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3066|回复: 0

[校园爱情]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与红楼梦的关系很密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2 23: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全国热映,关于影片的话题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由于以畅销多年的同名小说为底本,由知名编剧李樯执笔改编,人们很自然地将议论集中于了文本之上。从逻辑到细节,都颇有争议。
  今天的文学,特别是青春文学啊,在我国之所以不好,因为我们的文学还没有路,没有一条路,所以80后、90后都在迷惑中,所以要么跟学过去,要么做写手还能活得好好的,跟过去的吃饭都难,或者的生活艰难,所以没有多少人了。而那些写手就好了,所以我们的青春文学不够好,这需要我们的探索,支持啊,同时《红楼梦》是青春文学作品吗?我可没有这方面的见解,当代青春文学上该有文学性思想性的 追求是可以的,并且很有必要,但我想说的是你要活着,才能有以后的前途,总之一句话,文学不管是什么文学,如果不是写出灵魂之音,都谈不上文学吧,只是普通的作品。
  我想我们应该对青春文学多一些宽容,当我们年轻时,我们乐于接近青春文学,因为那是我们成长的一部分。可是,当我们长大了,就可以随意的批判和抛弃它了吗?如果是为了让她更好,那尽可以提出意见去完善,但是不能求全责备,更不能苛求完美!
  《致青春》的文本,是典型的青春文学。现在一提起“青春文学”这个词,大家脑海浮现的可能是当下众多肤浅空洞的读物。其实从整个华语文学史来看,青春文学占据着重要地位,诞生了诸多文思俱佳的作品,成为一代代人的理想寄托。青春文学应不应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这个话题值得探讨一二。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以来票房飘红,成为2D华语片首日票房的新晋冠军,并被媒体称为“内地十年来最好的青春片”。除《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外,《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山楂树之恋》《老男孩》等电影,也都曾因“青春”与“怀旧”的标签大获成功。
  众所周知,目前中国文化市场的消费主体人群是“70后”“80后”。对他们来说,那些能体现和印证自己青春岁月的文化产品,不论是影视、音乐作品,老物件,或是怀旧国产品牌,他们都格外愿意埋单捧场。
  有分析认为,“70后”“80后”开始集体怀旧,是因为这两代人开始步入了生命的高压期:上有老下有小、还房贷、供车子、工作、升职、相互比较……纠结成一张无形的高压网,将他们压得透不过气。只有在怀旧中,他们能抛开眼前的郁闷,体会到些许放松和愉悦。
  也有媒体称,人群集体怀旧,并肯大方为之消费,体现了现代社会青年人群间日益淡漠的人际关系,这些“不老不小”的人,似乎只能在怀旧中才能引起共鸣,产生交集。
  不论怀旧的原因为何,“怀旧经济”确已成为市场中日益壮大的一支部队。近十年来,回力球鞋重登市场,“国民床单”微博走红,《年代秀》荧幕热播,“李雷韩梅梅”大受关注。各种印刷着“青春”“怀旧”和“梦想”的衣、帽、衫走俏,各种名叫“时光”“年华”和“老房子”的酒吧开张,各种标签“校园”和“纯爱”的电影大卖……“怀旧消费”爆发出巨大潜力。
  然而一件又一件披着怀旧外衣的“单品”,却此起彼伏地重复着“重出江湖”“二次大红”却又“渐渐隐退”的命运。
  不论是“李雷韩梅梅”,还是“青春文化衫”,任何怀旧因素被过度消费后都会造成消费者的审美疲劳。目前的中国怀旧经济,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某一个主题火爆后,众商家一拥而上、扎堆“生产”。于是,怀旧变成了庸俗,相关产品短暂火热后再次隐退不可避免。
  有专家分析,“怀旧消费”的主要目的,是要调动某个群体的集体记忆以实现经济效益。对于“80后”来说,怀旧已经不仅仅是集体记忆的宣泄,在某种程度上更是一种个性表达。因此,给怀旧披上“时尚”外衣就显得尤为重要。
  将“怀旧”与“创新”较好结合的范例是“80后”相声团体——“嘻哈包袱铺”。这个典型“怀旧经济”团体的相声题材,大多取材于“80后”熟知的生活和记忆,利用传统的表演形式,幽默自然地反映了“80后”的生活、情感状态。从业余爱好,到尝试表演,再到形成产业,这群“80后”男孩赚了个盆满钵满。同时,他们也不忘及时汲取最新鲜、最热门的话题,不断充实表演的跨度与深度,给消费者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与回忆。
  “怀旧经济”欲长远火热,关键在于保持怀旧的大前提,融入更多现实情怀,并不断拓展怀旧的形式、提高怀旧的格调。如果“怀旧产品”长期停留在老物品销售、老物件置换、怀旧情调餐吧酒吧的创意水平,怀旧将成为一碗时不时被翻炒的冷饭,“怀旧经济”本身变成“怀旧”也不远矣。
  延伸阅读:
  引发怀旧热潮的《致青春》收获两极化评价
  黑赵派
  出版人路金波:《致青春》融入了幽默、煽情、浪漫、伦理、悬念、情仇、死别、王菲等有利票房的各种元素,唯一缺失的是干净的爱。片中的女性都鲜亮动人敢爱敢恨,所有的男人都懦弱猥琐。130分钟冗长无序(韩庚伤疤那条线可删)。同类型比,《三个白痴》100分,《那些年我们爱过的女孩》80分,此片可得40分。脑残烂片一枚,鉴定完毕。
  挺赵派
  影评人杨劲松:我是属于偏爱《致青春》的,她把自己彻底藏在摄影机的后面,这不仅是大智慧,更表明了她要将自己的处女作表达与大众分享的一个姿态。一切傲慢与偏见,一切高捧与践踏,一切虚情与真相,都会在一个人面前得到最后的公正与公平,那就是时间!时间会证明赵薇的《致青春》到底是部有多少价值的中国电影。
  对比图书原著,不受读者认可
  有网友认为,原著注重细节刻画,而赵薇的电影恰恰在细节处理上十分粗糙,电影的前半部分青春内容十分突出,后面故事回摆力度不够,好多细节都没有交代清楚,使得电影有“头重脚轻”之感。有网友这样形容这部电影:《致青春》观众分为两类,没看过原著的男性观众认为拍的很好,看过原著的女性观众表示不如小说好看,没啥感觉。
  对于一些看过原著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原著党来说,这部电影难免遭吐槽,改动太多,编剧李樯坦言,剧本改编是二度创作,“很多人喜欢书,你改一点就认为怎么样怎么样,我觉得最起码成熟观众应该知道,根据这个作品改编一定是符合我们作为创作者的一种美学和对生活态度的。”影片上映后也遭遇了两极化的评价,李樯说自己也在思考有什么遗憾,但是他觉得这个遗憾可能还需要沉淀两年才能看清楚,基本上电影很好地演绎了剧本,实现度达到95%。
  生搬硬套,客观和历史硬伤存在
  从叙事结构到场景切换极度混乱,当然这与导演本身没有建立起情感维度有关,但更与叙事逻辑混乱之下瞻前顾后不无关系。影片校园景观设置十分随意,转战南北几个高校拍摄出了貌似很美的校园场景,其实没有制造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魂牵梦绕的集中经典场景。且有不少硬伤,如影片某场景中背景横幅写得迎接十二大,十二大是1982年,彼时高校学生中流行的是穿旧军装,主旋律是振兴中华,偶像是郎平,这与影片中所塑造的青春记忆所去甚远。
  电影《致青春》虽然从始至终没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但从保卫室电视中播放的《新白娘子传奇》,女生宿舍张贴的电影《阮玲玉》海报,可以大致估算出主人公初入大学时,应该是1993-1995年左右。这样的细节在片中比比皆是。例如宿舍里的红白机,男孩留的标准“郭富城发型”等。这种通过细节还原生活状态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然而细节也并非无懈可击,不合理之处依然不少。可能是为了方便叙事,减少人物,影片中把原著中的六人宿舍改为了四人宿舍。可在遥远的九十年代初期,八人宿舍是本科生的“标配”,六人宿舍都很少,“四人间”更是难得一觅的奢侈物。此外片中“屌丝”的代表老张暗恋“女神”阮莞的情节也缺少铺垫,让人惊讶有余,惊喜不足。
  如果说影片中的细节还算大体过得去,那么片中人物的设定和整体逻辑的问题就很大了。就像有的观众评价的那样:见过女的倒追男的,但没见过嚷嚷的让全学校都知道,还一路狂追不舍的。郑微对陈孝正如何由恨变爱,陈孝正是如何从“你神经病啊”的愤怒转变到接受这个小辣椒似的女孩,都欠缺逻辑。“男朋友偷摸去美国,抛弃女友”这一个戏码用了两次,还都用到一个人身上。还有诸如见旧情郎的路上被车撞死等离奇情节一再发生,给人感觉是种种小概率事件一股脑发生在个别人身上,大大降低了人物的可信性。《致青春》:一部清浅的平庸习作?
  《致青春》大多数细节的精致掩盖不了整体逻辑的混乱与人物不可信的问题
  02《致青春》这样的剧本,已经优于大多数青春文学作品
  辛夷坞原著小说畅销六年 深受广大青年喜爱
  上文历数了《致青春》电影剧本的种种问题。这些问题有些是改编造就的,更多是原著本身的问题。然而不得不承认,即便是如此问题多多的剧本和小说,仍然强于国内大多数的青春小说以及青春题材的电影剧本。首先,影片的同名原著小说已经畅销多年。当当网在此书的销售页面上打出的广告语是“连续7年青春文学销量冠军”。这一说法有些夸大,事实上本书出版于2007年,距今6年。然而“7年销量冠军”的说法或许夸张,“6年畅销书”的荣誉是当之无愧的。每年各大电商网站的年度排行榜上均能找到本书的名字。虽说出版界存在一定的“买榜”现象,但买一年容易,买六年则几无可能。早在2010年,出版商已宣布本书销量过百万,并以一百万元的版税与作者辛夷坞续签了合同。《致青春》这本书的大卖应该没有疑问。
  当然,受欢迎、销量高与高品质之间不能划等号。那么就来看看评价吧。由于青春文学在当下的文坛华语体系下显得“不入流”,严肃的文学批评家几乎不可能对青春文学进行专业的评论。而以年轻人聚集的豆瓣网作为评价参照系的话,《致青春》一书的各个版本的评分几乎都在8分以上。这个分数在国内作品中属于比较高的分数,如果与其他几位深受青年喜爱的作家相比的话,《致青春》一书的评分高过了郭敬明、安意如、白落梅等人的所有作品。套用电影行业常用的一句话,本书可谓叫好又叫座。
  编剧李樯是国内名列前茅的电影编剧
  同样叫好又叫座的还有这部电影本身。截止本专题发布时止,《致青春》票房已经突破5亿,豆瓣评分达到7.1,与冯小刚的《一九四二》相当,远高于同期同类型的《分手合约》。本片导演赵薇尚属初执导筒,因此有人称,为本片奠定基调的不是导演,而是编剧李樯。熟悉李樯编剧风格的人都知道,不仅本片,连同他之前编剧的《孔雀》、《立春》在内,都有剧本凌驾于导演意志的情况。导演顾长卫也承认,《孔雀》这部电影是他严格按照李樯的剧本一个镜头一个镜头拍出来的。
  李樯的剧本都有着强烈的个人特点,简单说就是每个剧本里都有一个努着劲的,有些疯癫的女人。从《孔雀》里的姐姐,到《立春》里的王彩玲,到《姨妈的后现代生活》里的姨妈,再到《致青春》里的郑微,可谓一脉相承。
  关于李樯的这种编剧风格,一直有争议。但在当前中国戏剧文学的大环境下,像李樯这样每一次剧本被搬上银幕,都能引发大众对影片文本的讨论,她本人也能够超脱导演的光环而被单独提出来评价,本身就是大众对他能力的认可。我们仔细想想,看过的电影中有几部能记得编剧是谁呢?仅就电影编剧领域而言,说他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剧作家,当不会有太大异议。 从致青春看怀旧:炒冷饭不如多创意 多生搬硬套
  03从文学史的角度审视青春文学:本应是严肃文学的一部分
  《红楼梦》就是当时的青春文学 书中黛玉6岁进贾府16岁去世
  前文说到,如今的文学批评家们,是不屑于对青春文学进行严肃评论的。说起青春文学,大众的看法也比较一致:销量大,小孩喜欢看,内容肤浅,看过就忘。总之一句话,难登文学大雅之堂。其实,青春文学以前不仅是中国严肃文学的一部分,甚至是中国文学的高峰。关于青春文学,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字典上的定义,按照人们约定俗成的观点,应该是描写青年人的青春岁月的文学作品。按这个标准,《红楼梦》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文学作品。
  小说《红楼梦》主要情节从林黛玉6岁离别扬州的父亲林如海家,来到金陵(南京)进荣国府投奔外祖母贾老夫人开始(当时贾宝玉7岁);而自第十八回到第五十三回,是贾宝玉12到13岁、林黛玉11到12岁、薛宝钗14到15岁这一年里面的事态发展,文字占据全本《红楼梦》的三分之一。而到黛玉去世时,是他们谈婚论嫁的年龄,大概16岁左右。点击查看《<红楼梦>主要人物究竟有多大岁数?》
  《红楼梦》按照书中人物年龄及主要内容来看,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青春文学作品。
  众所周知,由于《红楼梦》钞本甚多,各版本记载不同。再加上高鹗续后40回时未必对前面照应得十分严密,所以关于书中人物的年龄,一直以来都有很多争议。本文引用的黛玉年龄6-16岁是相对更多人认可的一个数字。但《红楼梦》一书确实是描写几个少男少女的纠葛爱情故事——换言之,是描写几个年轻人的青春岁月的故事——则是没有疑问的。
  对于《红楼梦》应该归入青春文学的范畴,台湾学者蒋勋的观点值得借鉴:“我仔细分析过里面主人公的年纪,王熙凤应该在17至18岁,贾宝玉应该在13至15岁,林黛玉在12岁左右,史湘云更小了,完全是一群少男少女在经历他们的青春。你看贾宝玉学堂打架那段,还有他在秦可卿卧室那段,写的完全是少年的青春期。贾宝玉说要让花顺水漂走,林黛玉觉得将其埋葬最干净,这其实说的都是青春的消逝。”
  在蒋勋眼中,《红楼梦》是一部敢于直面成长困惑的不折不扣的青春文学,其中有对生理变化的敏感好奇,有对禁忌和规则的反叛逾越,有对爱情的执著和毁灭,有对成长的无奈与烦恼……而在书中,少男少女们的青春意识是与孤独并存的,这是贾母、贾政、薛姨妈等人不能理解也不能懂得的世界。 点击查看《台湾美学家蒋勋新解<红楼梦>》
  王蒙等知名作家都是凭借青春文学进入文坛的
  如果把视线挪回到当代作家,我们也能发现许多知名作家的青春文学作品。曾担任文化部部长的著名作家王蒙,就是一个典型的以青春文学开启自己作家之路的代表。出生于1934年的他,在19岁时写出了《青春万岁》,小说描写了1952年北京女七中一群高三学生的学习、生活。之后他又于1956年22岁时发表了短篇小说《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前者是不折不扣的青春文学,后者则是以一个年轻人的视角观察中年人的世界,王蒙也因这篇小说被错划成了右派。
  《青春万岁》如今已被写入各种中国文学史,成了严肃文学的经典。与《致青春》一样,《青春万岁》后来也被改编为电影,由著名黄蜀芹执导。影片拍完到现在已有30年,依然还不时出现在电视荧屏上。19岁的王蒙在书中的那首诗,至今听起来仍会让人感叹青春的美好:“所有的日子,所有的日子都来吧,让我编织你们,用青春的金线,和幸福的璎珞,编织你们。有那小船上的歌笑,月下校园的欢舞,细雨蒙蒙里踏青,初雪的早晨行军,还有热烈的争论,跃动的、温暖的心……是转眼过去了的日子,也是充满遐想的日子,纷纷的心愿迷离,像春天的雨,我们有时间,有力量,有燃烧的信念,我们渴望生活,渴望在天上飞。” [详细]
  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名单的《未央歌》,是以1940年代的西南联大为背景的。图为当年西南联大学生合影。
  台湾有一个著名的文学三姐妹,二姐朱天心年少成名,17岁写出了长篇小说《击壤歌》,描写高中女生的逃学、叛逆生活,故事有趣人物鲜活,至今还在台湾文学名著中占有一席之地。曾在燕京大学、西南联大读书的旅美博士鹿桥,根据自己在西南联大的经历写就的长篇小说《未央歌》,则在60年代的台湾引起轰动。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唯美的校园小说。而且以青春文学的身份跻身《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得以与鲁迅的《呐喊》、沈从文的《边城》、莫言的《红高粱》等经典之作并列,载入中国文学的史册之中。“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名单
  04当代青春文学要不要在文学性思想性上有所追求?
  生活年代的差异造就了各时代青春文学的差异
  如果说当代青春文学的问题,首当其中的一点就是:没有经典。不要说经典,就连能描述这个时代年轻人的脉动,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可以传世的佳作都难以觅得。青春文学作家们满足于沉醉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与其说他们没有能力写出经典作品,倒不如说他们根本志不在此。
  当今青春文学的主力作家,大致出生在80-90年代,即我们经常说的80后、90后。与他们前一代的作家相比,他们并没有把写作当成毕生的追求,或对文字有什么美学上的追求。在市场的催促之下,字斟句酌远不如每日万字的快枪手有“钱途”。《南方周末》曾对青春文学现状有过一番解析,他们把青春文学作家的这种心态描述为:“不跟文坛玩”。2007年,郭敬明、张悦然等作家在王蒙的推荐下,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作为老牌青春文学作家,王蒙当然乐见年轻人成长起来。而作为中国最赚钱的青春文学作家,郭敬明似乎对此并不看重:“加入作协至少是一种认可”,但“入不入作协都无所谓”点击查看《青春文学:不跟文坛玩》
  评论家李少君曾对这些青春文学作家有过如下的评价:“比如比起我们这些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七八十年代出生的显然更孤独自闭,更个人化也更情绪飘移,他们总体的风格是低酌浅吟,喜欢自哀自吟、自言自语的诉说,喜欢安静与隐闭,与闹哄哄的时代隔开,保持距离,喜欢向内转,挖掘内心深处的隐私与秘密。不像我们似乎更热衷于引吭高歌,抒发胸臆,拥抱火热的世界,喜欢向外扩张,满足开疆拓土的征服欲和一己雄心。”
  郭敬明在文字风格、个人形象打造及旗下团队打造方面,都引领当下中国青春文学的潮流。
  网络文学的冲击让青春文学不可避免地流俗化、快餐化
  网络文学的兴起对于传统文学的巨大冲击,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然而这种冲击却也要分类讨论。对于各省市作协、军队创作室中90%的传统作家而言,他们并没有经受太多冲击。无论是他们自身的写作状态(比如几年一部新作),他们的读者群(多数没有网络阅读的习惯,纸质书还是读书的第一选择),还是他们的生存状态(有工资,生活无忧),都不会在网络文学的冲击下有太大变化。
  而反观青春文学领域,网络文学对其的冲击则是革命性的。无论是青春文学的创作者、阅读者,还是他们书中的人物,几乎无一例外是深度互联网用户。对于很多原创小说家而言,可能有的读者在网上追看了自己上千万字的作品,为自己贡献了几百元的收入,但却从没买过自己的一本纸质书。而在“写得多赚得多”这种收费阅读模式下,很难有写手能够抵挡得住金钱的诱惑,花很长时间打磨一部作品。很多网络写手更直言:比起“作家”的荣誉,自己更享受“写手”这个身份。
  人的精力有限,阅历储备有限,但靠写作挣钱的欲望无限。这种矛盾的交织下,产出的作品当然会不可避免地流俗化、快餐化。
  青春文学发展的新阶段:“有追求”的文字才是读者最盼望的
  有一个外国的寓言故事,相信大家都熟悉。两个推销鞋子的推销员来到一个小岛上,见岛上的人们都没有穿鞋。第一个推销员心想:“这里的人都不穿鞋,没有市场”,于是沮丧地走了;而第二个人则兴奋地给总部报信:“这里的人都不穿鞋,市场广阔啊!”
  这个寓言故事用来形容当今的青春文学现状,可能恰如其分。如今几乎所有的青春文学作家都在做第一个推销员,意识到自己的读者都是一些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审美情趣的人,于是投其所好,写出大量同样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没有审美情趣的作品,满足于我写作你掏钱的循环,完全不顾及3年后这些作品是否还有人记得。其实世间万物都是想通的,此时文坛恰恰需要的是第二个推销员那样的人:读者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太好了,我来创作有理想,有追求的作品出来给你们。哪个少年没有梦想?谁不向往美好的东西?只是现实把这种需求暂时压下去了。重新唤起读者的理想之光,这话听起来庄严,实则倒很可能是青春文学的一条发展之路。
  也许有人觉得“有追求”的文字不符合青春文学的现状,没有市场。那我们不妨抛开两个推销员的故事,回望一下本文开头批评了半天的《致青春》。上文谈到这本辛夷坞的小说,以及李樯的改编剧本,归结起来就是两句话:1. 文本硬伤颇多,是一部离完美十万八千里的作品;2. 这本书人见人爱花见花开,叫好又叫座,深得青年读者的喜爱。两句看似矛盾,实则很值得琢磨的话。
  《致青春》的诸多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不应因其受欢迎就否认。然而很多人读完书、看完电影后,对《致青春》都有一句相同的评价:“让我想起了我的校园时光。”要知道,打着怀旧旗号的文学作品,每年成千上万。但能够真正让人想起校园时光的,其实并不多。而让读者怀旧,让读者能够有追忆年轻时光的空间,这也是辛夷坞创作这部作品的立足点,更商业一点说,是这本书的卖点。所以在写作中对文字有所追求,与对作品的销量有所追求,这二者并不矛盾,做得好的话还可以相生相伴。
  曹雪芹十年磨出《红楼梦》,主要笔墨不过是集中在小儿女的小情爱上。然而其在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上的追求,对自己文字的要求细到每一字每一句。因此,这部青春文学作品也就成了中国文学的巅峰。即便从商业上讲,中国古往今来这么多的文学作品,销量大过《红楼梦》的,又有几部呢?可见青春文学这种题材并不是制约经典诞生的门槛,对笔下文字的追求也并不妨碍对经济的终极追求。而且在当下这种青春文学无经典,无追求的大环境下,写出一部能立得住的作品,很可能意味着叫好和叫座。点击查看《李少君:当下青春文学之我见》
  《致青春》与《红楼梦》对比结语:
  以写作立名,靠作品生活,这是所有以文为生之人的追求,无可厚非。而创作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较高文字标准的青春文学作品,其实与谋取经济利益并不冲突。如果《红楼梦》的目标太遥远,不妨以《致青春》为超越目标,“怀旧经济”欲长远火热,关键在于保持怀旧的大前提,融入更多现实情怀,并不断拓展怀旧的形式、提高怀旧的格调。如果长期停留在老物件置换的创意水平,怀旧将成为一碗时不时被翻炒的冷饭。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