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5312|回复: 0

[本地杂谈] 详解析从古到今的莆田姓氏及宗氏源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30 10: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明朝设兴化府,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裁兴化县,将其西南乡地入莆田、西北乡地入仙游。兴化世家大族历史悠久,势力可观。明正统年间修《兴化县志》[16]卷三特设《大姓志》,虽然这只是兴化府的一部分大姓,仍然能够了解当地大姓的情形,我们不妨引录如下:
  郑氏,古荥阳人,梁陈间中郎将庄与其兄露、弟淑倡学南湖,寻卜宅福兴里,寻洋子积事唐为金紫光禄大夫,孙方廷仕为殿中丞、上骑都尉。又析居于广业里霞溪,迨宋末复迁瓢湖。
  薛氏,古河东人,宋初有廷辉者为百丈镇将,因占宅于清源西里凤搏,子峦擢第为殿中丞,自是皆世居焉。迨国初屡经灾瘴,遂徙于郡之枫亭。
  方氏,按推官华官谱云,方氏盖周方叔之后,东汉紘避地丹阳,至唐有叔达者为泉州祠史,遂家焉。叔达之后,初居莆田之方山,子孙散居郡境,自天宝中由方山出迁游洋。大房子祐,生三子:长迪吉,居百俊,待制偕其后也;次元吉,居赤石;三逢吉,居上仓,其后析居凤冲。
  陈氏,古颖川人,唐五代之际,先自光州固始县南来,避地数徙,入山益深,遂卜居福兴里谷目。在广业、瓢湖、  溪者,梁进士沆为天雄节度巡官,知梁政必乱,以父丧在岭南,弃官南走。负丧归,王审知欲辟以官,坚辞不起。男仁璧仕陈洪进,为泉州别驾,劝洪进纳土于宋。太祖嘉之,授检校膳部员外郎、泉州录参,遂家于是。以孙靖赠尚书仆射,后迁于桐刺里。
  林氏,唐端州刺史苇之后,苇五世孙名慕舜,咸通中进士,尉永春。自澄诸、三山来居于马洋,继又析一派,居于广业、清源东里之下林。后子徙宅于郡城之赤柱。
  黄氏,古江夏人,居于广业、  溪。宋时有中庸者为太常博士,其后子孙相继以甲第显名。
  董氏,古陇西人,初自光州固始县辅王审知入闽,寻移于清源东里龙眉。今子孙迁于永福大樟,而龙眉有祠在焉。
  谢氏,古陈留人,初自光州辅王氏兄弟入闽,继乃卜宅于来苏里何严。
  吴氏,古渤海人,居于兴太里县市,其地因曰吴宅。其在满长者,乃国初始来此而占居焉。
  罗氏,古豫章人,唐末始迁入闽,居于清源里之昆山。
  萧氏,古河南兰陵人,汉相国何之末裔也。初千夫长彦自光州固始辅王潮及审知入闽,守福州南台江,寻又移镇于永福瑶山寨。八世孙国梁宋乾道五年进士及第一人。元至正间,有德厚者赠文林郎,乃徙于清源东里之陈山。今散居和陵、腾芦、东井、利坝、霞州。
  蔡氏,古济阳人,始祖用元,自光州固始辅王审知入闽,据泉州。仕南唐为司空,卜居仙游慈孝里蕉坑。五代孙襄登天圣五年首甲,仕至端明殿学士,谥忠惠。季子少传旻,迁与浙右。旻曾孙成,承叔祖特进伸公泽为仙游县簿,得临旧邑,因家干何岭之东曰东蔡。寻移灵川、东沙、崇福。暨我明太祖龙兴,有裔孙伯禄者奉天征讨胡元,既而底定,乃奉红牌屯种广业里之霞州,自是世居于此。
  论曰:游洋自五代先,然犹蛇踪豕迹,未隶中原文献之风。天命入唐则胡马去不嘶,乃称次第归华哉,始有大姓占居其地。迨王氏自光州固始入闽,而一时仕宗宦族率从而南,则大姓大都横纵矣。地因人名,人附地显,命世宗儒冠时显吏,游洋特申焉。
  以上共计12大姓。关于其迁居兴化的时间,除了吴姓不清楚外,最早是梁陈间的郑姓;明确指出是唐代的有方、林、罗3姓;指出在唐五代之际来居的有陈、董、谢、萧、蔡5姓;宋代的则有薛、黄2姓。显然,以唐五代之际来居者为多,如果加上唐代的3例,则有8姓是在唐五代时期迁居兴化的。关于这些姓氏迁居的原因,唐五代之际来居的都说是从王审知由光州固始到此;其他除吴、罗记载阙略外,均说是因仕宦来居。可见最集中迁居的原因为唐五代之际避乱。无论如何,来居者多仕宦宗族,诚如《兴化县志》的编纂者所言。其实上述大姓不过只是属于兴化县的大姓,莆田和仙游的一些大姓并未包括,如莆田的黄姓。我们在本文的前一部分涉及不少大姓,可以参照。
  为了便于对明代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的状况有一个整体印象,我们根据"汇编"的资料制成下表。
  明代兴化府宗族祠庙祭祖事例表
  出处
  祠制
  时间*
  建祠者
  所祭祖先
  备注
  74·方氏祠堂记
  盐使公故址,为龛十一
  洪武三三年
  十五世孙邦彦
  始祖以下
  旧有荐福、灵隐二祠
  77·永思堂记
  居室东构堂数楹
  永乐二年
  莆守周氏
  双亲
  周氏祠堂
  80·林氏重修祠堂记
  永乐三年
  林德全
  唐已建祠
  92·余氏祠堂记
  祖祠旧址,前后二座
  天顺六年
  贞吾遗孀戴氏
  水南巨族
  94·南湖郑三先生祠堂记
  重建于广化寺
  成化五年
  莆、仙子孙
  梁、陈间三位祖先
  寺僧旧祀三先生
  96·清江周氏宗祧碑铭
  堂北列五龛
  成化十六年
  周孟仁之子孙
  宋代始祖十七府君
  祭田几三百亩
  97·和美林氏祠堂记
  以旧居为祠;中堂四楹,翼以二室
  成化十年
  林叔文
  高祖以下
  九牧林氏,祭租岁入五百石
  100·林氏重建孝友祠堂记
  择地另建
  宣德?
  宗族与知府
  唐代祖先
  林居莆八大姓之首,旧有祠堂
  101·蔡氏祠堂记(参108-109)
  正寝之东
  成化
  潮阳丞蔡应元
  宋代人蔡襄以下
  旧祠约建于宋,弘治、隆庆[17]重修
  102·杨氏祠堂记
  居室东北,堂中三间
  成化
  族长崇进等
  列祖
  旧有祠
  103·白塘李氏重修先祠碑
  厅事故址,五龛
  成化二年
  族长等
  制干、佥判以下
  西墩支
  112·圣墩吴氏新建祠堂记
  祖居西南,祠堂近北列龛五
  弘治十五年
  吴朝器
  始迁祖念四府君等
  始建祠堂
  118·沂山曾氏祠堂记
  因居为祠,一堂三室
  正德十三年
  族长佐,房长植
  始祖以下
  先祠久弊
  119·黄巷黄氏祠堂记
  一堂五室
  正德十年
  黄巩等
  再迁黄巷始祖以下
  有旧祠
  120·周氏西族总祠记
  五龛
  正德十一年
  周良勤
  唐代始迁祖
  祀田三十亩,二房已有祠
  122·林氏忠烈祠碑铭并序
  道院之左
  正德七年
  林俊
  唐代始祖蕴
  祖祠,以别家祠
  123·郑氏祠堂记
  屋三间,为龛五
  正德
  郑继之
  始祖以下
  祀田十五亩以上建祠费三百金
  131·永思堂记
  治居室先建祠
  嘉靖初
  李廷安
  曾祖以下
  白塘李氏之家祠
  132·蒲坂郑祠增建记
  旧居改造
  嘉靖五年
  郑岳
  蒲坂始迁祖冲远
  南湖郑氏露公支
  136·小宗祠碑记
  故居之南,为龛五,后设总牌
  嘉靖六年
  方良永
  高祖以下
  祭田四亩五分,相对后埭大宗祠
  138·南湖郑氏祠堂记
  设于广化寺,中龛三,左龛二,右龛一
  嘉靖十年
  郑岳
  始祖以下
  寺故有祠
  143·李氏重修东墩祠记
  建于始祖故居
  弘治十八年
  李古愚等倡族人
  始迁祖江王以下
  155·衍德祠妥主祝文
  万寿宫东
  万历五年
  林炳章
  祖、父
  林氏新创
  156·重建梅峰徐氏祠堂记
  梅峰之麓
  万历六年
  徐琦等
  初祖以下
  祭田三十亩,故有祠,重建
  367·永思堂记
  构祠于罗峰之阳
  明初
  傅元素
  祖父
  创建
  369·重修祠堂记
  旧址
  景泰四年
  傅文徵
  傅氏祠堂创于宋,景泰重修
  373·仙邑陈氏祠堂记
  三堂十二龛
  弘治二年
  陈俨
  始祖、两房近祖
  宋有祠堂
  376·屏山家庙记
  义聚堂之东,堂五间
  成化十五年
  郑纪
  曾、祖、父
  割田五百亩,另有祠堂祭祀始祖
  397·郑氏祠堂记
  创祠三间于蜚山之阳,中列四龛
  弘治(?)
  郑仪祥
  先世神主
  乐山郑氏
  386·罗峰傅氏重建祠堂记
  荐井之东
  嘉靖三八年
  傅日  、傅可九
  宋祠重建,傅氏在宋有进士26人
  408·重修宗祠记
  钱江朱寨
  万历
  朱彦卿
  元祠重整,系大宗祠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