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131|回复: 0

[职场杂谈] 巨柚商城:拼多多要复制阿里巴巴的成功几乎不太可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10 1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拼多多渠道下层的壁垒有多深?
我们在拼多多IPO时,曾经写过一个报告,当初原文是:“那些陆家嘴金融圈天天研究互联网应用的人,在中国其实属于小众人群,中国有80%的家庭月均收入低于3000元。拼多多一开始理解了这个问题,他想明白了目标客户是谁,以及如何抓取这些目标客户。从拼多多的快速崛起中,我们看到许多简单粗暴的流量玩法,许多十年前存在过的大规模打广告的方法。这些方法,对于目前拼多多的用户来说,依然有效。和其他互联网应用通过城市然后向下渗透的降维攻击打法不同,拼多多瞄准了最后一块流量金矿:四五线城市和我们的农村。整个移动互联网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基本上也是从一线二线,然后不断下沉。这些人群并没有被淘宝和京东全面覆盖,甚至这些大电商的物流体系也没有下沉进去。其实今天的农村和四五线城市,只是在重复昨天一线城市的故事。”更多电商资讯参考企业福利产品
整个中国消费是分层的,在拼多多上市前许多人质疑身边没有人使用拼多多,但我们当时指出拼多多用户并非典型的一线城市用户,而是大量在四五线城市和我们的农村。中国整体是一个平均收入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北上广深为代表的一线城市。
但是理解这个问题后,我们思考拼多多渠道下层的壁垒有多深?
从商品的本质来看,往往是发达地区向不发达地区进行辐射。为什么大家要喝美国的星巴克,吃美国的麦当劳,甚至看美国的迪士尼超级英雄电影?背后还是美国作为全世界最发达国家,其文化可以向不发达地区输出。商品也是从城市辐射到农村,而非农村包围城市。长期看,如果我们认为中国的城镇化会继续下去,阿里淘宝的渠道会继续下沉,拼多多的壁垒就很脆弱。
从过去几年三四线城市的“棚改货币化”中,推动了这些城市居民的收入大幅提升。在收入提升后,价格已经不再是最重要的购买因素。从易观国际最新的调研报告中看到,三四五线城市居民对于消费最关注的是质量和品质。
电商的终点:从来不存在错位竞争
如果我们把阿里、京东和拼多多三家公司的年度买家用户加总,已经超过了中国的总人口数。许多人说,电商可以出现错位竞争,不同平台解决不同用户的需求。然而我们从过去几十年实体零售的进化看,其实很难出现需求的错位竞争。
过去几十年美国沃尔玛的崛起,就让许多其他类似的实体零售商倒闭。用户选择的是大而全,而非垂直的商超。那些生存下来的便利小店,更多基于场景。用户发现去门口的便利店买个报纸和牛奶比较方便。而包括Coscto能存活下来,依靠的是另一种商业模式:会员付费+自主商品严选。在同一种商业模式中,如果没有物理场景的问题,用户最终只会选择一家。
在美国,亚马逊几乎形成了电商的一家独大,没有和其体量抗衡的电商了。在中国,长期看这个市场也难以形成错位竞争。
我们抛开拼多多平台的品牌和质量问题,从发展路径来说,拼多多已经难以复制阿里巴巴。阿里巴巴的崛起伴随着中国一代人的消费升级,从最早追求便宜的淘宝,到后面的天猫。而淘宝平台本身也向质量和品牌进行转型。可以说阿里巴巴是伴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中国人民可支配消费力的提高,一起成长起来的。
从用户重叠度看,拼多多用户和淘宝的重叠度很高,达到了80%。那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一部分用户到底是长期选择两个平台,还是最终会转向一个平台?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提到,拼多多要复制阿里巴巴的成功几乎不太可能,同时拼多多和淘宝的产品相似度还是比较高。从重叠度看,拼多多4.2亿活跃用户中,只有7000万没有安装淘宝。长期看,这些用户大概率依然会选择淘宝。拼多多通过渠道错位推动了这些用户的网购习惯,但大部分用户依然会选择产品品质、产品数量和服务体验更好的淘宝。
长期看,如何给一个企业进行定价?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消费品公司,从价值投资原教旨主义的观点看,就是基于企业长期创造现金流的能力。亚马逊虽然盈利有波动,但是其自由现金流一直持续增长。阿里巴巴也有着很强的现金流。我们看拼多多,公司从短期和长期的维度看,要获得强劲的自由现金流都非常困难。
我们认为,一个好的企业必须有合理的估值。在250亿美元市值,我们认为拼多多的估值还有继续压缩的空间,中期维度依然认为股价只有一个方向:going south(下跌)。
* x3 t. f- [! O  N' L, b2 c; x5 M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