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7262|回复: 0

[转载] 莆田陈金标感人的真实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11 21: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偿腾出自家临街的店面,创办“涵西劳动保障工作站”,没收一分报酬,帮助近3000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多年来默默“跑腿”,为退休老工人提供免费“代办”服务,涵西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陈金标被誉为新时代的“活雷锋”。
  “学习雷锋,做个好人,帮助了别人,才能快乐自己。”3月上旬,记者走进陈金标的工作站,这位当代的“雷锋”去年被评“中国好人”。他说,他从小就深受雷锋奉献精神、“钉子”精神、“螺丝钉”精神的影响,认为雷锋精神在任何时候都不过时。
  平时,下岗人员一有空就到莆田涵江区工业路的涵西劳动保障工作站找陈金标聊聊,工作站成了“下岗职工之家”,陈金标被称为“下岗职工的贴心人”。
  谁能想到,多年来为下岗人员排忧解难的陈金标自己也是一名下岗工人。2001年,莆田玻璃厂宣告破产,当时52岁的陈金标下岗了。下岗,让这位18岁当兵、19岁入党的老党员很失落。但不久后,他便发现周围与他有相似遭遇的人很多。很快,他从失落中找到自我,决定把妻子经营了5年的食杂店店面腾出,把无偿为周边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再就业服务当作自己的“下岗再就业”。2004年2月14日,涵西劳动保障工作站正式挂牌成立。
  工作站成立之初,他走街串巷,引导下岗失业人员摒弃传统就业观念,并主动帮助他们寻找就业岗位。他在工作站设计了一个招工信息栏,一有空就骑车到莆田涵江区劳动力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抄一些就业信息,贴到招工信息栏上,供下岗工人参考。
  当年,陈珊、陈碧鑫姐妹下岗后,想开个咖啡店实现再就业,陈金标帮助她们筹集了10万多元资金,很快开设了“绿萝花”咖啡店,还招收3名下岗女工做助手,一时传为佳话。10年来,陈金标为工业路附近500多位原本无技术的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出路,有人成为厨师,有人成为美发师。50多位再就业非常困难的“4050”下岗人员在他的牵线下也实现了再就业。
  10多年来,陈金标几乎没有休息日,只要有人寻求帮助,他都会尽力而为。他说,他也是下岗工人,能感受到下岗职工希望尽快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的心理。他创办的工作站服务范围不断延伸,热情为下岗工人提供低保申请、办理证件、解决困难等“额外服务”,而他从不收一分服务费。“附近的店铺出租每月租金2000多元,你设立工作站做义务工,不但没收入,还得贴钱花。”对此,妻子颇有微词,但他总是乐呵呵地说,看着别人找到工作,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就是他最大的成就。
  除了帮助下岗职工再就业,陈金标还成了工业路许多退休老工人的“跑腿”,他印了张联系卡,老人们只要有什么事,找上门来或打个电话,他都会马上给予帮助。他代50多位退休老人把退休证送到有关部门年检,帮10多位老人办理户口迁移手续。还上门为老人安装挡风玻璃,甚至找来木工,为老人安装纱窗。
  工业路退休老人林瑞瑛前不久听说军转干部可以加工资,但苦于自己行走不便而且子女都在外地工作,他试着打电话给陈金标,陈金标爽快地答应帮忙。由于区划调整,林瑞瑛的相关档案,让陈金标辗转多次才找到,费尽周折帮助林瑞瑛解决了工资问题。当林瑞瑛塞给陈金标一个红包充当劳务费时,陈金标一分不收,还交代以后有事尽管找他。
  周末,偌大的工作站,只有陈金标一人。他告诉记者,前不久市经贸委向他发来了《关于办理市属企业信访事项通知》,让他帮忙收集市属企业信访信息,向政府集中报送,避免出现群众集体上访的现象。此外,还有一份《关于普查1953年底参军后复员到企业工作的退休人员基本情况》文件,邀请他参加全市普查工作。这两件事是他近期要做的新工作,好多人都说他傻,专揽“麻烦事”,他却说要一辈子当这样的傻子。黄凌燕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