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1682|回复: 0

[本地杂谈] 莆田仙游县风流人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3-20 14:06: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清宣统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功,成立了湖北军政府。在这一胜利的影响下,11月9日福州宣布光复,孙道仁被举为都督,派万国发来兴化。翌年1月1日,中华民国仙游地方政权建立。是年,撤销兴化府,仙游属福建省南路管辖,县级行政机构改称县公署,知县改称县知事。民国3年(1914年) ,废路为道,全闽设闽海、厦门、澄漳、建安等4道, 仙游属厦门道。民国17年,改县公署为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长。民国时期,各派政治势力斗争不己;民军纷起,军阀、土匪为了占踞仙游地盘,战事不断;人民革命斗争风起云涌,遭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仙游人民多灾多难!
  黄濂义军两度攻陷仙游城   黄濂,莆田县三十六乡洋面村人,粗通文墨,为人豪爽。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十六,人称十六叔。清光绪年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捐税繁多,民不聊生;教会横行,武断乡曲。三十六乡一带,地瘠民贫,受祸尤烈。黄濂目击心伤,曾领导三十六乡一带的穷苦农民,进行抗捐斗争,被捕入狱,备受拷刑,后设计脱狱。适逢武昌起义,黄濂拥护革命,经人介绍,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福州光复不久,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之职,袁世凯窃取中华民国总统职位,政治腐败。其时莆田地方不靖,官府认为是三十六乡人在捣乱,因而准备对那里进行清剿。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黄濂于民国元年(1912年)五月端午节,在莆田壶公山凌云殿宣布起义,成立统刀会,以“黑虎忠义堂”的名义发布文告,率众连挫官军,进攻莆田城。但因莆田县城未能攻下,乃决计改变战略,先攻打官军力量薄弱的仙游城。
  民国元年十一月初十日夜,黄濂率义军2000多人,自壶公山出发,取道东沙,突袭仙游县城,仙游驻军唐岱云营仓惶应战。翌日晨城破,义军猛攻县署,牺牲7人。其时,县知事孙时雍已逃跑,守县署的官军以排炮反击,黄濂义军攻不下县署,自行退回莆田。
  民国二年三月,正是枇杷成熟的时候,黄濂决计二度攻仙,乃派其手下若干人,装成卖枇杷的小贩,潜伏在仙游北门内居民家中,作为内应。
  同月二十八日晨,黄濂率义军500多人沿着前次行军路线进攻仙游城,因城内布置有内应,与驻仙军队唐岱云部在北门和东门一带激战一阵后,就攻下仙游城。黄濂攻下仙游城后,便打开监狱,尽释犯人,捣毁圣公会教堂,焚毁县署,贴出安民布告。省都督府得报后,从福州和安溪防军中抽调兵力,由泉州统军使黄培松率领来仙游,进行复城。黄培松所部拥有精枪大炮等新式武器,农民军仅有老式土枪土炮,只好凭城固守。官军架大炮于南门外虎啸山上,对准城垣猛轰,农民军难以支持。而先前退据县城北门外的驻军唐岱云部看到这种情况后,就借用民梯,爬上北门城垣,向列陈在南门外虎啸山的黄培松部摇旗示意,发动猛攻。于是,官军从东、南、北三个城门猛攻,农民军应战困难,于四月二十一日沿着城西南的龙华磨头一带退出仙游城。黄濂占守仙游县城期间,城内商民照常营业,没有发生扰民事件。而黄培松部攻陷南门后,沿城内下街猛攻,沿街被杀害的商民8人,连孕妇也惨遭毒手。
  “五四”运动以后,仙游人民在中国**的领导下,进行翻天覆地的民主革命。在大革命失败后,仙游人民长期坚持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开展党的统一战线工作,最终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五四”运动在仙游   民国8年(1919年)5月,帝国主义操纵下的巴黎和会拒绝中国的合理要求。5月4日,北平青年学生在天安门前举行示威游行,遭到段祺瑞政府的血腥镇压,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瀑发了声势浩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爆发的消息传到仙游后,仙游城区各学校的学生于5月7日举行大规模罢课,上街游行示威,声援北平学生反帝爱国运动。黄震、王于洁、林步云等进步学生,组织“仙游东区学生联合会”,进行反帝爱国宣传。民国9年(1920年) 冬,仙游民军为了争夺地盘,大动干戈,百姓遭殃。仙游东区学区联合200多名学生,在黄震的组织下,发起请愿,号召民众团结起来,开展反对股匪骚扰百姓的斗争。“五四”前后,在北京、上海、南京、厦门、福州等地求学的仙游籍大中专学生,他们身在城市,却始终没有忘却正处在北洋军阀统治的家乡人民。他们以自己所接受的新文化、新思想来影响家乡人民。民国10年秋,仙游籍泉州第四师范学生许子烈、莆田省立第四师范学生陈丙中,在厦门求学的陈侃,以及出洋留学回乡的张兆焕等人,共同创办《新仙游》报。《新仙游》创刊后,以破除旧习俗为主要内容,对封建礼教和陈规陋俗等束缚仙游民众的绳索进行猛烈的抨击。对于封建军阀、民军、劣绅的横征暴敛,贪污腐化等丑恶勾当,《新仙游》更是给予无情的揭露。原民军头目吴威,在仙游巧立名目,每月征收烟草捐3万元作饷银,民众怨声载道,《新仙游》进行公开抨击。在省城福州的仙游籍学生揪出依仗北洋军阀势力、鱼肉民众的仙游劣绅傅瑛游街示众,在他们出版的《仙游特刊》上抨击其罪行。留日和在京的仙游籍学生通电声援、请愿。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省当局核实傅瑛罪行,对其处以极刑,反对劣绅的斗争取得胜利。“五四”运动为中共仙游地方组织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就在这样的时代在莆田仙游县出现过很多风流人物,名人以及伟人。
  一、蔡  襄
  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今福建仙游)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后在宋朝中央政府担任过馆阁校勘、知谏院、直史馆、知制诰、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院直学士、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并出任福建路(今福建福州市)转运使,知泉州、福州、开封(今河南开封市)和杭州府事。卒赠礼部侍郎,谥“忠惠”。蔡襄为人忠厚、正真,讲究信义,学识渊博。
  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素有“苏、黄、米、蔡”四大书家的说法,他们四人被认为是宋代书法风格的典型代表。“宋四家”中,前三家分别指苏轼(东坡)、黄庭坚(涪翁)和米芾(襄阳漫士)。宋四家中,蔡襄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从书法风格上看,苏武丰腴跌宕;黄庭坚纵横拗崛;米芾俊迈豪放,他们书风自成一格,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襄。蔡襄书法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展卷蔡襄书法,顿觉有一缕春风拂面,充满妍丽温雅气息。其书法在其生前就受时人推崇备至,极负盛誉,最推崇他书艺的人首数苏东坡、欧阳修。苏东坡在《东坡题跋》中指出:“独蔡君谟天资既高,积学深至,心手相应,变态无穷,遂为本朝第一。然行书最胜,小楷次之,草书又次之……又尝出意作飞白,自言有翔龙舞凤之势,识者不以为过。””欧阳修对蔡襄书法的评价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欧阳修说:“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漠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欧阳文忠公集》)黄庭坚也说:“苏子美、蔡君漠皆翰墨之豪杰。”(《山谷文集》)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评论蔡襄的 草书曰:“以散笔作草书,谓之散草,或曰飞草,其法皆生于飞白,自成一家。存张旭怀素之古韵,有风云变幻之势,又纵逸而富古意。”《宋 史·蔡襄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尤爱之。”许将《蔡襄传》说:“公于书画颇自惜,不妄为人,其断章残稿人悉珍藏,仁宗尤爱称之。”朱长文《续书断》:蔡襄书颇自惜重,不轻为书,与人尺牍,人皆藏以为宝。仁宗深爱其迹……及学士撰《温成皇后碑》文,敕书之,君谟辞不肯书,曰:'此待诏职也。儒者之工书,所以自游息焉而已,岂若一技夫役役哉?
  蔡襄也是一位著名的茶叶鉴别专家。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任福建转运使,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团茶,闻名于当世。蔡襄著作的《茶录》是《茶经》后又一部重要的茶叶专著,驰名中外。他在知泉州时,曾和清源山赐恩岩的寺院住持义波和尚论及清源山的茶事。
  有一次,蔡襄到此寺院游览时,义波和尚煎茶款待他。蔡襄啜茶后慢慢地说:“我以为大和尚所煎啜之茶,当为常品,乃‘火前’所采者。”义波合十说:“太守真是品茶大家。山僧此茶,虽是‘寒食前’所采,但用清源山的孔泉煎茶,似乎不让‘社前’。”蔡襄见他对清源山茶有自我赞赏之色,就认真地说:“茶的佳品在‘社前’、‘火前’则属其次。凡佳品色白,宜点缀之,若以常品而煎孔泉之水,虽味留舌津,实无清韵。”义波和尚听了,稽首拜服。
  蔡襄曾用武夷岩的“乌龙种”进贡皇帝,得到“最为精好”的评誉。于是,义波和尚召集众茶农,请蔡襄视察清源山僧俗所种的茶丛,并请教焙茗之法。义波和尚当众对蔡襄说:“清源茶为什么没有武夷岩茶出名?蕃帕运来刺桐巷的香料很多,是不是可以调制,作为贡品?”蔡襄含笑地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以助其香。其实,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寺其真。清源山山虽不高,谷虽不深,但长年云蒸霞蔚,厥土滋润,故又称‘齐云山’,是种茶的佳壤。如能采分‘三前’,功在焙制,就可与武夷岩茶并驾齐驱,何必以香料入茶来乱真取味。茶之真香,在于本色纯正,方为大众所共赏。入贡之品,如取媚巧以迎合,并非茶道之正宗。今本官即来守泉郡,于清源山茶的选栽品种与采制之法,愿与本山僧众共致力焉。务在行远则名扬,重在品高则誉起。否则,以入贡为佳,而生民不赏,亦何所取乎?”
  于是,当地茶农们在蔡太守的指点下,从茶丛品种的更新,直到采摘,制造技术的改进,都有很大的成效。后来,其外销的茶叶,已与瓷器等量齐观,有人称之为“茶瓷之路”。
  中国历史上有三座闻名于世的古桥,它们是河北的赵州桥、北京的芦沟桥和福建泉州的洛阳桥。而洛阳桥是其中唯一的一座跨海古桥。过去,它一直是泉州往惠安的主要通道,直到近年,为保护文物,才在洛阳江上修建新桥取而代之。洛阳桥,又名万安桥,在泉州市东北郊约10公里洛阳江入海处,横架于与惠安县分界的洛阳江上,桥以江为名。人称洛阳桥有“三绝”:工程之艰巨浩大,一绝也;蔡襄自撰自写的《万安桥记》碑文之简洁,二绝也;碑文书法艺术及碑石之精雕,三绝也。  洛阳江入海口古称万安渡,未建桥时,过往行人要由海上过渡。渡口水阔五里,一边负山,一边面海,江涛海浪汹涌,过往舟楫常被狂风急流翻沉。北宋嘉右年间泉州海上贸易日益繁荣,古渡不仅阻隔商旅,民众也深受其苦。当时主持造桥工程的是郡守蔡襄,传说在蔡襄出世以前,他的母亲因为半渡遇险,曾许下如生子令其建造大桥的愿。蔡襄任端明殿大学士后,决心回乡造桥。但朝廷规定,朝臣一律不准回本籍当官。蔡襄一心要为家乡建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在御花园路旁的一棵芭蕉叶上,用笔醮蜜,端端正正写上“蔡襄蔡襄,本籍做官”。一天皇帝下朝后到御花园游玩,忽见蚂蚁在芭蕉叶上围成几个大字,他惊奇地随口念出:“蔡襄蔡襄,本籍做官。”才读完,蔡襄忽然从芭蕉树后闪出,跪下谢恩。皇帝这时才知中计,笑道:“卿差矣,联是念芭蕉叶上的字啊!”蔡襄却认真回答道:“君无戏言。”于是,皇帝只好让他回泉州来做太守,以主持洛阳桥建设工程。蔡襄一回泉州,就出告示,招工匠,调库银,还捐出自己的薪俸,亲自监督造桥。为了分流护桥,当时已采用“筏型桥墩”并种蛎于础,以固桥基。他竭诚尽力,耗时六年,终于建成洛阳桥,使往来行旅“去舟而徒,易危为安”。据蔡襄撰写的《万安桥记》所载:“泉州万安渡石桥,始创于皇右五年(1053年)四月庚寅,以嘉右四年(1059年)十二月辛未讫立。累址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糜金钱一千四百万。”全文共153字,用楷体书写,分刻在两石碑上,每碑高2.89米,宽1.46米,厚0.3米,碑字分为6行,每字长1.8厘米,宽1.5厘米,现存碑刻有二,一为损毁后,于1963年摹拟原作重刻;另一为北宋原刻。文字之洗炼,书法之俊逸,石刻之精美,均冠盖八闽。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