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41537|回复: 0

[文化杂谈] 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文化始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16 23: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文化始终,从中国明代有一幅着名的《一团和气图》可以慢慢道来故事的发生与结束。此画幅上的人物看似一人盘腿而坐,实为三人合一。左侧老者着道教冠帽,右侧老者儒家衣着,二人相对而坐,手各持经卷一端,中间一僧人手执佛珠,两手搭在二人的肩上。三个人脸的五官互相借用,合成为一张脸。此画意在“合三人为一体,蔼一团之和气”。画幅借用的是“虎溪三笑”的典故。据说晋僧慧远居东林寺时,有送客不过溪的习惯,如果送过了虎溪,寺后山林中的老虎就会吼叫起来。一天,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来访,三人话很投机,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慧远相送二人下山时,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桥,直到后山的老虎发出吼叫,三人才恍然大悟,相视大笑而别。作者朱见深为明朝第九代皇帝,据说这幅画创作于他即位的第一年,用以表现儒、释、道莆田古代三教合一的理想以及对统治稳固的期望。
  此图作于1465年。粗看似一笑面弥勒盘腿而坐,体态浑圆,细看却是三人合一。左为一着道冠的老者,右为一戴方巾的儒士,二人各执经卷一端,团膝相接,相对微笑,第三人则手搭两人肩上,露出光光的头顶,手捻佛珠,是佛教中人。作品构思绝妙,人物造型诙谐,用图像的形式揭示了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主题思想。
  作品线条细劲流畅,顿挫自如,显示出作者纯熟的绘画技艺。
  明朝成化帝宪宗朱见深登基不久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并附《御制一团和气图赞》一首。有学者甚至认为他是《一团和气图》的创始人。不管推断有无根据,至少可以说明朱见深与《一团和气图》关系密切。 其实,成化帝绘制该图是有特定缘由的:
  1、期望全国朝野安定团结
  天顺八年(1464年,甲申)正月十七日,天顺帝英宗朱祁镇病死,二十二日,皇太子朱见深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成化元年。因此,成化元年六月初一应是成化帝即位接近一年半左右。出于对群臣万众一心的期望,他绘《一团和气图》并制《一团和气图赞》的用意,与为于谦平反,并承认代宗景泰帝的历史地位有直接关系,对朝政的安定团结有积极意义。 明宪宗成化朱见深绘制《一团和气图》。
  2、体现“三教合一”思想
  很久以来,儒、释、道三教一直影响我国文化的三大主流宗教,关系错综复杂。如果各自教派相互对立,必然消耗体力力,不利于社会安定发展。成化帝所绘《一团和气图》乍看如同一人,实为三者。根据《御制图赞》推测,图中笑面弥勒应为慧远法师,左侧着道冠者应为陆修静,右侧饰儒巾者则为陶渊明,三人各为儒、释、道教代表,整个画面布局巧妙,和睦喜气。
  “三教合一”的思想不仅流露在成化帝身上,在许多寺庙文物上也有所体现。以佛教圣地少林寺为例,千佛殿西侧是具有道教色彩的地藏殿,殿内南北两面供十大阎罗王神位,后壁绘制有浓厚儒教色彩的《二十四孝图》;钟楼前有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明瘾之子朱载请所立的《混元三教九流图赞》碑,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图》,画面是释迦、孔子、老子三圣合体像,该图极有可能是朱载瑜借鉴其曾祖成化帝的《一团和气图》所制。图赞中写到:“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一理,万法一门。”体现了三教合流、和睦相处的思想宗旨。
  所谓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是指儒、道、释三家各自站在本家或本派的立场上,在保留自身基本特征的同时,汲取其他两家的某些要素或特征。明代,“莆田古代三教合一”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基本趋势,被社会各阶层人士按照自己的理解所接受。这种情况为我们提供了处理多元文化共存的参考材料。
  明朝从开国以来,“莆田古代三教合一”即为统治者所采用。朱元璋撰有《释道论》、《三教论》等着作,提出用人以儒为主,但对佛道也给予肯定,主张三教虽在经典和形式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对付民众还是“不可缺”的。在他看来,只要对释、道两教加强管理,就可以充分发挥释、道二教维系封建纲常的作用。因此明代对于出家人的身份登记、人数限制、庙宇规格、个人行为甚至出家年龄都有严格的规定。朱元璋的这套以儒学为主,释、道为辅的“三教互补并用”的宗教基本政策,以后历代统治者均一直奉行。但有些皇帝由于经济等客观因素以及个人喜好,每每也做出违背祖训的事。比如明代宗曾经为了筹款大肆贩卖僧人度牒,导致僧人大增。再如《一团和气图》的作者、明宪宗朱见深认为自己即位20年平安无事,“惟赖神之灵贶”,遂破格提拔了数千名僧道当官领俸。但到了孝宗朱佑樘即位后,马上把这批人“放斥殆尽”(几年后,孝宗又重蹈“父”辙)。
  在思想领域,儒释道三家均有着名人物推崇“合一”的理论。在儒家方面,王守仁为其代表人物。他曾举例说,儒释道三家之间的关系就像一间大厅,后来由于子孙分居,渐渐被隔成了很多小房间。这样再传四五代后,“则失其本之同”,变成了见仁见智的状况。而稍后的林兆恩更以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道、释两教的教理,创立以儒为主体的“三一教”,宣称要“以三教归儒之说,三纲复古之旨,而思易天下后世”。道教方面推崇莆田古代三教合一的代表人物是张三丰。他认为“儒也者,行道济时者也;佛也者,悟道觉世者也;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各讲各的妙处,合讲合的好处,何必口舌是非哉?”佛教方面提倡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思想的人较前两者为多,像“明末四大高僧”都是“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思想的倡导者。四僧之一的祩宏和尚曾咏唱道:“胡须秀才书一卷,白头老子丹一片,碧眼胡僧袒一肩,相看相聚还相恋。”另一位德清和尚主张“儒释道一心论”,他说:“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
  “莆田古代三教合一”在社会层面上,则体现出另一种符合民众心态的“共识”。明朝一代,三教共同崇拜的神只日益流行,甚至出现了将佛祖、老子、孔子三塑像一同供奉的庙宇和个人。然而莆田古代三教合一在民间最盛的还当属关帝信仰。因关羽可以代表儒、释、道三教均予认同的人生态度,因此不仅获得了关圣帝君、武财神的道教封号,护法伽蓝神、盖天古佛的佛教头衔,还成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掌儒释道教之权”。
  由于明代印刷技术的发达,大量带有宗教宣传色彩的“劝善书”和“宝卷”迅速问世,其内容多是直接抄袭儒、道、释三家的思想。这些书籍的广泛流传,客观上对推动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思想在民间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表现莆田古代三教合一思想的建筑在民间也开始出现,其中以贵州省镇远古镇的青龙洞古建筑群较为着名。据说距今600多年的明洪武年间,此地便已形成与现存建筑群相当的规模。青龙洞坐落在镇远城东中和山上,有代表道家文化的真武观,代表儒家文化的紫阳书院,代表佛家文化的中元禅院等建筑,成为我国不同宗教和谐发展的典范。有趣的是,坐落在三教建筑之下的是一组江南徽派风格封闭式四合院组群,称为江西会馆,是明清时期在镇远经商人士聚会、交友、讨论生意的地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