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4728|回复: 0

[随笔札记] 中国的母亲节5月12日,对于这一天我有很多话对我妈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2 23: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是中国的母亲节也是世界的母亲节,对于我们来说母亲对于我们的爱重于泰山,母亲是我们的前进方向的动力与指南针,中国对于孝道的传统积淀很深、也保存完整,但关于母亲文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中华母亲节”最大的特点是对“母教”的重视。
  被网民誉为“最坚强母亲”: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95岁老人许张氏(腾讯文化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提到母亲你会想起什么?
  “会想起她的目光。从初中上寄宿学校开始,每次都是妈妈伫立在家门口目送我上学,我在妈妈的目光中越走越远,把思念和牵挂留给了她。”在北京一家媒体就职的宋蓓蓓说。
  “人人都有母亲,家家都有母亲。”中华母亲节促进会副会长郭新志说,“母亲是一盏灯,能照亮一片。”
  跟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更多的中国百姓开始念叨起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一位花店的老板告诉鱼鱼,“情人节准备玫瑰、母亲节准备康乃馨早已成了行规。”
  “改革开放对国民心态上最大冲击是开放、在文化上最大的改变是融合。”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洋节的流行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向心力的体现。”
  “美国人、日本人、印度人都有自己的母亲节,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设立自己的母亲节呢?”刚刚组建了山西省中华母亲文化研究会的郭新志反问鱼鱼,她致力于提倡将中国儒学亚圣孟子的生日农历四月初二设立为“中华母亲节”。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说:“中国人宁可世代流传《二十四孝》和《烈女传》等励志故事,但囿于中国人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之前较少直白地表达对母亲的爱意。”他表示,“节庆民俗是人们对生活寄予希望的主渠道,美国母亲节与中华母亲节并不矛盾,都是在现实环境下释放感情的需要。”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郭新志和政协委员李汉秋从2003年分别提交"关于设立中华母亲节"的议案和提案,2007年在全国范围内倡导“中华母亲节”。经过了周密的准备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了中华母亲节促进会,目前山西省母亲文化研究会也已经成立。
  郭新志表示,中国孝道传统积淀很深、也保存完整,但关于母亲文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中华母亲节”最大的特点是对“母教”的重视。与美国人的母亲节相比,中华母亲节更侧重如何做好母亲这一教化功能。做母亲是每个女人的天性,但做好一个妈妈却不是简单的事。当好母亲不仅仅简单给予,在新时代里更应该教子有方,孟子的母亲仉氏就是很好的表率。
  在应试考试的压力下,部分妈妈偏重于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美育教育、德育教育,同样作为母亲,这是郭新志最感到忧虑的事情。
  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常嗣新表示,中华母亲节的提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代人的民族意识觉醒,也是当代社会对女性的尊重。
  小学生王凤至的妈妈柳力丹说:“孩子的母亲节礼物虽然不起眼,但每件我都保存着,我能看到孩子的孝心和敬意。”(来源于新华网 鱼鱼王宁,腾讯文化综合整理)
  延伸阅读》
  母亲节·文化随笔:关爱母亲从陪伴开始
  又是一年母亲节,感恩母亲的活动此起彼伏。有电商大打煽情牌,消费母亲节;有媒体喊出口号,号召要在节日给母亲一个拥抱。做儿女的,也是苦思冥想,希望为母亲送一份大力。殊不知,对于母亲而言,礼物也罢,作秀式的拥抱也罢,都抵不过你花点时间陪在她们身边,哪怕是默默地不说话,只要陪在身边就好。
  随着年纪的增长,生活逐渐缺乏动力与希望,人开始变得对亲人依赖,更有对老去的恐惧。而女性,向来比男性感情细腻且脆弱,有着更多的感情需求。如今在高度发展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向母亲表达爱的方式多种多样,选择打个电话、或者带份礼物回家,却往往忘了最本质的陪伴,而这恰恰是日渐年迈的她们所最需要的。
  至今无法忘记,采访时遇到的一个83岁的老母亲,虽然有三个事业成功的儿子,却常年独自生活,孩子们只有逢年过节回来象征性的吃个饭。害怕孤单的老人,就在小区门口摆起了地摊,只为找人说说话,有人陪。类似的“孤独母亲”并不鲜见,有视孩子照片如生命的,还有守着手机苦苦等着儿女电话的。
  每每谈及尽孝的话题,总是避不开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此类的理由与借口,乃至于定要引出中国式离别的大背景。可每个时代都有当时特有的难处,既然母亲当初能克服忙碌与贫困,二十年如一日将我们抚养长大,我们有何理由一年365天,留给她们的时间却仅仅数十天。
  即使是回到家的时间,又怎么样呢,除去把工作带回家的,拿着手机刷屏的,真正陪在父母身边说说话、散散步的能有多少人,多长时间呢。当我们叹服于科学技术带来的巨大变化,却不得不承认这的确隔开了我们与家人的距离。
  总有一种调调,认为“能不能陪在身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对母亲的那一颗真心。”可只有真心,没有行动,怎么让母亲们感受得到呢。真实空间里的陪伴永远无法被替代,也不该缺失,因为电话再完美电脑视频再逼真,可妈妈无法感知到真实的你,这是一种无法拥抱的遥远。
  “子欲养而亲不待”等古语耳熟于心,可有多少人因身在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压力下,选择了屈服于压力而忘记了聆听母亲内心所需。关爱母亲,请从陪伴开始吧。新华社合肥5月11日专电(鱼鱼张紫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