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1889|回复: 0

[本地杂谈] 莆田教育历来发展再进入高层次壮大时代分析年代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0 13:3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于莆田教育与中原地区相比,虽然起步较晚,但自隋唐以后在中原文化影响下,迅速萌芽、发展、壮大,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据方志载,从唐至清,不仅有官办的府学、县学和卫学,而且民间书院生机勃勃,各式各样的社学、义学、家塾遍布城乡,构成了官学、书院、家塾“三位一体”相当完备的教育体系。
  春秋战国以后,中国教育就分为官学和私学两大方面。官学为官办学校,是地方行政教育机构。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从中央到地方都推行官学教育。莆田官办学校始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在县治所在地设立的夫子庙学,唐玄宗名臣张九龄为之题写门额。官学具有较完整的教学设施和正规的教学秩序,集教学、督学、举试、藏书、教化于一身,成为古代教育的中心。
  宋代,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莆田教育进入一个重要的发展昌盛时期。当时的兴化军有军学和县学两级官学,封建教育网络基本形成。官办学校规模“雄冠一时”,出现了“学宫壮伟,甲于闽郡”的动人局面。办学高峰时期,学舍 480余间,参加兴化军贡试的学子多达6 000余名。宋代莆田官学兴盛,对地方文化教育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十六年(1279)攻灭南宋。在抵抗元军的过程中,宋咸淳四年(1277)状元邑人陈文龙和从叔陈瓒坚守兴化城。破城之日,元军对莆田人民血腥杀戮,屠城持续三个时辰,文化精英和普通民众被杀3万多人,教育设施和文化典籍也惨遭洗劫和破坏。然而,薪火相传的火种并未熄灭。莆田的文教事业在艰难曲折中仍顽强地生存着。一些坚不出仕元廷、竭力保持气节的知识分子(如洪希文、郭完等)就以教书为生,传承文明。  明代的莆田官学得到很大恢复和发展。按明代的法令规定,非经科举考试不能入仕,而只有学校才能推选科举生员参加乡试。因此,各地府州县必定要设立学校。明代的莆田教育,仍然保持在福建的领先地位,共有府学1所、县学3所、卫学1所、书院10多所、学馆20多所。明朝后期,由于封建统治日益腐朽没落,莆田重学之举严重滑坡,读书求官逐渐失去往日诱人的魅力。莆田人开始厌倦宦海浮沉的生活,转而追求兴办实业或经商致富。
  明末清初,长达半个世纪的战争蹂躏和截界迁民,使得莆田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遭到严重摧残。清末,一些具有远见卓识的开明人士 (如江春霖、张琴),他们得风气之先,使莆田成为新式学堂的主要发祥地和华侨办学的典型区域之一。莆田众多的留学生,成为这个时期的一个重要亮点。光绪三十年(1904),清廷实施新学制,旧式教育最终为近代教育所取代。 ’
  莆田教育在官学系统之外,私人办学也培养了大量各种各样的人才,而且,创办更走在官学之前。早在南朝梁、陈间,儒生郑露及其弟庄、淑在南湖创办了“湖山书堂”。这是已知的福建第一所民间学校。当时,甚至尚未有莆田的行政建制。郑氏三兄弟在莆田首建学堂,改变了“莆人不知学”的落后面貌,开创了莆田办学之先河。唐开元二十一年 (733)诏许百姓设立私学,境内涌现出了一批私人兴办的精舍、书堂、书室。  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黄金时代。当时的书院讲求学术氛围,与官学只讲课艺不同。书院注重自主学习和研究精神,师生关系也较为密切融洽,书院的教学方式较为灵活多样,盛行“讲会”的学术交流制度,成为真正进行学术研究的场所。大学者林迪、茅知至、郑樵、林光朝、朱熹等都曾在莆田的书院讲学,境内一些名流也是从这些书院走上仕途的。书院的性质一般多为民办,也有少量公立、私立公助、公立私助的。南宋后期,一些规模较大的书院逐渐走向官学化。元代书院进一步走向官学化,悉由官府办理,生员由官吏选荐入学。明代莆田建书院10多所,并置学田,以资教学、科举费用。清代,书院、私塾更盛,并且布点逐步向偏僻的农村扩展。正如清代诗人林津在《吉江书院》诗中所赞:“文献邦称古有名,参差红蓼映江城。海滨邹鲁遗风在,何处不闻弦诵声?”但是,清代书院已经官学化,成为科举的附庸,失去了原先的学术研讨活力。清代后期,书院多改为官府办理。废止科举后,书院或转办为学堂,或废为祠堂。
  私立学校除了书院以外,还有乡学、义斋、家塾等多种形式。明代,除府学和县学外,各里大都设立社学。社学的程度一般为小学阶段,教学内容主要为识字启蒙。学塾就是民间私学。明正德年间(1506~1521),郡人御史姚鸣凤、进士冯文涛在家设塾,以经术教里中子弟。其后,官绅商贾多延师于家设学塾,境内私塾始兴。清代,塾师多于固定场所设学,借以谋生,私塾日多。家塾之风的兴盛和众多的文化典籍,造就了莆田大批古代才女——仅明代就有黄幼藻、徐淑英等40多人。她们创作了许多优秀的“闺秀诗歌”,成为莆田文坛独特的艺术奇葩。清末,各种私学逐步被新式学堂所替代,完成了其历史使命。总之,历经1 000多年的发展,莆田的教育事业已初具规模。
  科甲鼎盛是莆田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自从隋炀帝大业元年(605)设立进士科举以后,科举日益成为进入仕途的首要途径。无论是平民寒儒还是世家子弟,莫不企望通过科举求得功名富贵。科举既是我国古代一种文官考试制度,又成为封建时代教育的主体和重心。中唐以后,莆田科举逐步走向兴旺。据《福建教育史》统计,唐、五代福建64位可考的进士中,莆仙籍的就有14人,约占22%,而按《新唐书》载,当时莆仙两地的人口数仅占全省的11%。
  宋代重文抑武,实行文官治国策略,这就进一步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发展。两宋共开科118科进士。兴化军每科都有
  贡生参加,且均有大批进士及第。“家贫子读书”的刻苦求学精神,造就了莆田教育的兴盛局面,赢得名扬全国的“科第蝉联,簪缨鼎盛”的科举奇观,留下了诸如“一科两状元”、“六桂联芳”、“一榜四异”等科甲风流佳话。
  元代莆田的科举式微,想读书为官者寥寥无几。而明代随着兴化经济的日益繁荣,在传统的重教兴学的社会氛围熏陶下,莆田又重现了科举强区、人才辈出的盛况,进入再一个昌盛时期。据《兴泉科甲之盛》等载:明代兴化府的举人、解元(即举人中的第一名)、进士、状元、探花分别占全省总数的20%、33%、22%、18%和40%,蔚为科举奇观;并且,从政者重臣高官迭出,出现“六部尚书占五部”等奇特现象。莆仙人列入《明史》人物传的有43人,四品 (知府)以上官员多达300余人。对此盛事,清乾隆《人物志》序言中写道:“莆僻处海滨,名邹鲁,非人物彬彬故欤?盖肇于唐,盛于宋,尤盛于明。”
  清朝的科举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成为朝廷加强思想控制和笼络知识阶层的一种重要手段。 《四书》、 《五经》照样是科举取士的准则和学校教学的依据。人们的思想被死死地控制在理学的囹圄之中,应试文章只能用僵死的八股文“代圣贤立言”,不允许有自己的见解。梁启超痛斥说,“民之愚,国之弱”,皆由八股取土造成。莆田的清代科举已是“强弩之末”。由于经济衰落、文化背景等一系列原因,莆田士人热衷科举、想进满清朝廷为官者不多。据《福建教育史》统计,清代福建共有进士1421名,而兴化府仅有61人,只占4%而已。
  纵观各个时期莆田教育的兴盛和人才的辈出,有两个十分重要的原因。一是办学渠道多样化,官府与民间并举。书 堂、书院遍布是兴化教育兴盛的重要表现和基础因素之一;二是师资力量雄厚,“名师出高徒”效应明显:众多的才子学士一边攻读著述,一边收徒教授,做到“教学相长”。他们既是热心的办学人,又是教育的受益者;再则,大批官吏致仕后热心办学提携后学,并以束惰所得维持生活。名师办学、教化有方,造成了莆田教育与人才的良性互动循环。其中典型者如唐朝刺史林披辞官归里40年,在“兴教里”创办了福建最早的书堂之一“澄渚书堂”,并亲自执教。南宋进士郑耕老,官至国子监主簿;退休后在木兰书堂著书授徒。历任河北武邑等州县长官的陈池养(1788~1859),他居家莆田近40年间,潜心教育等事业,先后在兴安书院、金石书院任山长。清代莆田进士中,官阶最高的要数咸丰朝的林扬祖(1799~1883)。他以陕甘总督、二品大员的身份致仕后家居22年,受聘为莆田擢英书院、兴安书院和仙游、永春、厦门等书院山长。正如蔡襄所言:“州郡之有学,所以励贤才而进德业,必有师友专训导之方,为之治经术,习文章,讲道义,以称厥职。”同时,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也吸引了一批饱学之士和大教育家到莆田从教。理学大师朱熹曾多次在会元书院、东山书院“招诸生讲学”,晚年还曾应聘为陈俊卿的私塾教师。丰城大儒李材,在梅峰书堂和明宗书院讲学多年。
  相对宽松的学术环境,使得境内教育学派百花齐放、标新立异,相继出现了一批名闻遐迩、影响较大的学术流派,从而进一步促进了莆田教育的发展与繁荣。主要的教育学派就多达6个,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如宋代的红泉学派创立人林光朝、方翥力倡“有教无类”说,先后设立讲堂5处,聚徒数百。郑樵主张学者应会通、博雅、核实,反对义理之学和辞章之学,遂成夹漈学派。陈宓传朱熹之学,黄绩、黄仲元继之,此为紫阳学派。又如明代的陈茂烈传献章之学,遂成白沙学派。林富、马思聪倡王守仁阳明之学。林兆恩针对儒学时弊,提出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教育主张,开创了龙江之学。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的侵略,国内洋务运动兴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呼声日益高涨。据《福建教育史》载,福建最早的教会学校是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在厦门开设的男、女学塾;而莆田则是同治六年(1867)美国传教士创办的“草湖义学”,二者仅相隔23年。随着西方文化的传人,教会在莆仙各地创办了10余所传道学校,使中西文化开始碰撞、融合。洋学堂的兴办是对封建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冲击,它客观上为近代新学的全面开花发挥了先驱的作用。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全日制新式学堂培元西学堂成立,开莆田近代普通教育之先河。光绪二十六年(1900),莆田知县吕兆璜创建官立小学堂于城厢凤山寺。莆仙两县还积极鼓励私人办学,有志之士创办新式学校风靡一时。私人办学的发展速度超过了教会和官立小学,成为这一时期莆田教育的主力军。同时,改良的乡村私塾也蓬勃发展。
  1905年5月,清朝廷迫于社会舆论压力,也出于改变教育落后的状况,无可奈何发布诏谕,“从丙午年(1906)起,所有宫试、乡试、会试一律停止”,从而使延续1 000多年的中国科举制度彻底废除。在兴化官绅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莆田教育得以迅猛发展,进入具有历史意义的昌盛时期。至辛亥革命前夕,莆田共有各种官立、公立、私立学堂 (包括教会学堂)60多所,初步形成较为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
  民国元年(1912),学堂易称学校。民国14年,开征教育特种税,扩办初级中学,划设小学学区。民国20年,推行国民义务教育,提倡鼓励社会团体办学。教育分为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社会教育及女子教育,实行联合招生考试。这个时期,莆田的教育已经形成一定的办学规模和教育结构,教育教学管理渐趋完善,培育出一批俊秀之才。但是,由于政局不稳,民生凋敝,直至民国38年,莆田仅有学校 472所,在校学生6.4万人,在职教师2 003人,师生比例为1:31。
  在新文化运动和欧风美雨的洗礼下,莆田很早就有不少青年学生官派或自费出国留学,相对而言,其人数处于全国领前地位。他们之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人物,为国家的近代化作出较大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莆田地区经济文化,特别是教育和科学的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政府对公立、私立学校实行“维持原状,逐步改造”的方针,并在农村倡设民办小学、农村夜校,鼓励广大工农大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群众性办学热情十分高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莆田积极实行“两条腿走路”办学,农村文化技术教育发展迅猛。1954年,遵照“整顿巩固、提高质量、重点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学校逐步建立起以教学为中心的正常秩序,注重教育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
  1957年贯彻毛泽东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教育质量显著提高。1965年,莆田共有学校2 062所,在校学生37万人,在职教师14 952人,师生比例为1:24。莆田的莘莘学子勤奋刻苦,高考成绩连年名列福建省前茅,被誉为“高考红旗”。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莆田教育进行一系列调整和改革。1981年后,莆仙两县人民政府颁布《关于维护学校正当权益和正常教学秩序的通告》,实施普及小学五年教育,发展幼儿教育,鼓励社会力量集资办学,改善办学条件。农村出现民间集资兴办初中学校,推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高潮。
  1983年,莆田撤区建市,全市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村小学实现“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的目标。广大侨胞和港澳台胞继续发扬热心家乡办学的优良传统。
  1984至198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三批颁发的侨资建校金奖、银奖中,莆田市一共获得金、银奖59个项目,居全省第三位。随着幼儿教育和普通中小学教育的不断普及和完善,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学历教育、农村文化技术教育也形成一定规模,并各自建立起独立的管理体系。1987年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建立,教师继续教育得到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1988年8月,实施《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莆田市各级政府制定实施初等及初级中等义务教育十年规划,办学条件明显改善。1991年,中共莆田市委、市人民政府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教育工作的决定》,提出优先发展教育、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做出30条具体规定。7月,又发出“下大决心,奋斗三年,打好初中发展翻身仗”的号召,形成政府、社会、个人共同办学的热潮。初中校建设资金的90%来自群众,金额比例在全国名列前茅。当年,全市共有学校2 211所,在校学生55.4万人,在职教师25 787人,师生比例为1:21.4。全日制学校 1625所(含高等学校1所、中等专业学校8所、普通中学 72所、职业中学21所、小学941所、特殊学校2所,幼儿园580所),构成门类齐全、体系基本完整的教育主体。还有成人学校586所,以及一些不以谋取学历为目的的岗位培训教育和家庭教育。1993年,又进行了初中校的设施配套工作。
  1995年2月,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营造跨世纪工程、建设教育强市”总动员,要求各县、区将“两基”(在20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作为建设教育强市的“重中之重”的工程抓好。上下重视,成效明显。1996年与1990年比,每万人口在校小学生从1 132人增加到1 284人,比省均人数高出46人;每万人口在校初中生比省均人数高出21人。青壮年非文盲率从84.1%提高到97.5%。1997年上半年之前,先后通过了省政府“两基”评估验收;实现了幼儿学前一年入学率全省第一、适龄儿童和小学入学率居全省前列、初中校建设翻身仗大见成效等等,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截止到2002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1 959所,在校学生642 664人,在职教师32 031人,师生比例为1:20。
  2002年3月21日,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由原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和福建医大莆田分校等合并,成立莆田学院。莆田人民圆了世代期盼的拥有本科大学之梦。莆田教育进入一个新的、更高层次的发展时期。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