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8393|回复: 0

[文化杂谈] 谈莆田人说莆田盐田千年历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0-23 14:4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莆田人的勤劳智慧在八闽乃至全国鼎鼎有名,有中国“犹太人"之美称。如今,全国各地诸如木材营销(含高端红木类),承包大小医院等等,几乎全被莆田人氏垄断,令人叹服。我们此番到海南岛西线一走,考察了千年盐田,才知道1200年多年前的唐末,莆田人在此就已大有作为。
  那时,一群莆田人不知何故,飘洋过海,迁居到当时海南岛西部古儋耳郡(后来宋朝大文豪苏东坡也流放至此),在洋浦半岛建立家园。他们见海边遍地都是大大小小的火山岩,就将这些天然石块削去一半,打磨出平面,并留以半寸高的边缘,使之成为大小不一的砚式盐槽。等每月两次大潮淹没这片田地,田里泥土会吸附海水里盐分。当海水退去时,莆田人用耙子耙松盐泥,经太阳暴晒蒸发水分,再将盐泥投入盐田,浇入海水,经过池底细密席子过滤,便流出一池浓浓卤水。然后将卤水盛入木桶挑走,倒入大大小小火山岩的盐槽内,经过暴晒,就可得到白花花的盐巴了。据说太阳大的日子,一个盐槽一天能出两三次成品盐。这片七、八百亩盐田,可年产五百吨食盐。
  “煮海为盐”是中国古代制盐的主要工艺,洋浦莆田盐工这种依托自然地理优势的高产制盐法,开创了“日晒制盐”的先河。后来,清乾隆皇帝知道莆田人在海南岛的作为后,亲笔御书“正德乡”赐给这些盐田人。
  那日,我们在洋浦互通口下高速路,沿着10多公里十分气派的大道,进入堂皇大门的洋浦工业开发区,开发区内更是高楼林立,不知楼内都是如何高端的工业。然而,距千年古盐田不到1000米的道路却坑坑洼洼,景区没有人管理,没有围墙,不用购票。我们站在山坡上,走近盐田间,远眺七、八百亩古盐田依然依偎在大海边,如一畦畦精耕细作农田;近观1000多个形态各异黑黝黝的盐槽散落于田间,在夕阳照耀下闪着银光,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不远处是金碧辉煌的城市和喧嚣冲天的港口,眼前是寂寥破落的古董和夕阳西下的余辉。古代与现代,历史与现实,一个犹如老人,一个犹如巨人,他们能默默地对话吗?
  1000 多年后的盐田又是什么样呢?沿着西线高速路继续往南走,我们来到乐东县莺歌海盐田,“莺歌海”,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而且还名符其实,因为这个“海”排名中国南方最大的“盐海”,它建在一片3000公顷的滩涂地带,今天我们看到的依然是利用自然地理优势而建起的盐场。它背靠主峰海拔1412米的尖峰岭,连绵的群山挡住了来自东北的风雨,造成长年烈日当空,高温干旱的气候特征,而这里高达3。5%含盐度的海水也有别于其他海域,缓坡状的滩涂更有利于各个盐池顺势过滤和晾晒,大自然为莺歌海带来了得天独厚的传统海盐生产条件。
  当我们走进这年产原盐20多万吨的盐场时,着实惊诧于那一座座巨大盐山和一望无际的盐田。数不清的盐池被一条条水渠隔开,井然有序;一座座盐山在太阳照耀下,银光闪烁。铁路穿越整个盐场,足见当年的气派与繁忙。可如今,诺大的盐场空无人烟,空蒙蒙海天一色中,锈迹斑斑的铁轨延伸处尽是茅草丛生。
  刚好来了10多个工人,在一座盐山前为一辆八吨汽车铲盐装包,我们上前攀谈,略知一些情况。原来近几个月台风雨水不断,靠天吃饭的盐场只能歇工,国营盐场有1000多名工人,经常每月领取基本生活费。今天只来一辆装盐车,按许多年前的定价,100公斤装运费3元2角,他们今天每人收入还不够一包烟钱。当得知我们来自福建时,竟有两人自称莆田人氏。我说你们可全无“阿绍”口音啊?他们说是祖上来海岛当盐工的,哪个朝代来的也不清楚了。他乡遇老乡,自然十分亲热,他们告诉我,这种依靠自然地理优势的传统盐场已经跟不上现代化制盐业步伐,很快会被淘汰的。莺歌海盐田许多工人几代人都是盐工,大概会在他们这一代身上被抛弃了这千年传统盐业。
  世事大都如比,当它逝去时人们才悟其弥足珍贵。许多年前,福建沿海县市的传统盐田也随处可见,中国现代易经宗师黄寿祺的出生地就叫盐田乡,文化底蕴可窥一斑。如今闽东一个颇具规模的工业园区就建在当年的国营盐场上。闽东已无盐场了,八闽之地也少有所闻。据说台湾的盐田从前也随处可见,现在已经绝迹,只保留了七股盐场作为旅游观光。他们只好不远万里从澳洲运来8000吨海盐,和盐场遗留下的产盐一起堆成三座大山,供游人照相和攀爬。
  悠久历史让人回味,传统文化让人景仰。莆田人在海南岛的辉煌让人感叹。那天,我到博鳌镇留客村,参观海南侨乡第一宅—蔡家宅。留客村蔡氏四兄弟上世纪二十年代去了印度尼西亚,闯荡数年后,老大蔡家森成为印尼侨领。1934年兄弟四人一起回家乡各建一宅,风格基本相似,远看酷似四座城堡。其中蔡家森住宅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好。院子里既有中国古钱币和古宫灯雕塑及屋脊翘头,又有西方的立体花盘和古罗马人头像雕塑及西式曲线,大宅成为一种独特的中西合璧建筑。它被列为国家级的文保单位。那天,坐在村头75岁的余老先生听说我们来自福建,十分热情地陪我们游览。他告诉我们,留客村蔡、余等11个姓氏的祖先都是福建莆田人。
  来海口市的游客,大都会到号称“海南第一楼”的“五公祠"走走,我去的那天,正好海口市博物馆和五公祠管理处举办“寻根问祖—海南人的由来”展览。从西汉始,在各姓氏中选择最早迁琼始祖66人介绍,我大略一数,近30人为福建籍,其中大部分为莆田人。
  那天,当我从高高的盐山旁,悄悄地抓一把晶莹剔透的粗粒海盐塞入口袋,心想,带回去留个纪念,装入小玻璃瓶,挺好看。但愿偶尔从中看到悠久的传统文化和莆田人曾经在海南岛的辉煌。  唐颐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