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13978|回复: 0

[本地杂谈] “九头十八巷”谓莆田独有?不懂的可以算不是正宗本地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18 22:45: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烟花易冷 于 2013-3-18 22:56 编辑

 

     莆田那个时代,古城内,街衢纵横,里巷交错,自宋代至民国,“九头十八巷”虽时有变更,但其奇特地名却一直为百姓所津津乐道,在民间流传不衰。
  所谓“九头”,指的是:观桥头、井头、水淈头、鳌石头、社衙头、河头、洞桥头、水关头、市头;“十八巷”是:县巷、务巷、城墙巷、、书仓巷、仓边巷、仓后巷、坊巷、梅峰巷、雷山巷、马巷、府前巷、后塘巷、东山巷、御史巷、东黄巷、湖岸巷、坑边巷。此外,还有府后巷、桃巷、花园巷、县后巷、亚尾巷(霞美巷)、居仁巷、岐山巷、高吕巷、英惠巷、赤柱巷、仓林巷等。兹分述如下:
  1.“九头”:
  (1)观桥头:在今长寿社区东北部之“御景花园”正前方,地处北大中街,为宋建古城东北“宁真门”之所在地,西接后街,南邻“井头”;原护城河——“兼济河”今已隐入梅园路地下。因河上古有“兼济桥”连通城内外,其桥址位于唐建之元妙观“三清殿”(即“天庆观”)之南侧,故名“观桥”;桥两端及周边地带自古就是繁华市场,店铺密集,生意兴隆,人流往来不绝,街道拥挤不堪,是明代以前城北商业之头站,俗称“观桥头”。明初兴化府扩城,废“宁真门”,新建北城门名曰“拱辰门”,新旧城门之间以石板铺成“北大路”,出辰门兜上城涵驿道往涵江;而“观桥头”风光依旧,商贸集市更加兴旺。上世纪80年代间曾建有“观桥市场”、“观桥影剧院”,改革开放以后已拆迁;古护城河至雷山建成“梅园路”,东达水关头;北大路从观桥上通过,两旁高楼林立,车辆来往如梭,成了荔城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冲,面貌焕然一新。
  (2)“井头”:观桥头至坊巷头之间的街巷,古称“井头”,以其北端之方氏民居大厝门口与南端之刘家古厝埕外,各有一口“三门井”,为周边人家及市集商客提供饮用水而得名。道路不宽,却甚热闹,店铺多经营文化用品、冥银祭具、戏妆道具和家用小商品等等。解放后,井头曾改名“文化巷”,今已扩宽,属北大中街凤山社区。左右侧旧有湖岸巷、岐山巷、仓后巷、坊巷等街巷,民居密集;坊巷口对面原哲理中学钟楼曾是中共莆田地下党的发祥地。上世纪20~30年代,革命先驱陈国柱、陈天章等人在此建立中共支部,培养出众多的革命志士,浴血奋战,燃起了燎原的斗争烈火,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今已开辟为莆田市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中心。
  (3)水淈头:今之鼓楼前顶务巷口到十字街口地段,古有一处不小的水洼地,俗称“水淈头”。因其地质滩软,屡填屡陷,竟使文峰宫至鼓楼前的商业精华文献大街之南边店面无法连接起来。据说,1946年发生火灾时,熊熊烈火从“文献名邦”牌楼附近往西一直燃到顶务巷口,就被“水淈头”隔断,不再延续过去,也避免了祸及街对面的“古谯门”。灾后重建时,有人认定水淈头是个“蛇穴”,以致积水不干,于是在其两侧的十字街头建起一座朝西的观音殿以镇之,然后把文献街的南边连贯建成三层砖砌楼群,底层排列为整齐的店铺,甚为美观;水淈头的地块果然不再受到水浸,现在鼓楼前旧街改造中也不曾发生过地陷坍塌的事故,而“水淈头”的地名,在民众印象中便渐渐淡忘了。
  (4)鳌石头:亦叫“鳌桥头”、“衙桥头”,疑似方言同音代用;1958年此地建成五层百货商店后,因地势较高,百姓曾经俗称其为“高楼”。相传古时这里邻近梅峰寺,是块高地,矗立着好多形似鳌鱼的巨石,人称“鳌石”;后来,新开公路经过此处,地名也就叫做“鳌石头”。又因位于莆田旧县署衙门的后面,所以一般人便称这里为“衙后”或“衙后头”。现在,梅园路从此地北侧经过,与胜利路交叉,成为城中的一条东、西主干道,连接福厦路与荔城路。交通的发达,更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拉动了文化的发展。这里周边集聚了荔城区政府和银行、邮局、电信、超市、证券、书店、学校、医院、寺庙等,成为人们日常光顾的购物中心,游览圣地和休憩健身场所。习惯上仍旧称为“鳌石头”。
  各路口交会处,有一名为长寿社的宫庙,且此地又位于古时县衙附近,社衙头因此得名。如今,长寿社依然站立在老街中,向莆田市民展现岁月的流逝
  三清殿内还保存着兼济桥的四根石柱
  观桥头旁的元妙观建筑群,如今只剩下三清殿和两旁的附属建筑
  要说莆田地名的地方特色,用一句“头尾兼顾,点线俱全”形容最恰当不过,“九头十八巷”撑开莆田古城区地图,多“头”多“尾”形成仙游地区地名奇观。
  莆田的“九头十八巷”
  九头十八巷是民国时期莆田城区主要的街道和路巷。“九头”是指“社衙头”、“水关头”、“洞桥头”、“水淈头”、“观桥头”、“衙桥头”、“桥头”、“市头”、“河头”,“十八巷”是县巷、马巷、花园巷、书仓巷、金桥巷、仓边巷、岐山巷、御使巷、高吕巷、后塘巷、府前巷、东思巷、梅峰巷、坊巷、城墙巷、湖岸巷、东岩巷、桃巷。
  莆田市民政局区域地名办工作人员陈一晖说,“头”是一些路、河的交叉点,“巷”则是一条线,这些点和线结合,形成了老莆田人的城区地理意识。
  社衙头
  文献路步行街两边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这里现在是莆田最热闹的商业街之一,但是从文峰宫边的大路街往里走,就能看到莆田旧时的模样。大路街、衙后路、坊巷和县巷四条老街巷在这里汇集,这里有一座长寿社。因为现在金鼎广场所在的位置在古代是莆田县衙,四条街巷的交叉口就叫社衙头。
  现年81岁的林奶奶从小住在大路街上。她说,社衙头周边以前有“福”、“禄”、“寿”三口水井。巷子里人们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井边排队打水,供一家洗漱做饭用。莆田小鱼网多方寻找,在衙后街336号弹棉花店隔壁找到了一间叫“福泉阁”的小观音阁,里面供奉着观音菩萨,菩萨像下面就是一口水井,井盖上刻着“福泉”两字。
  “二十多年前这里通了自来水,大家都不喝井水了。”在大路街开毛线铺的陈先生说,现在社衙头成了有名的服装一条街,店租比邻近的文献路步行街便宜,服装的价格也低廉,顾客络绎不绝。
  观桥头
  观桥头,古称“兼济桥”,因为旁边是“元妙观”,所以大家通称为观桥。
  70多岁的老人吴先生说,观桥两边以前叫北河边和南河边,北河边要比南河边热闹得多,路也更宽。解放前,在观桥两边有卖柴草和米的市场,山里人从西门进城后途经洞桥头来到这里卖柴火,米的店铺则在观桥东侧北河边。
  如果运来的是稻谷,也可以直接在水关边一座叫“瑞源”的碾米厂碾米。另外,这里还是城中的垃圾转运站,每天清晨和傍晚,城内居民的生活垃圾、草木灰和粪便都会运到观桥边的专设码头,装船运走。
  现在观桥头的位置在北大北街和梅园东路交叉口,透过公路上的窨井洞还能看到水流。而元妙观三清殿前,还摆放着四个半人高的花岗岩石柱,这是当年分别立在桥两头的石栏杆,上面“兼济桥”三个石刻字还清晰可见。
  府前巷
  现在的府前路,以前称府前巷。74岁的郑文韩先生说,很早以前兴化府在巷子北面,所以叫府前巷。“听我父亲说,民国建立后,封建官府被拆掉,改成体育场。”
  当时莆田还有不少外国人当医生或者牧师,平时常到这里打篮球、棒球。韩先生说,上世纪40年代末,莆田人都觉得很新鲜,很多小孩也学外国人“砍条木棍做球棒,在院子里玩”。
  解放后,体育场也是人们打球和谈恋爱的地方,“青年男女在体育场草地上一聊就是一个下午”。那时他们去府前巷体育场,都说去“府里”。府前巷东面是市头,这里也是闹市区,供买卖各种生活用品。据传最早这边是18家店铺,因此到上世纪80年代,市头东面还叫“十八张厝”。现在这里已成十字街口和古城路,成了摆地摊卖古玩的地方。
  仙游有“头”更有“尾”
  莆田城内有“九头十八巷”,仙游地区更是有“头”又有“尾”。莆田小鱼网统计莆田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出版的《莆田市地名志》发现,在仙游县1个街道12个镇5个乡中,带“头”的镇有1个,带“头”的自然村有5个,带“尾”的地名就更多了,仅乡镇就有3个,自然村也有5个。
  这些“头尾”地名是巧合还是有必然的联系?
  莆田市民政局区域地名办主任朱志明说,仙游“头”和“尾”地名之间并没有关联,出现多“头”、“尾”是一道地名奇观,但只是巧合。像榜头,是因唐代的陈峤入京应试荣登一甲进士第二名,名列皇榜前头,荣耀一时,时里人称榜头,也称坂头。郊尾在唐代称香田里,史籍记载原称为沟尾,因地处源于顶山而流入苍溪的溪沟尾段而得名。
  “每个地名都有自身的来历,他们并不相干。”朱志明说,事实上,仙游原本还有一个带“头”的镇,那便是现在的“园庄镇”。园庄原名“园头庄”,因古时慈孝里署务办公的村庄建在大埔古园头而得名。1940年6月,仙游县撤慈孝里,设置第二区,辖枫亭镇、朱斗、沙沟、慈岳和顶境5乡,当时取名叫园头庄,因为名字叫起来不顺口,后来去掉“头”,显得优雅点。
  莆田的“九头十八巷”
  “九头”与“十八巷”都是古城区内的街巷名,现在要比较准确地指出其所在位置,得先简介一下兴化府古城的兴建史。兴化府古城,始建于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当年兴化军移治於莆田县,建军城、古谯楼等。宋宣和三年(1121年)整座城池设有五个城门:即东望海,西肃清,南望仙,北望京,东北宁真。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兴化路,为兴化府。洪武十二年(1379年)指挥程升,以增驻军士,城隘难容为由,奏请扩城,乃越东北宁真门旧濠(即观桥头之南)圈入东厢的前、後埭、霞霄跨乌石山(东岩山)与旧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长二千八百三十丈。城门四:东望海改为镇海,西原名肃清,後更名永清。南改望仙曰迎仙,後又改迎和,北改望京为拱辰,废东北宁真。明成化三年(1467年)岳正任兴化知府,因城中乌石山、雷山,西岩之水滥流缺道,遂氵睿河取土,填雷坛之堑。并自永清门外引流入城,在城内开凿一条自西北向东南横贯於城区的河道,把城区划分为南河与北河两个片区(简称:南河、北河)。
  “问河那得清如许,唯有兴安活水来”。流入城区河道上游的源头在永清门外(俗称旧西门)的两股小河沟;西向的源头位於雷山后,城墙边“瑞龙庵”佛寺前大片农田间。东向的源头在“太平山”南麓“惠林庵”山坡地边沿。这两股小河沟交会於“四角亭”旁,形成一条灌排两用的河沟,再流经小石桥转弯後迳自流向梅峰寺北侧城墙外(今长寿院旁)穿过在原城墙根预先设置的“跌水涵闸”流入城内(该涵闸过水断面为栅栏形,二阶跌水,只能通过水流)。涵闸出口上方,嵌砌青石匾一方,阴刻篆体“西泉”二字。平时自涵闸淌出涓涓细流,水质清澈见底,源源不断地注入“兴安书院”前的“泮池”中。每逢雨天,随着上游来水量增多,“泮池”水大量外泄,形成滚滚急流,冲向“洞桥头”。 1、“洞桥头”:洞桥头原是一座条石砌筑的方形涵洞,上盖长石板,故名“洞桥头”。1927年修建福厦公路时,把洞桥头的石板桥改建为与当时福厦公路荷载相适应的桥涵,用以通行汽车,今扩宽铺筑胜利路已改为暗涵洞。
  “河头”:“洞桥头”的来水经“上跌水堰”注入小西湖。上跌水堰的堰顶也有一座小石板桥,北桥联通南、北西湖路(但居民习惯称呼小西湖南、北两岸为“南河涔”与“北河涔”,因为暴雨时湖水会溢上两岸约15厘米高,故称“河涔”),“上跌水堰”为条石丁砌的台阶形跌水,落差约5米、宽约8米,平时过水量很小,逢雨天过水量相应也增大,若遇暴雨,因上游来水剧增就似飞瀑般倾泻入小西湖。小西湖流向“中跌水堰”处,建有一座双孔简支石板桥,桥孔宽各3米,但净高却只有1米多点。并在桥孔下面用青石板立砌一道石槛(槛厚约15厘米),此石槛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当湖水通过桥孔时起消力作用,以保护下游石砌护坦不被冲毁,近代水利工程称它为“消力槛”。其二是保持小西湖的水平面与“消力槛”顶面平,多余的湖水就自石槛顶漫流过去。这座桥梁是“庙前路”通向“下井”的交通纽带,俗称“河头”。“河头”“中跌水堰”的上游护坦旁,尚存一座小庙,名“青莲阁”,内供奉瘟神,因小庙平面呈梯形,状似“青蛙”,头向小西湖,据传说是“镇湖之神”,姑妄听之。“中跌水堰”的落差,约8米,宽约12米,也是用条石丁彻的台阶形跌水堰。其奇特之处是离跌水堰下阶约10米处的河底,有古代人工挖砌的一口水井,名“四角井”,水井的方形井壁及井台,均用整毛石砌筑,井台高出河里常水位约0.8米。井水清澈,供附近居民食用、淘洗,河水涨高时淹没。
  “观桥头”:小西湖“中跌水堰”的下游河道,古称“兼济河”,直通“水关头”。因为自中堰下方至水关头的河底纵坡高差较大(高差约2米),故在“元妙观”前设“下跌水堰”,这样观桥至水关头的河水常年保持在1.5米深左右。
  “观桥”古名“兼济桥”,因邻近“元妙观”,统称“观桥”。观桥两岸为北河边及南河边。但北河边比南河边路面宽,且热闹得多。原因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在观桥两侧设有柴草墟及米墟及ZF所设的“公沽局”。过去山里人肩挑柴草自西门(“来凤门”)进城後经“真武坛”、“洞桥头”(或“後塘”)来到观桥柴草墟出售给城区居民及平原农户作燃料。同时米墟也设在观桥东侧北河边,因为乡下农民用“沟船仔”装载余粮循河网撑划自丰美河转弯穿过“水关”进入城区到观桥米墟论质待售。如果是稻谷也可以顺道运至离“水关”不远处的“瑞源”碾米厂加工後来米墟出售或运回去自家食用。另每日早晚时分,城内居民的生活垃圾、草木灰及粪便,亦在观桥附近专设的码头装船外运。而今整座观桥以桥堍两旁的石台阶、码头均被填埋在梅园路东段下面,甚感惋惜!
  “水关头”:水关头位於兼济河东端城墙下,是通向城外护城河(丰美河)的设卡水关。水关内为方形,用整毛石砌筑墙体及护底,其上部用厚约40厘米的石板满盖。整座水关全长约50米。涵孔净宽3.5米(沟船仔可以对开),自护底面至盖板底高约4米。外设铁栅闸门一道,内设木闸板门两道,由城防军事部门派专人负责管理,平日是淩晨启关,夜晚闭关,特殊情况例外。1938年抗战初期城墙被拆除後,已经不存在城内与城外的阻隔,水关也只用为排水用场了。现在整条兼济河及水关,全线改为地下排水涵洞,其上部即梅园路东段。
  市头”:顾名思义市头应该是闹市街道的开端,而依据历史传说及路名考证,“市头”的确是当年城区较繁华的商业街“十八店”的开头。所谓“十八店”就是十八坎规模及营业额较大的商店,那时北河片区要比南河片区热闹得多。莆田原先的九大姓,居多聚族居住在北河片区,其中如赤柱林姓,东里黄姓,双池宋姓,前埭郑姓,後塘方姓,濠浦陈姓,後刘姓等。北河片区在明嘉靖四十一年十一月(1562年)倭寇犯境,自城西北隅强攻入城。城池失守後北河片区遭受倭寇的烧、杀、抢、掠比南河片区惨重得多,自兹北河片区就日渐式微了。 6、“社衙头”:社衙头是“衙後路”、“後街路”、“大度路”三条古商业街的交会处。因为“衙後”是取其街道处於莆田县县署衙门的後面。“後街”源於清代绿营驻军——“左所营”的後厢,故名“後街”。“大度”南起“文峰宫”,北至“长寿社”(供奉铺境社公的庙宇,曾被改建为城厢第一粮店)。故取“长寿社”的“社”字,加上“衙後路”的“衙”字合拼称为“社衙头”。因莆语“衙”与“桥”谐音相近似,今被误称为“社桥头”(实际此地自古至今不但无河,更无桥)。值得一提的是,在长寿社两旁街道地段内,原来有古水井三口:曰“福”、“禄”、“寿”三泉;“福泉”井在“後街路”中段,至今保存得很完整。“禄泉”井位於“社衙头”与“庙前路”对冲相交处,民国初扩宽岔路口时被填埋为平地。“寿泉”井位於顶大度,水井尚存在,但井口被覆盖为商店供营业用。
  “井头”:井头是北起“後街”下,南接“仓後路”,直对“仓边巷”的一条古街巷。因为“井头”南段与“坊巷”交接处的西北隅,有一口古水井,井旁有一座石坊;石坊名“朱紫坊”,为唐长官方廷范六子立。井头古水井水质清澈,遭旱不乾涸,是周围居民生活用水的泉源,故称“井头”。
  “鳌石头”:雷山巷在明代中期是“永清门”(旧西门)通向城内的通道,至今雷山顶仍有一条“旧西门巷”。雷山与梅峰均傍旧西门,罔峦俊秀与东岩山相望,风光灵毓,地气爽垲,树木蓊蔚,隐然城市山林。花岗岩山脊(莆方言俗称“龙脉”),似断又续,直至雷山巷与梅峰巷之间,并有一巨石状似鳌鱼(即故事刘海戏金蟾的“三脚金蟾”)昂首屹立在“半门街”路旁,人称此石为“鳌石头”(因莆田方言谐音关系误为“鳌桥头”)。但此石在1928年修建福厦路时被炸毁。然雷山半山腰原“仙师洞”院内的“石上仙脚印”系在整块花岗石平面上天然形成一只约一米长、似人脚掌的印痕。每逢春节,游人甚多前往雷山看“仙脚”,祈求出行平安。
  “桥仔头”:桥仔头位於“霞霄”(“霞霄”街巷的西南端,自後塘“兴泰社”旁的“经魁坊”进巷。东北端至“校场坡”南沿“显应社”前,全长约300余米)与“忠巷里”接“乌石尾”十字交岔处。因为“校场坡”在东岩山南麓,且地势低洼,一遇雨天排水较慢,就会积水成沼泽地。另霞霄片区的降水也是依靠路旁一条约2米宽的排水沟与“校场坡”流向“显应社”前的排水沟对接後向东经“後村”路侧的暗涵排入“兼济河”由水关头流向城外的丰美河(即旧时的护城豪),同时“忠巷里”接“乌石尾”路旁也是一条较窄的排水沟,这样就形成了道路与排水沟都是十字交岔。为了行路人的方便起见,在此处建了一座T形石桥,名“桥仔头”。桥下水深经常约1米多,“後塘”的居民常来“桥仔头”洗衣物等。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前“东山职业学校”就读的城南学生,也是途经“霞霄”的“桥仔头”“大哥庙”转“後塘”再由“下井”或“市头”过“观桥”进南河片区(今九五医院的院区系“校场坡”全部原辖区。惟其西侧原有古建筑为兴化旧都司署所在。1929年在此设立莆田第一所职业学校,设有土木工程、美术、陶瓷三科。1933年改为“私立东山土木工程职业学校”,1957年迁往永安。当年“东职”师生凡家居城南者,“桥仔头”为日常必经之石板桥)。
  “十八巷”:所谓“十八巷”,实际城区内的街巷名称不止此数,约计有三十余巷。今择录近代为公众所熟悉、认同的街巷於下,供怀古者探讨之。
     (1)“居仁巷”、“霞美巷”、“仓边巷”:系平行的三条古巷,南至“东大路”,北接“仓後路”。其中“居仁”与“霞美”两条巷,为城区最完整且古民居较多的古巷,巷里的“大门坦”、“照墙”、门外石埕及四周聚水沟保留得很完整。近年因打通文献路,惜被拦腰截断,面目全非矣!
  (2)“金桥巷”:为L形古巷,原西端通“大度”,南起“东大路”(塔寺前),也是一条设有三座闾门的古巷,俗称“刘桥”。巷名取自“火树银花合,金桥铁锁开。”上元联中的“金桥”两字为巷名。巷内有莆田市仅存的一座木坊——“光裕坊”及柯氏古民居。
  (3)“城墙巷”(古称西墙巷):系“凤山寺”西侧的一条小巷。“务巷”:北段自文献路至大路称“顶务巷”,南段自东大路接“会仙巷”名“下务巷”。
  “会仙巷”:该巷道东接“府学前街”(府学即兴化府文庙,曾作为莆田师范校址,1939年後为莆一中校址),西通下“十字街”。“书仓巷”:“书仓巷”状似曲尺形的一条古巷,清嘉庆大理寺卿郭尚先宅第在此巷内。此巷北通东大路,经“函三堂”後面转弯至“府学前街”。“府前巷”:原兴化府府署在旧体育场内,明代嘉靖年间被倭寇烧毁後没有重建(仅剩少数几幢署舍),因此旧体育场南沿的一条巷称“府前巷”。
  (4)“花园巷”“马巷”:“花园巷”东通“胜利路”,西接“马巷”。据传说:“花园巷”东通原“驿前”(古代管理传递资讯,接待过境官员,派遣失役的衙门称为“择站”),设有招待所,故名“花园”。建马厩养马供役用的地方称“马巷”。“雷山巷”,“旧西门巷”,“梅峰巷”:这三条巷是互相连接的巷道。“雷山巷”北通“旧西门”(永清门)南通驿前“鳌石头”。“旧西门巷”为雷山巅的一条小巷。“梅峰巷”在梅峰寺扩建前山门外的东北向小巷,西南接“雷山巷”。
  “桃巷”:北通“胜利路”的一段称“顶桥巷”,南通“衙後路”的一段名“下桃巷”。
  (5)“西门巷”,“画屏巷”:“西门巷”实际是胜利路,原“乌石尾”通向“来凤门”(即西门)的主通道(包括“下城墙边巷”)。旧时青莱及水果墟设在西门外口,早市时节客商云集,颇热闹。“画屏巷”又名“瓦牌巷”,起点自胜利路(“真武坛”路段)入口,终点在“後塘”“兴泰社”左侧。其巷道头至尾高程差约10米多,因此巷内石台阶共有百余级。巷中段有一座“画屏小隐”为清代别墅式园林古建筑。
  (6)“高里巷”,“东里巷”,“忠巷”:“高里巷”是“塔兜”通“後塘”头的一条小巷,俗称“旧观里”。转弯岔路可以通至“忠烈祠”及“元妙观”後门。“高里巷”又名“高吕巷”,相传明代修建兴化府石头城时,有两位监工的高姓及吕姓宦官曾经居住在此巷内,故名“高吕巷”。“东里巷”内有“冬卿旧第”,系明代官居太子洗马、工部侍郎黄廷用的府第,俗称“洗马埕”。
  “忠巷”又名“忠巷里”,该巷自“十八店”进巷,可以通至“霞霄”“桥仔头”,对接“乌石尾”。
  (7)“县巷”,“坊巷”:“县巷”即县署前面的道路,北接“衙後”,南通“文献路”。县巷北口有一座“壶兰雄邑”木坊,南口有一座“文献名邦”木坊。“坊巷”古名“刺桐巷”,东口原有古井一口,石坊一座。
  岐山巷“”坑边巷“:”岐山巷“又名”葵山巷“,西口通”井头“,北口通”湖岸“。”坑边巷“,巷内有”翁氏参戎第“古民居。(9)”田尾巷“:由”马巷“向西可通”田尾巷“,此巷不长,其西北面的田园均为城区内大片菜地,仅在陈氏旧宅周边种植一些龙眼树。实际”田尾“在城区内不在城外,而今城外的筱塘山坡地及田地也新开辟为市区。所谓”田尾圆圈“(文献路与学园路交叉处)与真正的”田尾“相距远矣!名不符实。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