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16542|回复: 0

[图解天下] 隋代大批台湾人被掳至福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27 13:49: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福清民间传说中,芦华与嫦娥一样居住于月宫。

公元610年,隋炀帝在继大业三年遣羽骑尉朱宽及海师何蛮入流求之后,再次派遣武贲郎将陈棱、朝请大夫张镇州率兵自义安(今广东潮安)浮海入流求。在进入台湾本岛之后,陈棱军队曾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这场行动,最后以陈棱部“虏其男女数千人,载军实而还”而告终。

这里的“流求”,指的就是台湾,隋唐时期的史书都是用这个称呼来指代台湾的。关于这些被掳的台湾早期居民在移入大陆之后被安置于何方,从目前所见的隋唐史籍中都未见有过明确记载。

笔者根据宋淳熙《三山志》、明万历《闽都记》及《闽书》等方志的有关记载,结合有关资料,考证隋大业六年台湾数千男女居民移入大陆之后的具体居住地,当在今福建省福清市龙田镇至港头乡沿海一带的区域之内。

从《闽书》开始说

据《闽书》福州府福清县条记载,“(福清县)福庐山,故名郭庐山,郭姓者居其下,皇朝邑人大学士叶向高更之曰福庐”。书中还对这个地方进行了一番介绍,“山下有牛田场,皇朝戚继光大破倭于此。”

关键的地方来了,《闽书》之中竟然提到了那些被掳的台湾早期居民安置地,“又三十里为化南、化北二里,隋时掠琉球五千户居此,化南里则皇朝大学士叶向高之乡。”此外,《闽书》在“化北里上都”图四还注云:“隋时掠琉球五十户居此。”不过,这里的五十户,可能是为五千户的笔误。

这件事在隋唐史籍中都没有记录,在这部书里居然出现了,肯定有许多人对它的可信度打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事实上,《闽书》可是很有含金量的。这部书于明朝万年年间编纂,所记上迄夏商周,下至明中叶,对福建全省的历史沿革、风土人情等做了比较系统、详细的记述,是福建现存最早、最完整的省志。

它的作者是泉州晋江人何乔远,这个人不仅学识渊博,他家还是中国少见的方志家族。他的父亲何炯很重视地方文献,是泉州著名学者、教育家,曾编纂《清源文献》。他的哥哥何乔迁也是个很有才华的文人,万历年间中解元,编纂了《潭阳文献》。父兄的精深造诣,对何乔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他年轻时有机会接触与搜集福建的地方史,为以后编著《闽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福州人写的《闽都记》

《闽都记》所记为福州府辖内各县的地理、历史沿革、风土人情、文物古迹等内容,也是一部重要的福州地方志。在“福清胜迹条”中,王氏写道:“化北里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民居鳞次,亦多大姓,隋时掠琉球五千户居此。”据此,这应是一条较之《闽书》同等或更为重要的珍贵史料。

对于隋代台湾居民移居福清东南沿海一事,除了五千户的数字可能偏大一些外,他们应该握有一定的历史根据或史料依据。虽然我们不无遗憾地感到王应山的《闽都记》及何乔远的《闽书》对此都没有做进一步的注释说明,但是笔者在查阅比此二书更早的宋代方志《三山志》中,还是发现了与此有关的一些重要线索。

最早版本的方志《三山志》

笔者在通阅《三山志》时,发现该志卷三地理类三的福清县旧山亭乡和崇德乡一条中,分别出现了“归化北里”“安夷北里”“安夷南里”和“归化南里”四处看起来就与众不同的地名。要知道,这里的“归化”和“安夷”的地名,不但在福清县境内,而且在《三山志》所载的其他十一县的乡里名称中,都没有发现有雷同的现象。

三国时期,大陆人民称台湾为“夷洲”。《三国志·吴书》称,三国吴黄龙二年春正月,孙权“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澶洲”,“但得夷洲数千人还”,这些台湾土著居民当时被称为“夷人”或“夷洲人”。

隋代虽称台湾为“流求”,但仍称其人为“土人”或“夷人”,如《隋书》把流求列为“东夷”即显而易见。

有鉴于此,隋大业六年陈棱部掠获这些“夷人”返回大陆后,安顿这些“夷人”的地点,则完全有可能被赋予“安夷”“归化”这样的新地名。顾名思义,安夷者,安抚夷人也;归化者,归顺廉化也。历史上一些特殊的地名称呼,总是包含着某些特殊的历史含义,例子众多,不胜枚举。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福清民间的有关传说中得到有力的印证。

中秋外出看月华

在福清东南沿海等地,民间曾经广泛流传着“看月华”的传说。

据说在很早的时候,当地沿海曾经住居着许多外来人,经过很长时间后,这些外来人学会了本地话,也就变成了本地人。在他们之中,有一个名叫薛利的人,生有二男一女。老大芦仁,老二芦生,女儿芦华,三个儿女中又以芦华长得特别美丽出众。

薛利家里很富有,但是他为人贪财而又小气,乡里人背后都叫他“吝啬利”。薛利的女儿薛芦华则与其父完全两样,她心地善良,时常背着父亲把家资赠送穷苦人家,因此深得众乡亲的爱戴。

但是由于芦华姑娘是一个“外来种”,她的身上自然还留有一些“未开化”的习气,在她和弟弟芦生通晓人事之后,姐弟二人竟然私自通婚结为夫妻。由于薛利对女儿乐施好义的憎恨,以及老大芦仁想独占家产的野心,父子两人就策划谋害芦华和芦生兄妹俩。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芦华和芦生同时梦见一位老人催他们起身逃命。兄妹俩从睡梦中惊醒,马上按照梦中老人指点的方向,向海边一条小船跑去。当他们跨入小船时,芦华扯起船篷,小船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了起来,一直飞向月宫。

从此以后,每年八月十五月儿圆的时候,福清沿海一带的乡亲们都会成群结队外出“踏月”,看望居住在月宫中的善良美丽的芦华。居住月宫中的芦华,也没有忘记穷苦的众乡亲,每当乡亲们能够看到“月华”的时候,这一年他们便会幸福美满、万事如意。

久而久之,这一习俗流传至今,当地人称之为“看月华”。当地传闻,“月华”是很难看到的,所以又有“好命看月华”的俚语。至今福清县港头乡还有一处叫“芦华”的地名,但是其与传说中的芦华姑娘是否有关,由于年代久远,后人已无从稽考了。

由于笔者原籍即在福清县龙田地区,因此对此传说是熟悉的。剔去遥远岁月蒙上的层层神话色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在很早以前,福清县沿海地区居住过“外来人”,这些“外来人”在接受本地居民同化的同时,还保留着一些诸如姐弟(兄妹)互婚的原始习俗。

我们知道,兄妹(姐弟)互婚是原始社会群婚制的产物。三国时期沈莹《临海水土志》记载的夷洲人“舅姑子妇男女卧息共一大床,交会之时,各不相避”以及《隋书·东夷列传》记载流求土著居民“或男女相悦,便相匹偶”的状况,都真实反映了当时台湾土著居民群婚制遗俗残存的情况。

此外,从今天部分台湾人的语言习惯来看,他们称呼母亲为“伊娜”,在福清沿海地区的部分居民中,至今也有称母亲为“伊娜”的。相反,与福清县语言习俗基本一致的福州方言区的福州、长乐等县市居民,称母亲为“依妈”“良礼”等,闽南语系的则称为“阿母”“老母”,它们之间显然有所不同。

虽然年代相去很远,人物变化无端,但是从当地的有关传说及个别残留的语言称谓中,我们仍然可以依稀窥见古代台湾居民移居福清的蛛丝马迹。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