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801|回复: 0

[纯莆兴化] 莆仙方言无“儿”有“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6-17 15: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子”一般跟在词尾,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儿”,还因此创造出不少新词
  “花朵儿”、“快点儿”……这些带有“儿”字的普通话词语在莆仙方言中几乎看不见,而是以“子”字来代替。莆仙方言中,“子”除了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作为词尾的角色出现,有多重的表现意义,甚至因此创造出不少新词,与普通话有截然不同的意思。
  称呼外地人习惯加上“子”
  “客子”(形容在莆田打工的外地人)、“四川子”、“北方子”……读者王女士向记者介绍,这些词语一直活跃在莆仙人的口头上,是对在莆田生活及打工的外地人的一种称呼。“加上特定的地名就是特指这一地区的人。”王女士说,但是这一类的称呼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带有歧视的色彩。因此,莆仙人平时使用这些词语的时候,多半是以“本地人”的身份自居,不可取。
  王女士说,“子”跟在其它名词的末尾,还有多种表现意义。“狗子”、“鱼子”、“瓶子”……这时的“子”表示“小”的意思。还有表达“年纪轻、资历不高”的含义,比如“学生子(形容正在上学年纪不大的学生)”、“和尚子(形容年纪轻轻的和尚)”、“师子(相对于师父而言的资历不高的徒弟)”。而莆仙人常说的“醋子”、“酒子”,则是“少、薄”的意思,即不怎么酸的醋和比较淡的酒。
  加“子”可创新词
  除了在名词词尾使用“子”,莆仙方言中还将“子”放在量词的词尾。比如“一罐子(一小罐)”、“一刀子(用刀割的一小部分的量)”,表示小或者不多的意思。王女士告诉记者,还有表示数目不多,大概及大约的意思。像“一斤子面粉”,就是大概一斤面粉的意思,“一秤子白糖”,表示大约十斤的白糖。
  “最有意思的是,莆仙方言中一些加了子的词语,和普通话的意思完全不同,俨然成了一个新词语。”王女士说,“人子”在普通话中是“身为人子”的意思,但在莆仙方言中是指画的、雕塑或者裁剪出来的画像。“车子”一般指能够载物的交通工具,但在莆仙方言中则是早些年前的黄包车或者用来做手工活的缝纫机。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4-30 09:28, Processed in 0.059956 second(s), 22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