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
- F3 X$ Y& E4 P7 q
5 @' q' _& g3 I+ U然而,世间实在太多诱惑,人心实在太多欲望,内心要宁静片刻实在太难。* K7 w$ K% S& n; u
" Y7 A- J" T# M5 ]* S+ S
心实在太累了,难不成真的要遁隐入寺,茹素三天,面壁思过,放下当下,谦卑礼佛?然而不是说“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吗?& C1 ?$ L- ]4 R
+ ~4 t( N* ?8 D8 j其实,不一定要遁入空门,也不必四大皆空,让我们在繁华的都市生活的间隙中,见缝插针地进行一趟心灵之旅吧。/ J5 N3 P+ J7 r$ m. J3 M
) W; t+ o* B& j禅修,把心灵中的良好状态培育出来。禅,是梵语dhyqna的略语,汉译为“思维修”,也称为“静虑”,是静止念虑散乱的意思。而“禅修”是佛门修行术语,意味着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心得到净化,从而去发现宇宙人生的真谛,提升生命的层次,追求解脱、自在与幸福。 广东省佛教协会会长明生法师说,禅宗曾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现在,人们通过禅修的方式,不仅能对禅宗所主张的人间佛教、和谐相处的思想加深了解,还可以增加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智慧。
4 B+ O; e9 M, [& D% s3 h0 w6 w$ `8 B
' Q! E/ H5 S' u' g% V越来越多的禅修中心出现在欧美一些城市,而在国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也已经有了这样的禅修中心。进入禅修中心的并非出世的修炼者,而是普通人,尤其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士,去禅修中心参与各种练习,就像很多人走入健身中心或瑜伽会所那样平常。
0 j' i* E4 m; d; q i/ c' x5 j1 ?4 ^$ \
悄然兴起的禅修族
5 t% h9 V, I! C. d$ s7 R+ }5 \% l) s) p1 w D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最近,在郑州某论坛“快乐之旅”版块,一群网友自发组织去寺庙里参加一日禅修,一方面给自己的精神减压,体验“偶来作半日神仙”的悠闲生活,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领悟国学的真谛。
3 v1 |. S( O7 S
1 K& L/ N$ X* V: n2 k据活动的组织者介绍,他在论坛上约伴,结果,第一次报名的就有一百多人,参加的大多是都市年轻白领。第一期活动结束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参加了进来,有的还多次参加体验这种“出尘不出世”的悠闲生活。“一日禅修让我学会了放下和舍得,生活中的许多琐事、烦恼也少了许多。心情好了,对工作、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和谐。”网友sun说。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也有类似的禅修活动,参加者多是长期被水泥森林禁锢的都市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心灵的旅行”来体会生命的安宁与和谐。
6 e b1 Q7 s+ S+ e! l( {0 h1 V: B4 Q- B9 P; s
禅的智慧* A% V; R8 Y+ |$ L3 e! J
6 P( u+ u" `2 h7 {8 ^; G
禅的智慧首先在于破除执著、看破、放下。我们之所以迷而不觉,是因为心识的虚妄作用。而禅的实践与证悟,无非是超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直接契入 “能所两忘”或“能所一如”的境界。而执著与分别是各种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嫉妒是因为别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应,是一种相对比较中的错觉现象;被称为“心灵假象死亡”的冷漠也是由心理挫伤和认知不当而引起的。所以,禅的智慧在于破除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的一种错误认知,看破事物外在的假象,从而放下事物的执著,而得到自在、快乐,这样自然能够克服一些不好的情绪。8 f8 {& b" }* N
, f$ z8 P7 R5 f( {' `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自我反省,观照自身。在学习禅修的观照智慧时,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走出自我的“怪圈”。如恐惧本身是由于生活中不良的经历而引起错误的认知,害羞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败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 c y! a) U) x1 v
! w9 O' h# n2 `5 b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生活在当下,注重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快乐。许多心理疾病都是来自对过去的沉缅及对未来的过高期望而产生的,大家要明确当下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禅修的“正念”。所谓正念,就是要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当下,清楚明了自己的身心内部和周遭正在发生的事物之无常无我、互即互入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自己的那种对生命中所存在的美以及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状态,从而对日常生活中优美宁静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觉照,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中的种种奇迹并与它们融为一体。2 d7 r* Y+ a; a7 D$ X9 G" d
7 M8 Q b- p) a! |1 B& ~# b3 F 至HOT禅修方式1 q/ U4 G. q C5 h8 u& Z
+ I2 r. I. R; K; F( m* N1 t0 {
【寺庙品茶】( }" ^, A3 v& p C; V2 ?
' U8 a) Y3 o: P4 S6 O7 ?养生指数:★★★★★! I- a+ f/ W+ V
# m, _! S% z, x0 X( H J2 e( ~便捷指数:★★★★★
\2 q. g+ v9 {6 d2 N3 C8 D. e( |9 n1 @5 X8 q
作为一名跑突发新闻的摄影记者,张Sir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镜头下记录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我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有时候真的感觉很压抑。”如今,假若有难得的空闲时间,张先生就会到住处附件的寺庙里喝茶静修。
4 e3 B5 ~. _$ H0 T2 |5 l+ z" x+ s) u5 O
“最美的时候是傍晚,在寂静的古刹前仰望夕阳下的天空,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吐纳,那些俗世中庸庸碌碌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就此彻底安静下来。”而且,据了解,张Sir常去的寺庙里还有“无我茶会”,即每个人都要冲泡几杯茶,微笑着双手捧给旁边的人喝。“佛教认为这样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放下自我的偏见与固执。”6 @. b7 Q5 n( z; C
, A ~% R5 N8 \6 ^( U: E6 U推荐理由5 W! A, z/ y/ D: ^: r
6 m+ _ V+ k0 |2 v* H/ w
哪怕不是正儿八经的禅修,仅仅去寺庙感受佛学圣地的氛围,也许就能让人暂时放下包袱、回复真我。聆听佛教文化讲座时,看一眼窗外的葱郁,感受的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或临窗品茶,与法师轻声交谈,在禅院里抄写《观音菩萨普门品》。任意地让时间流走,慢慢地,也许,闲寂、自然、幽雅、朴素的人生境界,不经意之间就达到了。你会发觉,心平了,气静了,身体内充盈着元气。
$ H9 R% G( d+ m1 }" x' H- Z7 J- ?+ |
【禅修旅游】
, z7 p/ T: K. o3 B$ F6 C3 J7 a6 V
# f! u( g* s, q$ y. ]5 A养生指数:★★★★☆
7 O7 k5 F; e9 I
" f% A) S' s# r便捷指数:★★★☆☆
: _) H/ }& R. B" N K1 b9 P6 C" ]: D% H
在职场二十余年沉浮,陈女士早已从一个火辣辣的“川妹子”修炼成一个能够深藏不露的资深管理人士。最近她参加了去泰国的禅修旅行。“我们在金融行业,都是用健康换金钱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关注当下的生活,渴望回归心灵的宁静。”陈女士下班后会去练一两小时的瑜伽。“瑜伽本来是和禅宗有关,但我还是觉得通过旅游的方式,和高僧大德们接触一下,更深入地了解一点禅宗的知识,对于舒展身心、减轻压力很有帮助。”
6 S n7 }7 M$ }. r" S5 D8 s" R$ h6 e, S: \. f: l
推荐理由
1 v7 {! ?3 z! g( m4 R$ w% q7 U5 O
9 {4 P- }: ?: x禅修旅行在一些城市推出后,被大多数白领视为减压首选,因为它既能让你走出去,又能在过程中避免疲累,愉悦身心。不少旅行社开始开通禅修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走进禅寺,体验禅修旅行的妙处。
. @7 F: B/ A) K% N. }' k. r# k
, F# r- h1 t y( j/ D: r禅修旅行包括在寺庙里打禅静坐、听法师传授佛法、参加寺庙里的自然耕作等,过的是准“出家”的修行生活,远离手机、报纸、电视、上网。跟着出家人的作息时间,早晨四五点起床,诵经做早课。晚上十点前熄灯睡觉。早睡早起,吃几天素斋,过一种节制健康的生活。
4 z4 H) }7 n( D/ i1 n S9 R1 ]( x' t: Y3 e A4 I+ J
【在家打坐】
. r! _3 e$ ?, C. v1 {* _% u# L8 o1 W" T# a
养生指数:★★★★☆3 }! j# g0 t1 M# c. C* I1 h; w
0 L: ~3 J5 c t# j便捷指数:★★★★★
`6 I" B X) H8 M* ?
# t4 g; r7 R7 D* n7 [+ P1 l实在抽不出时间参加禅修旅游,甚至连小区的禅修班也掐不准时间,不妨学学Ivy.Ivy奉行“赚钱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的人生信条。无论工作多忙,回到家有多累,她都会首先采取最简单的禅修方式打坐冥想来放松自己。“当心静下来,可以好好地回顾这一天;半小时的打坐,让我第二天有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L6 I/ s+ t% O3 a
6 W# Z1 ]% K' K- U; j
推荐理由
! F! o2 B5 r' T" ?/ Y$ B
l9 }+ } X+ n3 o7 e) R% P一个坐垫,就可以进入另一个安宁的世界。自古以来,打坐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养生法门,因为打坐配合调息,可以摒弃生活中的浮躁之气,达到明心见性的根本,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
- f' A4 N8 l* b- i/ ?& H$ z- J) j, S% Z* o, a5 \/ N5 F
刚开始打坐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简易坐,它是一种舒适安逸的坐姿。弯右小腿,把右腿放在左大腿跟处,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脚之下,可以把双手放在两个膝盖上,拇指相对,眼睛不要太开,也不要太闭,目光注视鼻端,端身正坐,两肩齐平,头不低、不昂、不歪;鼻和肚脐成直线,嘴唇与牙齿合拢,舌尖顶上颚。# w8 a" S% v; E! x' g
* W3 h1 `2 |3 c8 J
专家建议,打坐时配合调节气息养生效果更佳。如果电脑族在休息的时候打坐,再配合调息,只需要10分钟,就会感觉头脑清爽、经络通畅。4 I* H& `4 o$ a' e; V: f" d
2 n8 Y! \6 e) e/ i4 E5 Y. E注意的是,打坐时最好在膝盖上盖条薄毛毯,防治关节方面疾病。
% D7 t$ o( \7 }: w . n# } l$ q7 _& O5 X
禅修Q&A
% ?6 I+ A M% q; J. e' W0 {5 w: y" L
* Q; q6 b& M% x/ k; y. G. ^ Q: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禅修吗?
* S# A1 u; Q6 `
0 h! @# V2 u, u% X A:如果我们专注地工作,有觉性地做事,那也是禅修。
& l) l: N- P9 D1 s
8 A* g6 ^ o- _8 w$ n$ o Q: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禅修多久?
/ l7 H+ i x: l# |2 r/ b' t/ m2 R* \" F/ t7 g
A: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五分钟,也可以立即受益。如果时间比较多的话,修两座十五分钟的禅定比较好。 P* X! l# w: o, r+ X0 Z0 c
% V0 ~) z x7 ~$ ^6 y0 ` Q:可以闭着眼睛禅修吗?
4 E# ^3 h' K. S/ B( T. }6 O& f1 k8 Z: I, t4 s
A:眼睛是开或闭,取决于哪一种情形对你个人比较有帮助。当心受到许多念头的干扰而焦躁不安时,闭着眼睛可能会有所助益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形的话,可以一直把眼睛张开。除非影响到我们的念头,否则眼睛的开合并不重要。
% ~, b+ l- G b
& w: M* G- l1 }$ n3 w Q:我们能单由阅读经典而开悟吗?
& x: e! E2 e& B$ H2 q
: V7 ^( r/ R8 F0 I2 j A:若没有一位资深的上师指导,阅读经典并不足够,因为从经典所读到的,在我们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然而,直接从一位上师口中得到的,会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信心。) [9 \! M9 B+ k. P
: L- @, Z5 Y( I1 ]
Q:我们应该相继地修习这些不同的禅定方法,或是只选择一种方法比较好?# b% _5 \: x+ o
2 }4 \% D, [& O! s& V A:刚开始,最好是相继地修持所有的方法。然后,如果你觉得某一种方法最适合你,你可以只修持这种方法。! L; |& G* y5 r, B( h1 D( @- R
0 u: d6 R% T& A. M; `1 j Q:如何在生活中继续禅修?
- u8 V7 ?+ I- L+ T0 H x% `8 H2 H& N! b& |% s* p
A:禅修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常生活也可以是禅修的一种方式。慈、悲、喜、舍四种心法可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佛法修学成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来。这里提出的一些建议,有助于初学禅修者在八正道之中稳步前进:培养每天定时禅修的习惯;多参加集体共修活动,多与善知识相处;参加禅修,深化正念和正定的修习;阅读相关佛学书籍,对佛教的教义有正确地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起来;尽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加入义工行列;慈心对待自己和他人;善用自己的身心而又不执著自己的身心 。 6 J, I s) ]' Y( h1 G3 q/ S
; ^( V i/ X" v" o1 \& O4 r, R: k" j# ?
' e) k1 p0 E6 ^" y/ Y) W悄然兴起的禅修族" H. g/ h' R5 X9 A
2 h, H; W. |. ~; F3 i# H4 Z“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最近,在郑州某论坛“快乐之旅”版块,一群网友自发组织去寺庙里参加一日禅修,一方面给自己的精神减压,体验“偶来作半日神仙”的悠闲生活,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领悟国学的真谛。
+ f4 l Y6 A4 h1 j- J' w, F6 N, c. S/ Q
据活动的组织者介绍,他在论坛上约伴,结果,第一次报名的就有一百多人,参加的大多是都市年轻白领。第一期活动结束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参加了进来,有的还多次参加体验这种“出尘不出世”的悠闲生活。“一日禅修让我学会了放下和舍得,生活中的许多琐事、烦恼也少了许多。心情好了,对工作、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和谐。”网友sun说。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也有类似的禅修活动,参加者多是长期被水泥森林禁锢的都市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心灵的旅行”来体会生命的安宁与和谐。! X0 `) j- L2 `( q. n" U
; b4 }# ?( F" J# k; P; i禅的智慧, j( Q `: a: q5 U1 w* A' [
4 O( B8 V: V6 h4 x) K禅的智慧首先在于破除执著、看破、放下。我们之所以迷而不觉,是因为心识的虚妄作用。而禅的实践与证悟,无非是超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直接契入 “能所两忘”或“能所一如”的境界。而执著与分别是各种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嫉妒是因为别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应,是一种相对比较中的错觉现象;被称为“心灵假象死亡”的冷漠也是由心理挫伤和认知不当而引起的。所以,禅的智慧在于破除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的一种错误认知,看破事物外在的假象,从而放下事物的执著,而得到自在、快乐,这样自然能够克服一些不好的情绪。
9 _ S0 r3 G" P- }" n. C* v+ u4 A% P* }9 l6 d4 S1 Y& \' t
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自我反省,观照自身。在学习禅修的观照智慧时,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走出自我的“怪圈”。如恐惧本身是由于生活中不良的经历而引起错误的认知,害羞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败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K5 z5 c. |+ |7 ?2 t5 z5 s7 w
Q0 w- ~( X% \! N; a, U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生活在当下,注重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快乐。许多心理疾病都是来自对过去的沉缅及对未来的过高期望而产生的,大家要明确当下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禅修的“正念”。所谓正念,就是要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当下,清楚明了自己的身心内部和周遭正在发生的事物之无常无我、互即互入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自己的那种对生命中所存在的美以及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状态,从而对日常生活中优美宁静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觉照,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中的种种奇迹并与它们融为一体。
; q+ Z' v8 M, h3 A
0 Z- N d8 R7 y4 c# i 至HOT禅修方式
5 r( `0 |* S2 T- z5 H$ K$ K5 W& P* \- ~5 E
【寺庙品茶】5 Y* o+ \8 ~$ A* x- R
* e$ M% H4 }% s7 E: C a
养生指数:★★★★★9 U0 o3 \$ G( C C
+ F+ l3 ]( M2 h5 k: `: o! l4 x& F
便捷指数:★★★★★0 e* s3 H8 w- Z# J. `- g$ _/ D- S0 n
& e) N# i! Z5 V h
作为一名跑突发新闻的摄影记者,张Sir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镜头下记录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我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有时候真的感觉很压抑。”如今,假若有难得的空闲时间,张先生就会到住处附件的寺庙里喝茶静修。
* v. n+ c& N% O) g& i: B k* O: { e/ C
“最美的时候是傍晚,在寂静的古刹前仰望夕阳下的天空,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吐纳,那些俗世中庸庸碌碌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就此彻底安静下来。”而且,据了解,张Sir常去的寺庙里还有“无我茶会”,即每个人都要冲泡几杯茶,微笑着双手捧给旁边的人喝。“佛教认为这样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放下自我的偏见与固执。”
% A4 M+ `5 A2 g* T0 U: W
+ t, k' I5 y8 l8 z0 ^* }+ P推荐理由
3 \$ m4 m6 `. Z: a# ^4 p: C3 y* Z5 \- S
哪怕不是正儿八经的禅修,仅仅去寺庙感受佛学圣地的氛围,也许就能让人暂时放下包袱、回复真我。聆听佛教文化讲座时,看一眼窗外的葱郁,感受的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或临窗品茶,与法师轻声交谈,在禅院里抄写《观音菩萨普门品》。任意地让时间流走,慢慢地,也许,闲寂、自然、幽雅、朴素的人生境界,不经意之间就达到了。你会发觉,心平了,气静了,身体内充盈着元气。$ ]* E) @0 h/ r4 c! n9 f
. d8 ~' M/ Y/ D2 M1 z1 s【禅修旅游】" D% W( k" R8 ~, U/ r& l; }! v
$ C6 d# I( ~4 G2 A1 l9 {
养生指数:★★★★☆
- O5 @1 ^/ y- t$ v) F8 _5 q Z7 ?; Y& x9 g2 X$ i
便捷指数:★★★☆☆9 [# T: s+ }; j
9 V' x/ M4 o, s2 y" S1 y5 I1 H
在职场二十余年沉浮,陈女士早已从一个火辣辣的“川妹子”修炼成一个能够深藏不露的资深管理人士。最近她参加了去泰国的禅修旅行。“我们在金融行业,都是用健康换金钱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关注当下的生活,渴望回归心灵的宁静。”陈女士下班后会去练一两小时的瑜伽。“瑜伽本来是和禅宗有关,但我还是觉得通过旅游的方式,和高僧大德们接触一下,更深入地了解一点禅宗的知识,对于舒展身心、减轻压力很有帮助。”2 P; L% i/ n1 }3 f4 ^
! h5 I! K' V1 Q7 t
推荐理由
# C+ t e D+ k( o4 M9 u
# w; ]" W g' D禅修旅行在一些城市推出后,被大多数白领视为减压首选,因为它既能让你走出去,又能在过程中避免疲累,愉悦身心。不少旅行社开始开通禅修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走进禅寺,体验禅修旅行的妙处。
6 v$ N, [8 f8 @! X$ S0 R" K8 ?! R$ G2 @) R I2 C
禅修旅行包括在寺庙里打禅静坐、听法师传授佛法、参加寺庙里的自然耕作等,过的是准“出家”的修行生活,远离手机、报纸、电视、上网。跟着出家人的作息时间,早晨四五点起床,诵经做早课。晚上十点前熄灯睡觉。早睡早起,吃几天素斋,过一种节制健康的生活。7 U N; R5 ]* Q7 ?/ R9 [
; u' [% Z0 U& [/ _【在家打坐】% E. @6 S4 N. K7 \
+ n/ F/ k% K: @2 k P9 x# Z3 e
养生指数:★★★★☆
5 e1 J d! ~7 H# z) u
8 }, T w1 p) N6 y( X7 ~4 {4 X9 W便捷指数:★★★★★! I4 M! [/ a- }* X* P
+ o% e" _" L- m' g2 r8 W B实在抽不出时间参加禅修旅游,甚至连小区的禅修班也掐不准时间,不妨学学Ivy.Ivy奉行“赚钱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的人生信条。无论工作多忙,回到家有多累,她都会首先采取最简单的禅修方式打坐冥想来放松自己。“当心静下来,可以好好地回顾这一天;半小时的打坐,让我第二天有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7 Y8 A5 |' ?. l, T, {' r1 e! U+ @0 P4 s
推荐理由
. n: r9 ?) o1 e9 W+ l8 _7 |% {$ h( i8 |
一个坐垫,就可以进入另一个安宁的世界。自古以来,打坐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养生法门,因为打坐配合调息,可以摒弃生活中的浮躁之气,达到明心见性的根本,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
v ^( |& S% f# J8 x- C( r) U, g- P0 w) T
刚开始打坐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简易坐,它是一种舒适安逸的坐姿。弯右小腿,把右腿放在左大腿跟处,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脚之下,可以把双手放在两个膝盖上,拇指相对,眼睛不要太开,也不要太闭,目光注视鼻端,端身正坐,两肩齐平,头不低、不昂、不歪;鼻和肚脐成直线,嘴唇与牙齿合拢,舌尖顶上颚。
2 E+ }7 t/ T7 u3 [! M, L% g0 G6 A# R$ u
专家建议,打坐时配合调节气息养生效果更佳。如果电脑族在休息的时候打坐,再配合调息,只需要10分钟,就会感觉头脑清爽、经络通畅。 J$ k4 h0 O3 y0 X+ V* }, H- e
* z& @; Q. W, d/ `: b3 z5 g注意的是,打坐时最好在膝盖上盖条薄毛毯,防治关节方面疾病。( {/ O( G0 g5 a: W3 E. s
5 {! ?) r2 t! Y5 A: j* h. L# R' d* A禅修Q&A
: R: m/ z( C& ~0 `3 y7 ?
" g. d$ G# Y# x0 L Q: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禅修吗?
) }$ F7 u( l7 j; f: g/ f
- K' \+ w9 T( f( R) ~; ?- Q A:如果我们专注地工作,有觉性地做事,那也是禅修。0 c- Y# j/ K5 d1 y5 @9 k6 J
' d1 s w2 z* B! q: Z+ }$ s Q: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禅修多久?
8 [) o; M8 K5 G/ H+ A
! ]$ o' s4 x4 o8 u4 ~; \ A: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五分钟,也可以立即受益。如果时间比较多的话,修两座十五分钟的禅定比较好。
. [0 m$ V* p5 B+ d6 I! F
$ |3 {' s7 t8 q r4 S Q:可以闭着眼睛禅修吗?1 w7 A; T% b. }2 {
+ X& C8 q1 g0 D6 F6 m
A:眼睛是开或闭,取决于哪一种情形对你个人比较有帮助。当心受到许多念头的干扰而焦躁不安时,闭着眼睛可能会有所助益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形的话,可以一直把眼睛张开。除非影响到我们的念头,否则眼睛的开合并不重要。# Z; k5 m) F& q* @# G) M
4 y* k, _) w( }/ L' D/ ~% \ Q:我们能单由阅读经典而开悟吗?7 F& Z0 H# [9 ~9 L3 d' @) i# n
( x$ w1 W. V' [( \+ w
A:若没有一位资深的上师指导,阅读经典并不足够,因为从经典所读到的,在我们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然而,直接从一位上师口中得到的,会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信心。& n: S8 t! q" E( ^
5 u3 E e4 r! q9 k! O4 t( d
Q:我们应该相继地修习这些不同的禅定方法,或是只选择一种方法比较好?1 B& F7 \ Z; H5 d L
( L9 ]) g, Y+ R. I+ Z A:刚开始,最好是相继地修持所有的方法。然后,如果你觉得某一种方法最适合你,你可以只修持这种方法。
' T+ N s( i9 O n2 G+ c% H; }( @! ]
0 ?9 e3 C: t' U: g. L! } Q:如何在生活中继续禅修?
" J8 e" s/ L- Y3 d! w F( ]6 }3 P- C
A:禅修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常生活也可以是禅修的一种方式。慈、悲、喜、舍四种心法可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佛法修学成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来。这里提出的一些建议,有助于初学禅修者在八正道之中稳步前进:培养每天定时禅修的习惯;多参加集体共修活动,多与善知识相处;参加禅修,深化正念和正定的修习;阅读相关佛学书籍,对佛教的教义有正确地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起来;尽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加入义工行列;慈心对待自己和他人;善用自己的身心而又不执著自己的身心 。 7 r; V% {- @- W. I3 C
0 _9 V& \6 u6 l6 Q4 s2 X+ w. D0 f
7 d @- h7 |7 m: d5 Q% D悄然兴起的禅修族
, \# `) Y# k% k. G; W, a! U& t* g1 l, m* ~" ~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最近,在郑州某论坛“快乐之旅”版块,一群网友自发组织去寺庙里参加一日禅修,一方面给自己的精神减压,体验“偶来作半日神仙”的悠闲生活,另一方面也在无形中领悟国学的真谛。0 D: L: S1 g0 f0 Q9 r2 W
' x; a4 [! N( c7 Y; d据活动的组织者介绍,他在论坛上约伴,结果,第一次报名的就有一百多人,参加的大多是都市年轻白领。第一期活动结束后,越来越多的网友参加了进来,有的还多次参加体验这种“出尘不出世”的悠闲生活。“一日禅修让我学会了放下和舍得,生活中的许多琐事、烦恼也少了许多。心情好了,对工作、对家人、对社会都是一种和谐。”网友sun说。而在北上广等大城市也有类似的禅修活动,参加者多是长期被水泥森林禁锢的都市人,他们希望通过这种“心灵的旅行”来体会生命的安宁与和谐。3 k* x% f! F* Y( _. Y! `4 A
- b! M0 n R |' P$ L6 w6 G
禅的智慧/ L1 a: M' p" t5 m" n8 `5 N
3 H7 V6 J* N3 E8 }0 c- X禅的智慧首先在于破除执著、看破、放下。我们之所以迷而不觉,是因为心识的虚妄作用。而禅的实践与证悟,无非是超越主体和客体的对立,直接契入 “能所两忘”或“能所一如”的境界。而执著与分别是各种情绪产生的主要原因,如嫉妒是因为别人的高大而使自己感到矮小的心理反应,是一种相对比较中的错觉现象;被称为“心灵假象死亡”的冷漠也是由心理挫伤和认知不当而引起的。所以,禅的智慧在于破除我们人类对于事物的一种错误认知,看破事物外在的假象,从而放下事物的执著,而得到自在、快乐,这样自然能够克服一些不好的情绪。
+ }" X2 }6 o* Z: h" G" u6 i( {) Y
, ]$ x! j8 R$ D; V2 r0 e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自我反省,观照自身。在学习禅修的观照智慧时,进行自我解剖与分析,走出自我的“怪圈”。如恐惧本身是由于生活中不良的经历而引起错误的认知,害羞也是因为一次偶然的失败而造成的心理障碍。
" r0 p# N. V2 V2 L& P" Z6 Z
8 K0 m5 z" _; ?! y' N+ K禅的智慧要求禅修者生活在当下,注重当下的生活,寻找当下的快乐。许多心理疾病都是来自对过去的沉缅及对未来的过高期望而产生的,大家要明确当下的生活是最重要的,这就是禅修的“正念”。所谓正念,就是要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安住当下,清楚明了自己的身心内部和周遭正在发生的事物之无常无我、互即互入的本质,就是要打破自己的那种对生命中所存在的美以及他人的痛苦视而不见、麻木不仁的状态,从而对日常生活中优美宁静的事物保持清醒的觉照,就是要善于发现和欣赏生命中的种种奇迹并与它们融为一体。* \ }. L1 @% |& K( c, Z( E
. [" Z4 g4 x4 g( U& r 至HOT禅修方式8 Q# [0 N9 E9 c6 u& S" b/ W& B
) f1 g% [; c8 B3 k2 a( W8 d【寺庙品茶】
7 u" Z! a7 c( ]" J4 [5 X% ^4 X& U' t
养生指数:★★★★★
# n5 G/ Y0 I/ |$ W: h$ d
. ^8 M. O: L! y" j: L便捷指数:★★★★★
5 N& Y6 p" C- Q; Z! V0 T9 i- Q7 B' N+ B3 P& v# f2 o
作为一名跑突发新闻的摄影记者,张Sir的神经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镜头下记录了太多的悲欢离合,我精神一直处于紧绷状态,有时候真的感觉很压抑。”如今,假若有难得的空闲时间,张先生就会到住处附件的寺庙里喝茶静修。# m* ?( s2 |7 W g( A
8 a$ |# A7 P( D/ a9 P& l5 V0 e3 e“最美的时候是傍晚,在寂静的古刹前仰望夕阳下的天空,安静得只听见自己的呼吸。深吸一口气然后再慢慢吐纳,那些俗世中庸庸碌碌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整个人,就此彻底安静下来。”而且,据了解,张Sir常去的寺庙里还有“无我茶会”,即每个人都要冲泡几杯茶,微笑着双手捧给旁边的人喝。“佛教认为这样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藩篱,放下自我的偏见与固执。”
$ N* I1 y3 `& S0 u: e2 ~3 E2 i b- v/ N! r- @. D# o% O2 R6 R
推荐理由+ X1 Z3 e# Q2 H* p; ]3 k! z
6 F. I) V9 p1 c3 U0 c8 m/ p4 K哪怕不是正儿八经的禅修,仅仅去寺庙感受佛学圣地的氛围,也许就能让人暂时放下包袱、回复真我。聆听佛教文化讲座时,看一眼窗外的葱郁,感受的是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诗意;或临窗品茶,与法师轻声交谈,在禅院里抄写《观音菩萨普门品》。任意地让时间流走,慢慢地,也许,闲寂、自然、幽雅、朴素的人生境界,不经意之间就达到了。你会发觉,心平了,气静了,身体内充盈着元气。
, f ~6 U' T, t. w. S5 Q$ R
3 k1 n2 q s' {【禅修旅游】
6 y$ E9 Z$ M: L( E) u9 y+ `
/ E0 G; M" j5 n) ^养生指数:★★★★☆0 V% H) g7 r. q( z/ |' r: C
5 @; B& W- W9 `1 S% k便捷指数:★★★☆☆
/ G, H- k/ B4 Y& d( D8 R$ _6 `5 ?3 L; J+ O1 I# N
在职场二十余年沉浮,陈女士早已从一个火辣辣的“川妹子”修炼成一个能够深藏不露的资深管理人士。最近她参加了去泰国的禅修旅行。“我们在金融行业,都是用健康换金钱的。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我越来越关注当下的生活,渴望回归心灵的宁静。”陈女士下班后会去练一两小时的瑜伽。“瑜伽本来是和禅宗有关,但我还是觉得通过旅游的方式,和高僧大德们接触一下,更深入地了解一点禅宗的知识,对于舒展身心、减轻压力很有帮助。”
; q, H2 c& o8 o6 ^
: f+ L" |& e. ?: v, C- ~; a推荐理由
6 h" J# {7 O4 A7 C3 ]7 r4 t, J* s
" o: y* G: o% ^8 W" Y禅修旅行在一些城市推出后,被大多数白领视为减压首选,因为它既能让你走出去,又能在过程中避免疲累,愉悦身心。不少旅行社开始开通禅修旅游线路,让更多的人走进禅寺,体验禅修旅行的妙处。" \# f$ K+ R8 y$ {( T+ e( w) [
$ C( ]) d6 m0 B) x6 }: p" s5 q* R禅修旅行包括在寺庙里打禅静坐、听法师传授佛法、参加寺庙里的自然耕作等,过的是准“出家”的修行生活,远离手机、报纸、电视、上网。跟着出家人的作息时间,早晨四五点起床,诵经做早课。晚上十点前熄灯睡觉。早睡早起,吃几天素斋,过一种节制健康的生活。' g, N; e; B$ T* s- e+ d6 o8 U
! o2 x6 @9 k0 p) U; F
【在家打坐】
) I" [- d7 W8 m2 }# u0 N* E% R- |: E! G3 R; O( O* f# f! d4 L( r' W! ?1 _$ z
养生指数:★★★★☆
7 B9 b% q" _ ~$ V
$ T: {7 i1 M1 Y+ c/ R0 w- N便捷指数:★★★★★
1 Z+ p& v2 Z2 P! W6 D9 ]. ^' z. Q2 m) m. _% c' [
实在抽不出时间参加禅修旅游,甚至连小区的禅修班也掐不准时间,不妨学学Ivy.Ivy奉行“赚钱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的人生信条。无论工作多忙,回到家有多累,她都会首先采取最简单的禅修方式打坐冥想来放松自己。“当心静下来,可以好好地回顾这一天;半小时的打坐,让我第二天有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 O- y# J) Y( [. q I7 ]9 D- b
4 E% V9 |- S8 u1 L- H% v+ R& s( {/ p推荐理由$ p) h/ w' i0 O4 I
% q' P' Q/ F. B `8 z" Z
一个坐垫,就可以进入另一个安宁的世界。自古以来,打坐就是一个很有效的养生法门,因为打坐配合调息,可以摒弃生活中的浮躁之气,达到明心见性的根本,让人感觉神清气爽,有利于腿部经脉的疏通和血液流通。" A; G, c# i5 d- s
8 i; k: R8 l! T- V3 D3 g( `" T刚开始打坐的时候,可以先尝试简易坐,它是一种舒适安逸的坐姿。弯右小腿,把右腿放在左大腿跟处,弯左小腿,把左腿放在右脚之下,可以把双手放在两个膝盖上,拇指相对,眼睛不要太开,也不要太闭,目光注视鼻端,端身正坐,两肩齐平,头不低、不昂、不歪;鼻和肚脐成直线,嘴唇与牙齿合拢,舌尖顶上颚。% y) w% |8 x* G9 `& i* x
. V8 n9 Z) G" R! I, V \
专家建议,打坐时配合调节气息养生效果更佳。如果电脑族在休息的时候打坐,再配合调息,只需要10分钟,就会感觉头脑清爽、经络通畅。
S' R: l* y- a3 I9 i
+ Z/ P4 J$ `, b注意的是,打坐时最好在膝盖上盖条薄毛毯,防治关节方面疾病。: p7 ~ Y H) J! ~! k4 I. {
, Z: D. v2 @. H( h, X; ~; b
禅修Q&A9 w* q! h: a6 Q! w% u
" F/ h t8 S2 o9 l Q:我们可以一边工作一边禅修吗?5 }: L* b! |5 q9 B8 A( u
6 z y9 |1 s% i* ? P1 B3 f A:如果我们专注地工作,有觉性地做事,那也是禅修。
* {7 }' _& A+ k6 _4 y
! D, i4 i' R1 w6 t5 f, j Q:在开始的时候,我们应该禅修多久?6 k3 Y4 |/ x a/ d( |8 ^1 t- e
* t! E/ _( G# u& t* d" s A:如果时间不多的话,即使每天只固定修十五分钟,也可以立即受益。如果时间比较多的话,修两座十五分钟的禅定比较好。9 |1 r! y, L& T- F- f
; A6 Z g6 V! R
Q:可以闭着眼睛禅修吗?
% l G" k! u, o+ V$ |- v3 m8 w( R8 U8 Y( [. Z1 E) k& R
A:眼睛是开或闭,取决于哪一种情形对你个人比较有帮助。当心受到许多念头的干扰而焦躁不安时,闭着眼睛可能会有所助益的。如果不是这种情形的话,可以一直把眼睛张开。除非影响到我们的念头,否则眼睛的开合并不重要。
5 ?0 ~7 x+ T) \" j l% u6 J7 X/ C
1 }- b9 f; f( k2 ^; a' J% ] Q:我们能单由阅读经典而开悟吗?, b8 j* }2 N- x5 P5 f( Y
/ @3 o( f( m+ z" _
A:若没有一位资深的上师指导,阅读经典并不足够,因为从经典所读到的,在我们心中所留下的印象不够深刻。然而,直接从一位上师口中得到的,会留下相当深刻的印象,并引发强烈的信心。
% i3 h) O/ F4 M5 t; g- t) [/ {& ^: ~3 R9 b" z' O$ \" n& V9 I
Q:我们应该相继地修习这些不同的禅定方法,或是只选择一种方法比较好?
: ?% D! |& W% O+ y
3 @2 W, t7 o, v) G6 ]6 O5 F A:刚开始,最好是相继地修持所有的方法。然后,如果你觉得某一种方法最适合你,你可以只修持这种方法。0 A5 V, _4 M! H4 q7 _
; j x( O6 @7 `; v Q:如何在生活中继续禅修?8 U% s7 T2 L% G f
& ~# Y1 {' \! I# B
A:禅修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日常生活也可以是禅修的一种方式。慈、悲、喜、舍四种心法可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正精进、正念、正定等佛法修学成果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来。这里提出的一些建议,有助于初学禅修者在八正道之中稳步前进:培养每天定时禅修的习惯;多参加集体共修活动,多与善知识相处;参加禅修,深化正念和正定的修习;阅读相关佛学书籍,对佛教的教义有正确地理解,使理论与实践互相结合起来;尽家庭责任、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加入义工行列;慈心对待自己和他人;善用自己的身心而又不执著自己的身心 。
3 G9 X# m/ m7 R3 B1 k1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