管理租金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加强设备所有权和处置权的控制力,对冲违约风险损失。
: R7 _- [! c4 N5 @
: r5 I3 R, t( H. _% G/ w作为金融资产的设备是没有流动性的,但因为它有持续可期的租金,因此非常适合做成资产证券化,实现流动性,也可能通过转租赁实现流动性。与商业信用单纯考虑资金成本不同,融资租赁期限长,租金还要考虑风险回报和未来货币时间价值,即通胀率。% D& s4 z( ^' y' p: n
: {- I7 w% a* {5 Q* N8 h/ d/ C* i
直租良性的融资动机:a 承租人定单量已超过设备产能;b 承租人正常盈利中;c 承租人行业前景向好;d 承租人缺钱买设备。
/ H$ a. A1 D0 F. l6 X( f" |
7 }2 A& S7 R8 m; `# M回租良性的融资动机:a 企业流动资金预计长期不足;b 重资产企业,设备占款太大;c 企业业务前景好。超出良性融资动机的融资租赁项目都会难免风险困扰,也正是因为这种融资期限长,才对客户有严格的风控要求。 ]* z( s6 z% f9 h9 U4 H, c/ G
% k+ q% T* B! V$ n. l7 p& V
融资租赁要想做得长久,“选择型”风控和“管理型”风险必须组合使用,顶层设计要做好“选择型”风控,以直租为主,采用行业设备定位、设备供应商回购担保、自营经营租赁、自营设备或与设备厂家合作经营模式、余值担保等设计,控制租赁物风险。
3 O0 ?& ~& w6 m' ?- T& g; I" k3 {$ `5 j! X" n+ A0 w, V1 n* e
在互融云信贷系统看来,立足当下,做好“管理型”风控,采用供应链服务模式、跨周期管理模式、不定期不定额租金方案模式、信用保险模式等等,创造客户现金流良好生态环境,控制租金违约风险。 , z& {& n/ h$ f, y# p1 y8 P/ w
信贷系统http://www.hurongsoft.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