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42730|回复: 0

[本地杂谈] 莆田文献记载文化揭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11 21: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自陈光大二年(568)立县至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其间四百一十多年,未见修纂郡志或县志的记载。太平兴国五年隶于兴化军之后,至宋乾道四年(1168),近二百年时间中,修有《〈兴化〉图经》、《〈兴化〉旧经》、《〈兴化〉旧记》、《莆阳旧志》、《兴化军志》等,但均已散失,仅在后来的《舆地纪胜》、《八闽通志》、《大明一统志》、《永乐大典》诸书中,可以窥见其一鳞半爪。
  宋乾道五年(1169),兴化军知军钟离松主修《莆阳图经》,由军学教授陆琰撰写,邑人林光朝作序。世称《乾道志》。全书7卷,已佚,仅存《序》一篇。乾道九年(1173),兴化军知军潘畤再修《莆阳志》,其书亦已佚。绍熙三年(1192),知军赵彦励主修《莆阳志》,世称《绍熙志》,全书15卷。由军学教授林选和刘弥正、方秉白、翁亢等撰写,赵彦励、郑侨、林枅等作序。书成刊行。书中“不叙人物”,故赵《序》说:“书成,独人物一志,犹未之备,于此不无遗恨”。庆元二年(1196),知军何纮续修《莆阳人物志》3卷以补其缺,郑侨作序。宋绍定六年(1233),又修《莆阳志》,纂修人未详,书已失传。
  元延祐七年(1320)翻刻《绍熙志》。此志佚于何时,无考。周瑛《弘治府志·序》:“元翻刻《绍熙志》而不自修志”。张国淦却认为元于至正三年(1343)后编有《莆阳新志》(见《中国古方志考》)。存以待考。
  明洪武初,方朴撰《莆阳人物志》3卷。洪武三年(1370),吴源撰《莆阳名公事述》5卷、《至正近记》2卷。正统间(1436—1449),儒士周华撰《游洋志》8卷,此志应据宋《游洋志》(见《莆阳比事》)续修的资料翔实“存一方之献”。崇祯间增补刊行。民国25年(1936)重刊,更名为《福建省兴化县志》。
  景泰间(1450—1456),彭韶修《莆阳志》10卷,世称景泰《莆阳志》,书已佚。成化间(1465—1487)黄体勤、林若乾(一作权)二人合撰《莆阳志》20卷。书亦已佚。宋端仪撰有《莆阳遗事》、《莆阳旧事偶录》、《莆阳人物备志》、《乡贤考证》和《莆阳科名志》等书。成化元年至三年(1465—1467),兴化府知府岳正继修《莆阳志》。书已佚。
  弘治间(1488—1505),郑岳撰《莆阳志略》、《莆阳文献》、《莆阳科第录》等书。弘治十四年(1501),兴化府知府陈效请周瑛、黄仲昭合纂《兴化府志》。开局于南山广化寺。周负责总志,黄担任人物志。弘治十六年(1503),书成刊行。全书54卷,分“吏、户、礼、兵、刑、工”六纪。周瑛、陈效各为序一篇。清同治十年(1871)翻刻,民国15年(1926)补刊。
  嘉靖间(1522—1566),林挺春撰《莆阳纪略》,柯维骐撰《续莆阳文献》20卷。
  万历间(1573—1619),黄起龙撰《重修莆阳文献》6卷,郭良翰撰《续莆阳文献》20卷。万历二年(1574)冬,知府吕一静延邑人康大和、林云同两人再修《兴化府志》,协修的有黄谦、方万有、徐观澜、方攸跻四人。次年(1575)四月开局。不久,林云同他调,由康大和一人负责,阅8个月书成。世称《万历甲戌志》。书改《弘治府志》的六纪为八纲,康氏并撰《补遗》一卷附于后。此志今惟日本内阁文库藏有一部,原莆田县档案馆存残本四册(卷二建置一册;卷四舆地、水利二册;卷五舆地、水利、物产、风俗一册)。万历四十年(1612)四月,陈经邦和林尧俞继《万历甲戌志》之后,又纂修《兴化府志》,协修的有周迪、林凤翀、郭乔泰、柯宪世、黄光、郑继铭、宋祖烈、陈承勋和陈道昌等人。编写工作刚开始,陈经邦他调,由林尧俞一人主修。万历四十一年(1613)十月书成。全书59卷,增《历历甲戌志》的八纲为十纲,称世《万历癸丑志》。县内未有存本。北京图书馆存有2部,均残缺不全。
  自宋太平兴国八年(983)至明末,莆田一直是郡治(军治或府治)的所在地,宋、明各次编写方志,“县事”都“附郡志以传”,到了清代才有县志的修纂。
  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林麟焻和朱元春主修县志,林滋谦、郑开、曾超、林洲、林一麟、林人中、余佺、彭鉎、方钱、黄辙、黄?、林柟、林元之等人协助修纂。康熙四十四年(1705)书成,梓行于世,全书36卷。通称《康熙县志》。清光绪十一年(1885)重刊。
  雍乾间(1723-1795),俞荔撰《莆田县志》,书目见于《福建通志》。乾隆二十年(1755)廖必琦和林黉主修,宋若霖、林昱、宋帝赉、翁霈霖、陈云客、林调枚、林三重、陈敬仁等人协修。二十二年(1757)书成。世称《乾隆县志》。卷数、纲目、凡例以及版本的行款,都和《康熙县志》相同,仅在“凡例”之后加上一篇《附论》。清光绪五年(1879),补刊重印。署莆田县事潘文凤在序里说:“计所锓刻,视原存几十之七,名为补刊,无殊重刻”。民国15年(1926),再次补刊重印,吴辅作序。
  清道光间(1821—1850)再修《莆田县志》,林扬祖负责修纂,未付梓。现稿本21册,存于县图书馆,外间未见流传。
  清光绪间,刘尚文著《莆志书目集证》等书,材料翔实,体例谨严,颇为当时学者所称许。
  辛亥革命后,县内一些士绅发起重修县志。民国5年(1916),设局并进行组稿。时值军阀混战,工作时停时续,至民国16年,仅写出部分志稿。其中,关陈谟的若干篇《人物传》,李光荣的《莆田海疆志》、《补邑乘所遗》、《莆田大事记》、康爵的《艺文志》,韩阜晋辑录的10多册抄稿等,今尚存。民国17年前后,邑人张琴综合这些志稿及其他有关资料,至民国34年编纂《莆田县志稿》成书。未分卷,计34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决定修纂一部新型县志。1958年底,成立莆田县志编集委员会,下设县志办公室负责编写工作。全志分为地理志、经济志、政治志、文教卫生志、人物志、大事记、杂志等七大部分,分别由县志办人员、各有关单位和社会人士撰稿,并陆续修订,初印为征求意见稿。至1964年,编写工作暂停。1985年,县人民政府再组织编纂《莆田县志》,1994年编纂成书。198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莆田县政协发动参加辛亥革命的革命党人及其亲属和知情者,撰写辛亥革命史料,辑为《莆田辛亥革命史料散记》。1982年编印《莆田县人民革命斗争史》,1984年县党史办组织编写《闽中党史大事记》、《闽中党组织概况系列表》、《闽中地区游击武装演变概况》、《解放战争时期闽中党在莆田县城镇的工作概况》4篇。
  1984年城厢区政协文史委成立后,负责收集、整理城厢文史资料,共编纂《中共莆田市城厢区组织史资料》和7辑《城厢文史资料》。1990年,由宋元模撰成《莆田市当代人物录》。 1993—1998年,由区政府办公室负责编纂《城厢区志》(1999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计25篇,篇首设《概述》、《大事记》,篇末设《编后记》,编选彩色照片59幅,共118万字。该志下限时间至1994年底。2003年,莆田文化丛书之《妈祖文化》由黄国华撰写。2005年10月,成立城厢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着手编纂第二轮《城厢区志》(1995-2005年)续志。尔后,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在广征意见的基础上调整篇目,制定编写通则和《人物志》编写方案,并进一步征集资料,促进修志工作顺利进行,编纂成书。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