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41326|回复: 0

[文化杂谈] 莆田首位华侨俞良甫读莆田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5 21: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市可以说是福建省著名侨乡,据有关资料显示,旅居海外的华侨和祖地为莆田市的外籍华人约有70万人,分布在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90%以上旅居在东南亚,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越南、菲律宾最多。在国内的归侨、侨眷约有近30万人。
  莆田居民出国历史悠久,早在北宋莆仙两县就有人旅居到新加坡、菲律宾等地谋生。但有史料证据说,第一位出国定居的是俞良甫。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载,俞良甫于元至正二十七年(公元1367年)东渡日本从事雕版生意,并在日本东京附近的嵯峨居住了20多年。于是,公元1367年成为莆田华侨史的第一年,俞良甫则是莆田的第一位华侨。
  《莆田县志·人物传》记载,俞良甫家住莆田仁德里台谏坊,他勤于学习木刻雕版,翻刻宋版佛经和文学作品,刀法娴熟,所刻书版字体隽秀,版面整洁。元朝末年,干戈扰攘,社会动乱不安。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俞良甫避战乱东渡至日本。在东京嵯峨,以家乡传统木刻雕版为业,先后刻有《文选》、小学课本、《唐柳先生集》、《陆放翁诗集》和佛经等数十种。他虽长期旅居国外,但从来不忘祖国,他在日本雕刻的所有版式都刻上“中华大唐俞良甫”或“福建兴化路莆田仁德里住人俞良甫”。可见其爱国之心。日本学界非常看中他的木刻雕版技艺,称他为“元人俞良甫”版。
  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名人词典》“俞良甫”条记:“俞良甫,明刻书家,莆田人。曾与闽籍三十多名刻书艺人,东渡日本,在京都临近的嵯峨等地,侨居二十余年。为临川寺翻印中国佛经和古典文学作品。计有《春秋经传集解》、《碧山堂集》、《李善注文选》、《唐柳先生文集》、《白云诗集》、《昌黎文集》等数十种。在日本所刻之书,均署‘中华大唐俞良甫’、‘大明国俞良甫’等。他传授技艺给日本雕板新手,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是中国四大发明。早在唐代,莆田就开始了雕版印刷。传统的雕版印刷技艺是运用刀具在木板上雕刻文字或图案,再用墨、纸、绢等材料印刷、装订成书籍的一种特殊技艺。雕版印刷技艺已有千多年的历史,开创了人类复印技术的先河,承载着难以计量的历史文化信息,在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重要作用,有力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发展。莆田人俞良甫在日本把中国传统的木刻雕版印刷做成品牌。可以说,元代莆田木刻雕版印书业以俞良甫为代表独树一帜。《日本善本书影》里翻印了《唐柳先生文集》上的刻书碑记,记云:“祖在唐山福州境界福建行省兴化路莆田仁德里台谏坊住人俞良甫,久住京都阜近,几年劳鹿,至今喜成矣。”这里的“劳鹿”一词,即劳碌、劳累之意,是地道的莆田方言。日本学者赞叹他“对日本文化之助力,实有可永远记忆者矣”!
  明洪武元年至永乐元年(公元1368-1403年),莆田县的陈、黄、柯、蔡、许、李、王、林等姓先后有人移居东南亚各地。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兴化卫右所百户柳荣的曾祖柳兴,随太监郑和往西洋公干。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郑和又出使西洋,船经湄洲岛,各卫水手多随他远航海外。此后,莆田有不少商人、水手、手工业者、农民,沿着这条航线到东南亚各地谋生或定居。
  (未完待续)修  懿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