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2972|回复: 0

[育儿交流] 知心姐姐爱孩子的十种方法成长教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6 17:5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r5 b  `1 Y- H
  我们有幸成为今天的父母,就不能忘记父母的责任是在孩子心中播种爱,培养爱,传播爱;我们有幸培育今天的孩子,就要让孩子明白,他们的责任是发现爱,感受爱,发扬爱。
9 f/ g3 t! ^& W6 V! V- t6 B- n3 o
  爱的方法之一: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

8 ^+ v1 x) }) C) i1 I
  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源。与孩子交流时,成人爱的目光,往往胜过语言。
/ W, T8 A1 L7 ?
  93岁高龄的日本小儿科医生内藤寿七郎先生,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

* l) L& ]& B1 ^  R$ @9 H  [
  有一天,一位妈妈带着两岁的男孩前来找内藤先生看病。妈妈说,一升装的牛奶,这孩子一口气就能喝光。因为喝牛奶超量患了牛奶癣,皮肤刺痒睡不着觉,举止焦躁不安。

0 s( N* g( S+ |6 O; Y
  内藤先生不慌不忙地将白大褂脱下,然后跪在那个男孩面前,看着对方的眼睛。
6 Y2 ^+ S5 U% G
  “你喜欢喝牛奶吗?”内藤先生温和地问道。
; q3 {1 M1 P7 D! i. E$ X) P
  男孩点点头。
5 g, G/ {1 p3 o: \- I. D- a2 U
  内藤先生仍然目不转睛地看着他说:“如果不让你喝你特别喜欢喝的牛奶,你能忍得住吗?”
( ?1 Q- B( N$ f  n. t
  男孩显出烦躁和不满的神色,并且把脸扭向一边。
; q! B* u8 i( A" ^7 [
  内藤先生并不气馁。他跟着转到孩子面前蹲下身子说:“你可以不喝牛奶的,是吗?”不管男孩怎样不耐烦、拒绝回答,内藤先生的目光一直充满着信赖,口气也十分诚恳。
# b: g. |8 R: x5 h8 f
  终于,男孩轻轻地点了点头。
! Q4 `$ a$ H* j& e
  奇迹发生了。男孩回家后不喝牛奶了,湿疹症状很快消失。一年半以后,他的母亲认为可以喝点儿牛奶了,可男孩说:“大夫说能喝我才喝。”母亲只好请内藤先生来帮忙。

& c; w. E  e" z& x! w
  这一次,内藤先生仍然是看着男孩的眼睛,微笑着说:“你现在可以放心地喝牛奶了。”从那天起,男孩真的又开始喝牛奶了。
8 H3 E/ D' c2 r
  内藤先生通过这件事总结出:哪怕是才两岁的孩子,只要他明白了道理,就能控制自己。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爱的目光足够吗?”这个口号提出至今已经半个多世纪了,现在听起来仍然觉得十分亲切。

7 X* K3 C3 ~# x. k+ m7 a0 v
  因为,今天的孩子多么渴望爱的目光!

) C  M2 b3 ~/ E' c# \/ ^6 Q
  有一次,我乘火车去九江。我睡在中铺,邻床下铺有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在专心地看书。我对她发生了兴趣,用欣赏的目光久久地看着她。小女孩敏感地发觉了我的目光,看得更加认真了。我从中铺下来,坐在她身边跟她聊天。说话时,我一直用疼爱的目光注视着她,小女孩竟然把心里话全掏给了我这个不相识的阿姨。

) f$ o/ u8 ^/ x- R% n" u
  第二天早晨,她非要跟我一起去餐车吃早饭不可。她姑姑说:“别跟着捣乱了,你从来没有一次能把碗里的饭吃光。”

( A( i  Q( r3 M; N2 ?2 b
  小女孩用渴望的目光看着我。我爽快地对她说:“好,我请你吃早饭。” 餐桌前,我问她:“你能吃多少?要吃得光光的,一点儿不剩才行!”小女孩想了想,说:“半碗粥,半个鸡蛋。”
; S. v  D/ f. p/ Y& n
  “好。”我用信任的目光看了看她,给她半碗粥、半个煮鸡蛋,然后埋头吃起自己的饭来。

! H  d1 |9 {+ B& _$ ~" r
  开始,小女孩吃得很好,不一会儿就玩了起来。她的姑姑在旁边开始数落她:“我早就说过,你不会好好吃的。”

* F/ B" V. }5 B9 `9 [, E- ]
  “她会吃干净的!”我微笑着对她姑姑说,又给小女孩使了一个眼色。小女孩什么都没有说,把碗里的粥全喝了。
. w5 A  T5 u# ^9 g% B1 ~0 J
  “真了不起,说到做到!”我向她伸出大拇指,“以后我们吃多少,盛多少,再也不会剩饭了,对吧?”
: l6 H! X' F3 q3 U% \- w
  “对!”小女孩高兴地答应。
7 P. P. c* h$ ]1 f
  爱的目光,竟然使这个7岁的小女孩一下子把我看成她可信赖的朋友!难怪人们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原来,这窗户里能发出许许多多的信息,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我相信你!

6 u  H' t% q& n; j& r
  假如你的孩子变得烦躁不安,你可以想一想,是不是孩子缺少了爱的目光?假如你的孩子变得沉默寡言,你是不是扪心自问,对孩子爱的目光足够吗?
& _' S0 a0 M' D0 T9 {5 `' B1 I
  爱的方法之二: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
( L& s- K- ]8 J/ ]" p  y1 `
  对孩子来说,爸爸妈妈的面部表情非常重要。微笑能照亮所有看到它的人,它像穿过乌云的太阳,带给人温暖。

4 b+ J! E8 C# K1 [7 O! S
  走进孩子中间,常常听到一个奇怪的问题:“老师怎么不会笑?”

: v) d  V2 M* F' {* q. Z" V' a
  一次,我去长春市一所实验小学与孩子们见面,一个高个儿女孩气喘吁吁地跑上台来,她的直爽让师生们都愣住了:“知心姐姐,我们的老师不会笑怎么办?”

0 h5 e8 Q6 D2 p: u) R5 D& D
  为了缓和气氛,我给大家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

* v7 s3 H0 E1 i7 Z( f2 q7 _; s' d
  我曾经到北京宣武区一所小学采访。在一本中队日记里,我无意中发现了一篇文章《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
* P- O) z" J; Y+ B, W
  文章说,所有的老师都是绷着脸来上课的,只有美术老师笑眯眯的。结果,课堂上有高声讲话的,有下座位借东西的……美术课成了乱糟糟的自由市场,后来逼得美术老师不得不收起笑脸,也绷着脸来上课。说句不好听的话,这叫“给脸不要脸”。
; e2 |. m1 u2 S( r4 t
  同学们听了,大笑起来。

3 C  z4 A9 ~6 N' o2 ~3 b
  笑声过后,我问这个提问的女孩:“你们有没有过‘给脸不要脸’的时候呢?”

3 C6 C$ M2 U: m
  “有。”女孩坦白地说,“只要老师给点儿好脸,有的同学就开始折腾。”
! p) G8 F- d4 a3 y* W5 j
  台下又是一片笑声。显然,他们经历过。
% A9 f1 `; g( a, G/ W. r
  “那你有没有想过去调查一下,老师为什么不爱笑?除了你们的表现,老师家里会不会有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比如孩子成绩不好,丈夫和她闹别扭……”

) t# {. N( f8 H
  最后,我向同学们提出建议:去调查一下“老师的笑脸哪儿去了”。
0 f* p/ B+ p  G( B) U
  几天之后,我收到几个同学写来的“调查报告”。
! Q  ^4 w) Q( _
  其中一份“报告”写道:“下课后,我‘跟踪’老师去了办公室。在门口就听到里面传出爽朗的笑声, 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我们班主任在笑。我立刻跑进去,想看看老师笑起来什么样子。可是,当我叫了一声‘老师’,老师转过头来时,脸马上变得冷冰冰的,一点儿笑容都没有了:‘你来干什么?’老师甩给我一句冷冷的话。我一下子明白了,老师不是不会笑,而是不朝我们笑。”

1 @& s2 L  `% U5 |! z
  这件事过去好几年了,可我一直忘不掉。孩子们多么渴望得到爱的微笑啊!

& q# a9 l( ?4 N
  在中国少年报社组织的“我眼中的老师”绘画比赛中,绝大多数孩子笔下的老师都是绷着脸的。好容易找到一张“笑脸老师”,画画的孩子还在旁边注上:“老师终于笑了!”

3 y7 Q$ j" P1 F1 u& ?2 ~" ^. J
  孩子们都喜欢爱笑的人。笑,是爱的语言。你冲他微笑,这表达了你内心的感情:“我爱你!我喜欢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从小在微笑中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作父母的再忙、再累、再烦,也不要忘记把微笑送给孩子。
4 W2 p$ b' q9 V7 `3 R$ S- [
  爱的方法之三:用爱的心情倾听孩子
4 r0 ]: p! g% x8 O% B+ u$ c# c
  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父母让孩子通过语言把所有的感情——积极的和消极的——都表达出来,是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 a; X* h/ q; n" |! d" v( d% n
  孩子常常希望父母能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烦恼,而我们这些当父母的,却往往只爱听“好消息”,不爱听“坏消息”。长此以往,孩子失望了,觉得有什么事情对父母说了也是白说,不如埋在心里。久而久之,消极情绪找不到发泄和化解的渠道,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能爆发,变成一种对抗情绪,给孩子和家庭带来伤害。
  Z5 R! v! `  z7 E7 U9 l
  初一女生小雪吃安眠药自杀,经过抢救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要见“知心姐姐”。事情发生后,她拒绝跟爸爸妈妈对话。我赶到她家,走进了她的房间,小雪对父母说:“你们先出去吧,我想跟知心姐姐单独谈谈。”

8 r& i/ Y6 G, h& U  Q+ q
  我们俩面对面地坐着。“真没想到,我还能见到您。我吃了半瓶安眠药,早应该死了。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死,可能是我不该死吧,死了我也见不到您了。”
" [3 b" U5 q: ?) Q& `
  我什么也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
1 M4 _& H1 `; b9 _$ P  E, |
  “我是分两次吃的。第一次吃完,我想起爸爸妈妈都很爱我,我有些舍不得离开他们。可又一想,活着也太没意思、太累了!我又一次把药倒进嘴里。以后,我就什么都不知道了……”小雪平静地说着,好像是在讲别人的经历。
5 K5 h8 @. c2 i% i3 l
  “死是很痛苦的,下决心死也不容易。你为什么想死呢?”我心疼地问。
- R, n0 @2 N' ^: G1 o3 m
  “活着更痛苦……”她接着说。

: E" y( ]& P8 U7 y( e& P% n
  我俩谈得很投机,但实际上主要是她在讲。小雪表达能力很强,思维也很清晰。“你很有能力,讲的故事可以写部小说了。如果真死了,怪可惜的,也许中国因此就少了一位女作家呢!”我情不自禁地说出对她的看法。

0 u$ j# \) v7 k1 `1 N: B& `# C* i
  “我妈可不像您这样看。她对我要求很高,整天催着我学习、学习,弄得我很烦也很累。”说起妈妈,她眼圈红了,“妈妈为我操碎了心,老想让我为她争光,她活得也挺累。”
" M! ]' D+ H9 e) U+ C* x
  不知不觉,我们谈了将近两个小时。“好了,我心里的话都跟您说了,我觉得好受多了。我妈从来没有这样跟我说过话。”她是一边打着点滴一边跟我谈话的。

9 t4 `' Z$ T5 p& C2 `2 @9 B  h
  几天后,北京市教委的一个同志告诉我,小雪很感激我去看她,并对她妈妈说:“您瞧‘知心姐姐’,能微笑着听我说每一句话,听得那么专心,那么爱听我说。您可是从来没有这样听过啊!”
8 O9 ?* T5 R! ?6 Y8 l; Q: e0 q) L
  我真切地感觉到倾听的分量!小雪刚从死亡线上被救回来,第一个需求便是希望有人听她倾诉。没有人理解她,是她选择死亡的原因,而有人关注她的倾诉,又给了她生的希望。
! k3 s0 m- ]1 G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只有觉得对方能真正理解他的想法时,才听得进对方的话。父母作为倾听者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
0 M8 T+ O0 d. k, b" }
  倾听,是一门艺术。如何听孩子说话呢?我提几点参考意见。
) S, E7 v4 u( p, e4 b' Z
  一、做出听的姿势
# _1 {6 o7 F- u
  ·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
- A- C. M8 _7 T% h: A2 e" m) M
  ·身体稍稍向前倾,这是表示有兴趣的姿势。
+ o5 ^1 P2 x% ^4 z& d
  ·不要制造“墙壁”。如两手抱着胳膊或边听边翻着书,这些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碍。
9 i$ d; N, b- F. B( P/ ]) {
  ·用眼睛“听”。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来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3 a' S/ z' G7 H; P
  二、表现出听的兴趣
& p% ^) E8 f! D4 v! P* |1 q
  让谈话者最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

1 D1 ~" `4 {3 r/ O" a' g* O$ V
  记得有一次,我大嫂津津有味地向我大哥讲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这部电影大哥已经看过了,可他竟然听得非常入迷,还不时地问:“后来怎么样了?”我觉得好笑,暗地里问他:“你不是看过了吗?”哥哥笑着说:“如果我说看过了,你大嫂该多扫兴!”我对大哥的敬佩油然而生:他是多么懂得尊重人啊!
" n6 u2 h5 p' X; }
  有些父母,对孩子就缺少这种尊重。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别烦我!”“该干嘛干嘛去吧,谁有工夫听你神侃!”

0 q$ O+ h$ g- J* F' H1 y5 l
  于是,孩子十分扫兴。我们当父母的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冷暖、吃住,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
- {! n) F! s4 F# z
  三、将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 y' k9 a. j, s* g
  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了。
1 o& x# X5 b" O) m( C# a
  ·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
! s: c& u1 J2 ^$ q% K
  ·用语言表达。听孩子说话时,用简单的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诸如“真是这样吗?”“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等。
( x; f5 r5 D: t: g
  也许你会发现,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你想要表现出有兴趣的姿态,那么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

; u. K; d7 v; N7 W0 N( a5 r7 T2 |
  俄国伟大的作家契柯夫说过这样一句话:母亲之所以在教育子女方面不能由外人代替,就是因为她能够跟孩子同感觉、同哭、同笑……单靠理论和教训是无济于事的。
! j) b, y5 P  G0 q7 s$ R
  爱的方法之四: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
' U) V0 ]0 q" m2 Q. ~; K/ \$ G* S
  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发现。发现什么?孩子的长处。

) c6 \2 z8 D# A- e# U! K) h3 v
  谁会以自己的短处作为生存条件呢?人应当扬长避短。如果经常展示自己的长处,别人就会认为他行,他就朝更行的方向努力。我们只有用爱的眼睛去看孩子,才能发现孩子的长处。正像北京前门小学钱红石校长说的那样:“只要看重您的孩子,就会让蒙尘的金子闪光!”
, \" e  E2 g; n" \+ a
  发现孩子的长处,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 o5 y4 o6 D( `/ O6 K& n/ f
  一、发现不同点
2 D+ Z' m( T- X: _: y  k6 m
  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
0 c- D4 W: ]9 W* [
  爱迪生上小学时,对学校的新教具很好奇。他把教具全拆了,又装不回去,气得老师请来了他的妈妈。老师对爱迪生的妈妈说:“你的儿子太爱拆东西了,你要让他改改这个毛病!”“老师,我看你不对哟!我观察儿子很久了,他跟别人最大的不同就是喜欢拆东西,你叫他改掉这一点,那我儿子不就跟别人一样了吗?”爱迪生的妈妈坚信这是儿子最大的优点。
2 v; u7 |9 @% G; x! |) b6 `7 H
  正是受到妈妈的鼓励,爱迪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强,最终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可以说,没有爱迪生的母亲,就没有爱迪生的成功,是她发现了儿子的与众不同之处,发现了儿子的才能。
( k6 n7 o( f1 I
  那么,你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吗?如果你还没有发现,你就有可能扼杀一个天才,尽管你是无意的。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这个不同点也许就是他最行的地方。

" g* @4 }% p( H3 O( B' L2 C0 i
  二、发现闪光点

7 Y/ ?8 x0 A, w" _! T/ h
  武汉市有个学习不太好的学生,上课特别爱举手。有时老师的问题还没说完,他的手就举起来了,可让他回答,他又答不上来。老师课后跟这个同学聊天,问他原因。
7 o5 a5 s, {! X. E/ n  [
  “同学们总笑我成绩不好,说我笨,我不服气。所以老师提问我总举手,想让大家看看,我不笨,可实际上我不会。”学生对老师实话实说。

# p7 K$ A0 H) f8 K' y: t
  老师了解了真相,表扬了他的积极性,并且跟他订下“君子协议”:“以后老师再提问的时候,如果真会回答,你举左手;如果不会,你举右手。”

6 R& g* u- R* ]% U$ D+ M1 P
  老师心里有了底,以后上课时抓住这名学生举左手的机会,让他回答问题,并经常表扬他。从此以后,这个学生在学习上很有起色。
' g( U6 t' h1 e+ L+ _; f' ]
  孩子天天在进步。父母和老师要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去发现孩子,特别要善于发现后进孩子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
9 S+ p, ^, x8 ?# |
  三、发现动情点
; v0 j! D( d& m
  孩子的内心是纯洁的,孩子的情感是细腻的。我们要与孩子为友,就要去发现孩子的真诚,倾听他们真挚的声音。
8 O; ?* c" _6 Q: m  [0 x( ]
  有个年轻女教师上课,穿了一双高跟鞋,走起路来“咯噔咯噔”地响。一个男生总是低头看老师的鞋,老师训斥道:“注意听课,不许再看!”老师一走动,“咯噔咯噔”的声音又响起来,男孩忍不住又低头看。老师生气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正经!”男孩再也不敢看了。
1 I" P5 e8 H; ]  O! G9 p
  有一天,这个男孩病了,老师去家访。听到“咯噔咯噔”的声音,男孩急忙打开门,一看是老师,什么也不说,转身就往里屋跑。他从床底下掏出一双高跟鞋,含着泪说:“我妈活着的时候,就爱穿高跟鞋。一听到老师高跟鞋的声音,我就想起我妈……”
* \4 l) K. l% M6 R
  孩子对亲人的爱往往表现在细微之处,这细微之处又往往容易被忽视和误解。
( j1 R& A( Y" A0 B; L5 g: }$ O
  有个孩子对我说:“我妈过生日的时候,我送给她礼物。可我妈说:‘花钱买这些干什么?’我当时挺生气的,觉得一份好心白费了。第二天,我发现妈妈在仔细看我的礼物,我挺高兴的,知道妈妈还是喜欢我的礼物。她要是不用那种口气说话就好了。”
2 X0 }( e/ u. u5 S8 W& j

4 M3 V& }2 p1 K8 S# W7 A8 x
/ U1 Q$ o; I1 j4 o  y1 g* O  z2 r6 ]" e9 \, e) x0 g6 y# h) O
  家庭生活中,常常发生的是细微小事,但是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孩子的真诚和爱。善于发现,是我们走近孩子并与之沟通的法宝。

! \2 [! A! }2 K5 m* R# F  |* y& u& W1 V6 K
' p" [7 T) l3 ?4 S" @

- G9 }* R2 e' S4 a0 ?! n' l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