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4452|回复: 0

[文化杂谈] 莆田生活习惯综合文化大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21:53: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莆田穿戴习俗
  服饰   随着时代和各人成份的不同而差异。清代官吏、举人、秀才平时穿长袍,外套马褂;科举不第的读书人及其他市民不能穿马褂。至民国时不受此种限制。一般人只穿“汉装”,俗称“本地衫”、“本地裤”。公务人员穿中山装和制服,教师、中医及商界人士多穿长衫、制服,少数穿西装。女的也有穿旗袍或短衫加摺裙;衣料则多以中山布、白制布、斜纹、府绸之类;颜色上衣各色均有,裤多为黑色。失偶妇女忌穿红色上衣。农民穿“麻线衫”及“土家布”织制的布料,而丝绸、毛织品之类的衣料,只有富豪人家才穿得起。20世纪50年代后,除了穿“本地装”(多为郊区农民)外,中山装列宁装开始流行。工作人员还穿工作服、军便装。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流行西装、茄克衣等,女的穿连衣裙、皱褶裙等。裤的形式也起了较大的变化,有喇叭裤、直筒裤、健美裤、牛仔裤等。90年代以来,许多港台服装流进境内,服饰样式更多,服装普遍商品化,女装款式花样更是日新月异。女的穿短裤,男的也有穿花衣服,穿着更加多样化。人们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爱好,随意选择衣服,衣料也更加高档。城乡均有人穿皮衣、毛料衣等上等品。服饰的色泽也趋向多样化。一些过去只有女人穿的花布、红布等衣料做的衣服,少数男青年也穿了,一些女青年却穿起男式的拉档裤、短裤,且习以为常。
  莆田中老年妇女,除失偶者外,都喜欢穿大红色上衣,这不仅是喜庆的标志,也是丈夫健在的标志。
  改革开放前,农村民众所穿的衣服都是补了又补,妇女农闲时便在家缝补衣服,有的连补衣服用的布块都没有。从20世纪90年代后,境内很少有人穿补丁的衣服。每年每家每户每人都会添置衣服,彻底改变过去一件衣服穿到不能再穿为止。
  鞋袜也随着时代不断变化,旧时劳动人民除冬天外,其他季节大多赤脚,晚上睡前穿木拖鞋;出外走路穿草鞋,冬天也只有手工制作的布鞋,只有官商界人士可能一年四季穿鞋。其后,胶底鞋、皮底鞋、皮鞋、胶鞋进入市场,取代了布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鞋的品种不断增多,穿鞋的人也越来越多。到了80年代,城乡人一年四季都穿鞋,春冬穿各类布鞋、胶鞋、皮鞋;夏、秋穿凉鞋,有皮革制的,也有塑料制的。随着莆田鞋业的发展,鞋的品种、款式不断更新,档次也不断提高。21世纪起,城区女子冬天逐渐兴穿靴子。袜子,以往只穿短袜子,90年代以后,女人穿起长袜子代替了长裤,并且流行冬天穿长袜子、穿裙子。帽子有布帽、纱线帽、羊毛编织帽、呢帽、瓜帽、毡帽、礼帽、军帽、工人帽、老人戴的猴儿帽、小孩戴的风雪帽等。旧时一般农民戴帽的人不多见,随着人民生活的提高,20世纪60-70年代戴帽的人十分普遍。除了布帽、线帽、呢帽外,还有出现藤条或塑料或金属制的安全帽等。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后戴帽人越来越少,21世纪起很少看见年轻人戴帽。
  首饰   是妇女打扮的装饰品。境内妇女历来很重视腰及腰以上部分的装饰,而又以头饰最为突出,花样繁多,有半夜梳到天光(天亮)髻的俗语。
  旧时,妇女头上功夫很费力,她们要为小孩缚小辫,幼女梳“圆哮”,妇人则梳髻。髻形有“观音髻”、“鸭尾髻”、“下髻”、“梳后髻”等。梳时要备髻索、芦荟、金波槌、珠花、头插、乌珠等,还有茉莉花、白玉兰、桂花等时令香花,都是髻上必有的装饰,还兴戴耳环。官绅富贵人家,多配金银玉器首饰,又涂脂抹粉。未婚女子不梳髻,但头饰还有场合与年龄之别:结婚、办喜事出门做客时头饰以“喜”为红线。讲究鲜艳,以烘托喜气洋洋的气氛,梳个大髻,插上各式各样的银饰品,如髻模、梅花等(其中以蛇簪最具特色),并间饰以各种颜色和式样的绒花,把头上打点得犹如一个春意盎然的小天地。平常家居时头饰贯串一个“简字”,讲究简洁、实用,插少许银饰件和绒花,发髻上罩一黑发网。丧偶者则不插绒花。年龄有别,老年妇女与中年妇女的发髻差不多,都为脑后梳一圆髻,套为发网,两边各插两支蛇簪。不同的是老年人左右耳朵过后脑勺挂五六串银链;中年人发髻上插有绒花;青年妇女的头饰发型又分为已嫁与未嫁两类。未嫁女子梳“髻尾”,然后把辫子盘在头顶上,右边挂流苏,额前留刘海;而出嫁女子则梳发髻,不留刘海。50年代后,只有老年女性梳髻,中青年妇女时兴梳双辫或剪短发。男人多为“分头剪”或“平头剪”。80年代以后,中青年妇女逐渐兴烫发,流行波浪式、披肩型,插金,戴银,戴金项链、金手镯、金耳环、金戒指,少数男青年也戴金戒指、金项链。她们还用高档的洗发精洗头发,讲究卫生俏丽。21世纪起,中青年妇女渐兴染发,流行红、黄、棕等色,少数男青年也染发。
  (二)莆田饮食习俗
  1、三餐 城厢人民习惯日食三餐,以稀饭为主,粮食以大米为主,以大小麦、甘薯、芋头为辅。城市、平原多吃大米,沿海、山区自明代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皆以蕃薯、地瓜干为主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兴修水利,旱地改种稻谷,只有少数缺水农地才种蕃薯。1960-1962年困难时期实行“瓜菜代”,以后通过发展生产,粮食问题得到逐渐好转。副食品以猪肉、海产品、禽蛋及其制品为主,还有羊肉、牛肉、鸡鸭肉,水产品有鱼类、贝类、虾类等。蔬菜品种较多,青菜有萝卜、芥蓝菜、包菜、白菜、苋菜、韭菜、花菜、空心菜、莴芭,山东白等;调味菜有生姜、大蒜、芫荽、葱、芹菜、辣椒等;食用菌类有蘑菇、香菇、红菇、草菇、凤尾菇、金针菇、木耳等。水果有荔枝、龙眼、枇杷、柑橘、香蕉、橄榄、杨梅、芒果、柿子、番石榴、桃、李等。豆类有大豆、绿豆、香菇豆、黑豆、草豆、四季豆等。瓜类有南瓜、冬瓜、西瓜、苦瓜、佛手瓜、茄子、西红柿等。海产类有带鱼、黄瓜鱼、墨鱼、鱿鱼、鰢鲛鱼、章鱼、鲈鱼、鲳鱼、鳗鱼、螺、花蛤、虾、海蜇、蛏、牡砺等。淡水鱼有鲤鱼、非洲鲫鱼、鲶、鲈鳗等。山货有青笋、冬笋、笋干及菇类等。近几年来,还有从外地入境的苹果、鸭梨、西瓜、文旦柚等,四季均有水果吃。酒类有米酒、地瓜酒和各种瓶装的白酒等。20世纪80年代以后,大量啤酒上市,有当地产“雪津”、“贝克”牌等,也有从外地进入市场销售的。另外还有雪碧、可口可乐、凉茶、果汁等各种饮料,90年代后葡萄酒销量渐多。
  2、风味小吃 城厢地区风味小吃品种繁多,主要的有:
  兴化米粉 俗称“兴化粉”,为莆田特色食品,驰名海内外。系用上等大米制作,细如线,加佐料可煮成“汤米粉”或“炒米粉”,誉为“炒银丝”。
  焖豆腐 将嫩豆腐搅碎,加进肉丝、虾肉、花生、香菇、禽蛋等佐料,置于锅内,文火焖成,是莆田宴席上第一道菜,也是莆田特色食品,与“兴化米粉”均驰名海内外。
  线面 用面粉加少量食盐拉制成,细如线状,俗称“线面”。煮法是用沸水将线面煮开后立即捞起拌进熟花生油、韭菜或用芥蓝菜垫底,碗面用煎牡蛎、煎蛋、紫菜、肉片等佐料而成,为莆田人民农历正月初一早过年的第一餐美食。境内民众也以此为祝寿、婚庆、待客最尊敬的礼仪之一。还含有“吃面寿长”之意。
  卤面 在油锅内,加入肉丝、海蛎、香菇、虾米等佐料翻炒后,加入适量水,沸后,以主食面条入锅,文火焖成。嫩滑可口,是莆田宴席上一道主菜,为莆田特色食品。
  白粿   用粳精米制成,为山区的特产食品,扁圆形,可以切片加佐料煮成“汤白粿”或“炒白粿”。
  春卷 以面粉制成薄饼为皮,以“山东粉”、肉丝、虾米、海蛎、冬笋、韭菜为馅,卷成圆柱形,约10厘米长,油炸而成,香脆可口。
  卷煎 糯米蒸熟后,拌进红糖或白糖,用豆腐皮卷成小圆筒状,再用花生油煎熟即成,是斋供必备,也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素菜。
  八宝饭 上等糯米蒸熟后拌上白糖或红糖,装进辅有柿饼、桂元肉、莲子、红枣、花生仁、冬瓜条、荸荠等佐料的盆内,再蒸半小时后倒扣于盘中,又浇上熟猪油即成。香甜滑腻,具有独特风味。
  芋泥 将槟榔芋去皮蒸熟后捣成泥状,加上白糖、炒花生粉、芝麻再蒸一小时后,倒扣于盘中,浇上熟猪油,即可食用。美味可口,爱吃但不敢一口吞下。
  搭蛏 大鲜蛏洗净,一只只直立密置于磁罐中,加少许食盐、姜末、白酒(不能加水和酱油),扣紧罐盖,文火炖熟。清香可口,雅称“玉箸”。
  其他小吃 用煮熟的芋头加浓米浆蒸熟后,切成三角形,用油炸熟的芋粿;用面粉加进糖和水,搅成粉浆,然后用花生油煎熟成簿片的“麦煎”;用白萝卜丝或南瓜丝和浓米浆混合,加上佐料,用浅勺盛放入锅油炸而成的“菜头饼”(如加上小鲜虾则为“虾饼”,加上海蛎则为“蚮饼”);用米浆加粬发酵后加糖注入小碗内蒸成的“碗瓯糕”;用白米舂成齑粉,加糖以鲜薄荷铺蒸笼底入齑粉用铜镜压平,再用薄刀片切成小方块,然后蒸熟即成的“薄荷糕”,俗称“宝糕”等等,均为境内特色的风味小吃。
  3、筵席
  城厢人民逢婚丧喜庆,有办筵席的习惯,需办筵席的有结婚、嫁女、请女婿、祝寿、新居落成、生日等,这些筵席(除丧事外)主人宴客都请厨师在家里办。菜肴多至十几道,但一般例以焖豆腐开筵,“软粿”、甜汤结束。寿筵则以线面或炒面为第一道菜,中间各道菜多为禽畜肉类和鱼类,间以土特产,还有米酒、啤酒佐餐。宴席例为4炒盘主菜,4碗汤加上冷盘、水果、丸仔甜汤等10多道。
  4、牙食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在城区做生意开店的人,每月初二、十六日,都要“做牙”,除备办“仙礼”拜天地外,家庭还要办顿丰盛的美餐。
  (三)莆田居住习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城厢除街道为单层成排构筑外,民宅多为同族聚居房屋,土木结构,石基、土墙,少数砖墙,瓦顶,大多为平屋,有三间厢、四目厅、五间厢、七间厢、九间厢等,均以厅堂为中心,左右对称。“三间厢”为一厅两房,“四间厢”为一厅四房,“五间厢”为一厅八房,就是“四目厅”左右两侧再盖的“一竖”小厅。“七间厢”则是小厅外再盖“一竖”小厅,俗称重小厅,若在“重小厅”外围再盖的,就叫“九间厢”等。旧时,在五间厢、七间厢等房屋的小厅下,隔一小甬道对称再建两座的横向房子,称为护厝。能盖“护厝”的多为富豪人家。因城厢境内部分为历代县、府所在地,所以旧时官家或豪户在此建府第的不少。府第多为几进内套天井的大厝,大门口铺有石埕,门旁有门房,后为后拱堂,两旁为护厝,俗称几座厝,建几十间乃至一百多间,形成群体结构,利于聚族而居。这种建筑,两进的叫“双座厝”;三进的叫“三座厝”。前座厅堂叫“顶厅”,“厝里”叫“顶厝里”;后座厅堂叫“上厅”,“厝里”叫“上厝里”。第一座正厝前,往往有个大庭院,三面围墙,一般在前墙正中设置大门。明代,房屋大门皆置于厅中轴线的一偏。如宋天圣年间龙图阁学士蔡襄的府第迁建在现在的霞林街道棠坡社区蔡宅村;明弘治年间,河南道监察御史陈茂烈的府第就建在现在的龙桥街道梅山社区半门街;工部尚书康大和的府第就建在现在的龙桥街道太平社区西洲(今马巷);明嘉靖年间,南京兵部尚书郭应聘的府第就建在现在的龙桥街道太平社区龙门下(今人民影剧院内),大小房屋100多间,号称“百廿间大厝”。明万历间,兵部左侍郎彭汝南的府第建在现在的霞林街道柳桥社区柳桥村等。还有清同治年间,贵州主考官涂庆谰的府第建在现在的龙桥街道太平社区花园巷;清光绪年间,翰林院编修张琴的府第也是建在现在的龙桥街道太平社区十八张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古典式建筑减少,城乡居民住宅多为双层,建筑形式代之以四面有窗、前面有阳台的现代楼房。尤其在城镇,为了节约用地,大多建多层房屋。20世纪80年代起,城区及附近郊区进行旧城改造及建设新农村,按市区规划,街道两旁建高层楼房,底层为店面,上面为套房,其余居民的住宅也因地制宜建筑新颖别致的套房。农村住房开始按建设新农村的长远规划,旧式“三间厢”、“四目厅”,改建为三层以上的套房。建筑材料也多使用钢筋水泥,墙体材料多用机砖、空心砖。地基设置也比较牢固,凡重要建筑场地还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估,采取抗震、防震建筑措施,层次越建越高,同时房屋装饰也越来越新颖美观。套房有一厅两房、一厅三房、四房等,内附设小厨房、卫生间,方便居住。90年代后,框架结构的房子大兴,取代砖混结构,出现高层建筑。21世纪起,出现楼中楼、错层式套房结构以及别墅等,有物业管理的社区渐受青睐。
  20世纪80年改革开放后,改造旧城,建设新农村,城乡住房得到整体的改变。城市居民,一般一家享受着上百平方米的套房;农村农民基本上住着两层以上的小洋房,也是上百平方米的住房。他们从土房到盖板房,从木头房到水泥房,从平房到楼房、套房,从福利房到商品房,从一家几代几口人蜗居在不到20平方米的斗室里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方米的居室。过去农村上厕所非常不方便,现在厕所就在房内,方便多了。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