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0976|回复: 0

[文化杂谈] 康朗与莆田市枫亭学士园坪山有什么内在联系与关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22 21:36: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时,莆田市枫亭地方修建铁道,路经学士园坪山,需要迁移山上的一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康朗坟墓,该墓现今只剩下墓牌一块,石翁仲一尊。笔者在孩提时候,常到这个墓周围挖松菰,当时有两尊石翁仲和一石羊原都存在,后石羊被雷击,人们传说是石羊出神糟蹋庄稼之故,目前另一石翁仲是在学士“土地公”庙门外。当时,只听大人说这是康都堂的墓,却不知康都堂是何许人也?现今查阅了旧《莆田市枫亭志》才得知,原来康都堂名叫康朗,惠安人。他的墓为何会葬在莆田市枫亭学士园坪山?据了解,原来他选墓地时,地师精选各处,最后才选在南岭山(即园坪山,过去蓝麓包括现今的南岭,新店的“蓝边”和园坪)的蔡荔娘坟墓附近。康朗其人怎样,特查有关资料,其为人事迹介绍如下。
  康朗,字用晦,号盘峰,惠安县前康铺崧洋(现今螺阳镇五音村坑炳自然村)人。在十六世纪中期,他当过佥都御史和副都御史,所以后代一直称他为“康都堂”(明代都察院长宜御史,副都御史,以及派遣到外省带有这些兼衔的总督、巡抚,均统称都堂)。康朗年少时,资质聪颖,文章出众,曾结庐于崧洋山(大东山),自己曾书写如下一些对联:
  户外舞云烟,咫尺天衢万里
  山中飞红紫,分明春色一家
  破屋无遮头,时见风云际会
  家贫虽彻骨,亦有经史良图
  懒筑坦墙,恐天地笑人迂拘
  大开门户,放山川入我胸怀
  当时,御史张岳(惠安县东岭张坑人)来崧洋,看到康朗书写在书斋的对联,非常赞赏,认为他胸有抱负,定能出人头地。康朗在嘉靖十年(1531)中辛卯科举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乙未科进士。三山林应钟称康朗的“文思琦奇雄伟,不亚遵严(王慎中),其五言诗,有王孟(唐王维,孟浩然)之至。”《清溉文献》评论他:“四十岁以前思以程(灏)朱(熹)学盖生平,四十岁后,乃以韩(琦)范(仲淹)终上世。”康朗着有《中丞诗集》十卷,《中丞文集》十卷,《止戈成略》八卷,《海内诗文抄》十二卷,《温陵文献》十六卷,其遗着未版,原存坑柄林祠堂内,可惜十年浩劫,已荡然无存,仅惠安县志尚存部分诗文,以及林富春为康朗的诗文集写的序,可见一斑,难窥全豹,他享有明代三峰盛名之一(即张净峰,黄葵峰,康盘峰)。
  康朗走上仕途后,秉性刚直,不畏权势,廉洁奉公,政德孚着。他在刑部主事期间,复审武定侯郭勋一案时,郭勋的亲眷尚有官居显位的,势力没有衰退,审理郭勋这桩案件的官员,都受到打击。案件移交给康朗后,他按郭勋的罪责,拟定檄文呈献朝廷,提出按明朝颁布的律法治罪。当时人们都替他捏把汗,认为会遭到打击,但康朗毫不畏惧,大义凛然。嘉靖皇帝把康朗的檄文和按律处理的奏章,旨令其他公卿复核,结果都完全按康朗的拟议执行。由此他梗直的声誉,震动了全朝野。
  康朗升为郎中时,被提拔为浙江任剑事(按察使下设剑事,以分领各道),当时浙江有一富户王金箔,犯有死罪。恰好宰相夏桂洲经过浙江,王金箔的亲属贿赂夏桂洲替其减轻罪责。夏桂洲通过他的同乡某御史要求康朗给王金箔宽宥。康朗知道此事,不但不答应,还坚持要御史将王金箔按律处死。这一来,夏桂洲恼羞成怒,唆使一位姓徐官员,要他对康朗弹劾。幸好这位徐姓官员平时耳闻康朗的才干和政声,没有听从夏桂洲对康朗的造谣中伤,浙江人都称康朗是“铁汉康夫子”。而康朗在浙江更加严肃风裁。
  康朗升广西参议,分守柳庆事巡抚属邑,蛮寇突来侵犯,跟随康朗属下的官员,心想逃跑,康朗却坚持主张发炮击之,发炮后,匪寇果然逃退。因督饷军粮和擒寇有功,嘉靖皇帝赐给白金文绮(丝织品)。
  广西南宁的民众掘地,得到一“马伏波”时代铸造的金洪钟,呈献给康朗,康朗没有接受,大有仿效当年杨震的“四知”。
  庚戍年(1555),康朗晋京入贺,刚好俺答讦(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首领,驻公呼和浩特)叛乱,攻占北口,掠通州,进逼京城。嘉靖皇帝旨令有德望的藩臣防守都门,康朗这时也参加固守西门。太宰李古冲推荐康朗,说他很有才能朝廷应该重用,可是康朗这时却因丁忧而只能守制在家。
  康朗在山西当参议时,因平蛮夷之事论功行赏,被提拔为山东副使。备兵曹、濮,设计擒获巨盗刘千斤、傅伯玉、沈现三等。有次,贼盗突然进逼曹城,列阵二十里。此时,康朗勒兵冒矢石,将士及官吏奋起死战,这一战把贼寇斩获无遗。当时,贼寇犯曹城的消息传到京城时,朝廷立即发檄文着令巡抚征讨,贼寇平定后的第二天檄文才到,此消息再次传到京城,朝廷大为高兴,赏赐更为丰厚的白银和文绮。
  当时,严嵩的爪牙赵文华奉令巡视设防的军队,在他所到之处,官吏都向他馈赠讨好,独康朗鄙视之,仅写一表示欢迎的信给赵文华。赵文华看信后,怒目叱之,对廉洁的康朗,却又无可奈何。
  康朗转江西左参政,主藏吏进“羡金”(存余款二千两),康朗不取分毫。
  严嵩原籍是江西,觊觎分司地,要建造私人住院。那按抚都不敢有第二句话,只有左参政康朗坚决反对。
  康朗调河南,晋佥都御史,抚勋阳(湖北辖)汉中(陕西辖)。当时,回族和汉族邑民发生争端而械斗,县令对回民进行追捕,回民逃往山谷,产生激变。陕西制军陈檄兵备进剿,回民害怕,啸聚四起,至数千人。陕西抚院,以兵部书付康朗,要求会兵,康朗再三复信,极力陈述宜抚不宜剿,可是不被采纳,而屡次进剿都没有奏效,感到问题的严峻,才采取对回民招抚。可是回民疑虑重重,同时又忿恨不服。为此他们特与康朗商榷,康朗特持檄去晓谕回民说:“只有归顺,不咎既往。”回民见是康朗,便罗拜加额说:“这位勋阳都爷,是仁信有声,不会欺骗我们的。”从而接受抚,解散而去,豫、陕、鄂三省方得安宁。陕西制军对康朗招抚成功,反愈恨他不发兵协剿,获取声誉,私下暗藏排挤康朗的心思,当康朗升为副都御史,改抚川、贵时,他怀恨说康朗久官宜去。于是康朗并不赴任,请求解缓归里。
  其后,御史向朝廷举荐康朗,说:“严正如包孝肃,忠诚如司马君实”,堪以重用。隆庆(1567)初福建抚按交章六荐,但康朗却不肯再出仕。
  康朗为官廉正梗直,不畏权势,故当时有“铁汉康夫子,直声震朝右”的称扬,以及“皎皎争日月”的评论,受到世人的赞褒。           (林焕文)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