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9737|回复: 0

[文化杂谈] 探询莆田红厝瓦陈氏民居的历史与红厝的发展过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16 11: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红厝瓦陈氏民居坐落在仙游榜头南溪梧墩与郭坂(又称南峰)自然村交界处。其地长满丛丛竹子,人们习惯称该民居为“竹埯头”。又因该民居内当年开设当铺,生意,故被称为“当店”。但方圆几十里的人更喜欢把该民居叫做“红厝瓦”。据说当年盖房时,屋顶用的瓦片是由西乡白塔(今仙游县大济乡金井村)黑土烧制成的红瓦。那时各地民居屋瓦皆是红土烧成的黑瓦,红瓦较为稀有,物以稀为贵,且红瓦的屋顶特别耀眼,象征吉祥富贵,与房屋主人身份相符。人们就这样叫开了,至今相沿不变。
  其红厝瓦民居分为旧厝、后座、新厝。居住在这里的陈氏族人,其远祖是从旧兴化县兴泰里谷目村迁到南溪村的,因而被称为“谷目陈”。我们现代着名剧作家陈仁鉴先生是这个家族的一员。
  这座大宅院的所在地原为贯穿南溪村溪流的旧溪床。清康熙十一年(1672)该村北面的高望山(俗称塔山)山洪暴发,淹没宋、朱等姓民众数百人。其中一陈姓村民被冲出五华里之外,经人救活,回村后发现居处被沙石堆成新溪床,于是在村南旗山(俗称葫芦山)山麓择地而居,其后子孙昌盛。至陈仁鉴前六代祖宗陈本州,于清道光年间携二子向村西方向迁移,在长满竹子的旧溪床筑屋定居。晚年,起盖七间厢双护大屋大座(俗称旧厝)。清光绪年间,陈本州季孙陈照思中了武举人,偕族亲续盖后座。多年之后,陈本州长孙陈德思的儿孙紧靠后座南边起盖七间厢半护厝一座(俗称新厝)。虽然,民国之后又陆续兴建一些工程,但陈氏民居的总体格局,则于清代完成。
  莆田旧厝历史探密
  旧厝建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相传陈本州兄弟多人,以打铁为生,到永泰县嵩口镇收购几担废铁回来,发现全是黄金,于是发家致富。虽然其后裔对这种传说的真实性有怀疑,但多数人认为是可信的。因为考其地缘、出身和各种背景,舍此别无其他发财之路。
  这是一座七间厢两进、两边各有两列护厝的宏大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正厝前有宽敞的砖埕,为曝晒五谷等农事活动和住户的休闲场所。埕框四周围以条石。据说雨天地砖被浸泡膨胀,使埕中央浮凸与条石框等高而具有弹性,顽童于上跳跃使砖埕浮动不已。天晴则平整如初。这说明当时泥水匠技巧的高超。两边护厝前是土埕,供六畜活动栖息。东北为水井,所有用户饮用、洗涤皆在此;东南为土地庙,以保佑这一方水土平安。可见,主人仍保持农家风范。
  该住房为排架穿斗式土木组合结构,有房间39间(每间皆有阁楼);大小厅堂24个(不少厅上有半楼);天井11个。间与间、厅与厅之间有门户、弄道、厢廊相通。住户住房既有相对独立性,又连成一体,以便共同对付外来侵犯。这是比较典型的古人聚族而居的建筑模式。
  讲求工程质量和注重安全设施是这座大厝的一大特色。在匪盗能飞檐走壁的年代,屋顶的坚牢至关重要。该屋顶为悬山顶,三段脊,护厝有四条垂脊与八条岔脊,形成完整坚牢的屋顶。屋顶阴阳合瓦,瓦片“压九留一”,为防匪盗自天而降,竟铺两重瓦顶(上一层屋瓦已被陆续卸下用于修补其他后建的单层屋顶)。瓦层下椽子很宽厚,间距又近。椽子之间铺有仰瓦,以防漏雨。椽子下檩条既大又密。两边紧靠正厝的护厝,其厅堂在原有屋顶之下另外增加一层屋顶,并把椽子加工成弓状与檩条联结,组成类似天花板的穹隆屋架。两层屋顶之间形成一个夹层。这样做既有加固作用,又有装饰意味,这是本屋的一大景观。再外面的护厝是当铺(南边护厝西面后门之上仍依稀可见“瑞盛税典”字迹),故在椽子与檩间又设竹篾编织的“防盗网”。上述屋顶各种设施可防盗,又使房屋冬暖夏凉。基于同样的缘由,天井的设施更有一番讲究。每个天井皆罩以铁丝网,并嵌以玻璃。天井两沿上厅檐前滴水与下厅屋顶交汇处,有二、三尺的空间距离,其空隙皆砌以富含装饰的砖短墙。一者防风雨倒灌,二者防盗。外墙则用花岗岩条石叠砌五层墙裙,上墙再包以红砖浆砌。屋架的木料均经过精心选择,不论是外径的粗大和质地的坚韧,都是无可挑剔的。房屋中轴线的上、下厅梁柱木材硕大、坚固。从下厅大门口到上厅福堂前,进深九架桁。其间举架、斗拱、瓜柱、垫板、穿插枋等纵横交错。整座房屋墙体间皆立柱,承受挑梁、拱直接随檩的重量,有宽阔的枋额穿插,和墙内柱子连成一体,形成承重的支架,具备极强的抗震能力。
  装修的精致豪华是此宅的又一特色。其中尤以木、石雕刻技巧的高超、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据说造屋者本来准备两座七间厢的木料,最后皆用于此屋的建造之中。故不管是中轴线中间大小厅,还是大门前屋檐下,其间梁昂、斗拱、额枋、桁垫板皆刻满花卉、虫草、鸟兽。其中大厅灯梁和大门前檐衡量雕刻极其精细、传神,大门两边斗拱下端的吊筒,其花卉层层向内纵深精雕细镂,中间孔窍相连,故风吹时能发出“呼呼”的叫声。而木雕中最令人叹赏的是绕屋近千米之长的随梁枋上面的花卉雕刻。整座房屋所有木雕都贴上金箔,显出一派豪华景象。门、窗雕饰花样也丰富多彩。大门门簪之上以及两边的人物浮雕,皆刀笔老到、形象鲜活。大门内下厅原刻有各种图案的六扇屏风式门,惜已毁,但从护厝厅现存的四扇屏风式门花形图案,里层用厚重木板推拉开闭,既美观,又安全。与木雕构件相比,石雕之数量相对较少,但少而精。大门两旁一对青黛色门枕石,三面雕刻翠竹、麋鹿等图案,雕工精巧,形神生动。大门两边曲墙嵌以两平方米的整块石雕,古典人物栩栩如生,背景花树山水多重结构,亦属雕刻精品。
  由于时代风雨的侵蚀,这座老屋的一些设施有的唯剩痕迹(如天井),有的遭人为破坏)(如部分木石雕刻),尤其十年浩劫期间,不少精华荡然无存,其中悬挂在上下厅屋梁上的历代匾额,如今只剩民国36年(1947年)时任军政部长的陈诚赠送的“四世同堂”,殇被一住户保管着。但此古屋总体建筑仍保存完好,只要略加修葺,仍然能焕发光彩。
  关于莆田后座介绍
  后座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
  传说旧厝落成时,陈本州一家连佣人才十三丁,人口增长很快。过了约三四十年,三房武举陈照思与二房陈栋思续建后座,以解居住拥挤之急。
  后座主体结构依前座(即旧厝)七间厢两边各两列护厝规模。但两边护厝向前延伸,各建成一座南北向的四目厅。中轴线以南有护厝四列,以北只有二列。除了贴近正厝的那列护厝为二进外,其余皆为三进。南面西端护厝还盖一座三层铳楼(现改为二层),成为四进。整座房屋不对称的原因是北面有别一陈姓家族居屋(俗称隔壁),限制了北面的发展空间。
  前座与后座正厝中央不相通,后座门前与前座后墙隔着一个长方形大土埕。前后座护厝之间形成南北二 条巷子。这巷子俗称大巷,南边的巷子长有30多米,有屋盖以及2个天井;北边的巷子短,只有13米,有屋盖和一个天井。巷子两端各有大门启闭。前座末列护厝西面分别有两个后门通大巷。
  除了这两条大巷为前后座出入的主要通道之外,中轴线以南三列护厝第二与第三进之间,尚有一条1.2米宽的小巷穿过,成为住在南头的各家走动的必经之路;小巷南端同样有门启闭。另外,七间厢两护西边外墙南北两侧尚有两个偏门进出。四周外墙皆围以五层米黄色花岗岩条石。外四门一闭,形成很强的对外防御能力。
  该建筑内部结构的主要特色是有大小不一的四目厅组成。通常上下厅之间天井旁厢以及下房被厅堂所代替,使得整座房屋显得宽敞、通风、透气。这种厅堂屋顶和房间屋顶之间有一定的高度差,被利用成为一个暗层,富贵人家往往把贵重的金银财宝藏在里面。整座房屋有房间77间、厅42个、天井18个,形成一个迷宫般的建筑群落,陌生人闯了进去,茫然不知出处。
  莆田新厝兴衰历史
  新厝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其宅在旧厝南侧,与后座毗邻,仅隔一条排水沟。该屋又称“大路边”,是因其南自古有一条用石条铺成的官道。
  新厝系陈本州长孙陈德思之子陈仁山、陈预合建,为七间厢单护,坐西朝东。北边护厝地盘卖给四房陈忠思所有,其后裔至1949年方才动土兴建,并于西面延伸扩建一座铳楼,与南边护厝西南面清代建的铳楼对称。正厝门前为大砖埕,周边框以条石。南边护厝前土埕为水井,水井前方偏南为土地庙。
  该屋亦是排架斗式土木混合结构。东、西、南三面外墙有五层花岗岩条石墙裙。西墙里面再加上一层竹片做成的网,约2米之高,用以防盗。屋顶瓦片也是“压九留一”,檩条各二条相靠作为一组,每组间距也很近,使屋顶十分牢固。本屋共有房间28间(每间有阁楼)、天井5个、厅堂(包括厢厅)14个、弄道4条(皆有楼顶,可作储藏室)。两边楼房有厅2个、房间16间。
  该屋木石雕刻也相当精致,只是不及旧厝范围广泛。从现存的一根大厅灯梁雕刻可见其技巧之高超。此外,支摘窗菱花格的制作,也是当时能工巧匠的绝活。看去花样图案似乎相同的各个窗户,细看却有精粗高下之别。据说其中一个最繁复的花格,木匠花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制作完成。而大门两边的石墩和大门四周壁上的石雕,也是精品。
  该屋上大厅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被征用改造作国家粮仓,长期缺乏通风透气,故其部分梁柱被白蚁蛀朽。另外,屋中轴线北侧厢厅和三间住屋系陈仁鉴先生故居。陈先生于20世纪40年代因参加共产党地下游击队,被国民党派兵围捕,本民居差点被烧焚,后将陈先生住处打砸一空,部分装修被破坏,这是一劫。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中,陈先生遭残酷斗争和无情打击,其住处先后被抄家五次,该民居再次遭劫难。除了各种人物花卉被砸和抹以沙土填平之外,墙上到处是用朱笔写成有关阶级斗争的语录。这些语录大部分至今还完好地保留着,可算是该民居的一大景观吧!文/陈文起    摄影/海礁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马上注册-欢迎加入我们

x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