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4874|回复: 0

[文化杂谈] 莆田郑氏家族 郑樵与郑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5 11: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田郑氏有两位名人常被误认。一位是史学家郑樵,另一位是状元郑侨,由于两人同姓郑,“樵”与“侨”读音相同,又同是宋朝人,因此事迹经常被人混淆。其实,郑樵是郑侨的堂叔,郑樵生于宋崇宁三年(1104),郑侨生于宋绍熙二年(1132)。
    “济贫请米四万石,文史再添二百章”。对于这对堂叔侄,莆田郑氏家族还有这么一对楹联。上联说的是郑侨的故事,淳熙八年(1181),郑侨与朱熹等一起被遴选为常平官。到淮东上任时,恰逢淮东发生大饥荒,他为贫民请米4万石赈济,万民对他感恩。后来,郑侨官升礼部郎中、太子侍讲等职。他兼权给事中时,皇妃婉容陈氏之父以皇帝手书求官,郑侨封还之,不让皇亲国戚轻易有官当。
     出使金国时,恰遇金主生病不能接见他。金主命他于东阁门递进使书,他捧着使书在宫门外从早晨站到中午,金人只好移牒还礼遣回,郑侨维护了民族尊严。郑侨为官期间减免古田重税,罢去义仓和,舒缓民力,安抚百姓。他死后,朝廷赠太师,追谥为忠惠。
   下联说的是郑樵的故事。郑樵一生充满传奇,他从小就对六经、诸子百家之学感兴趣。然而不幸的是,宋宣和元年,他的父亲从京师太学回故里,死在今天的苏州,年仅16岁的郑樵把父亲葬在越王台,从此他谢绝人事,不应科举,在越王台下搭了个茅屋,一边守墓,一边读书。后来,他又在夹漈山中筑了三间草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夹漈草堂”。在这里他励志自学,要读尽天下古今之书,通百家之学。郑樵一边读书,一边讲学授徒。虽不被世俗所理解,却为青年后生所敬仰。
   早年,郑樵立下修史的志愿,然而他一介布衣,身处山林,资料匮乏,写史难度巨大。当时,朝廷黑暗,在文化上进行压制,私人修史被列为违法之事。郑樵就是在这种“风波易起”的年代修史的。他的《通志》近700万字,始于三皇,终止五代,参考司马迁体例,但与《史记》又有不同之处。郑樵一生读书、著述、讲学,他的学识在当时首屈一指。清代学者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指出:“南北宋间,记诵之富,考勤之勤,实未有过于樵者。”仅凭一部纪传体的史学巨著,就足以确立郑樵在我国史学史上的不朽地位。
   《通志》与唐杜佑《通典》、马端临《通考》合称“三通”,为古代知识分子必读之书,有“士不读三通,是为不通”的说法。其中的二十略是《通志》的精华所在,像《艺文略》通录了我国宋以前的文献,创立了新的图书分类法。《图谱略》和《金石略》扩大了历史资料的范围。
   时至今日,涵江新县的“夹漈草堂”已经成为旅游胜地,而莆田一中也把郑樵的雕塑立在校园里,勉励学生勤奋学习。(燕子)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