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20331|回复: 0

[纯莆兴化] 莆田民间典故:先有吉祥寺,后有宁海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3 10: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先有吉祥寺,后有宁海桥”,这是数百年来一直流传在莆田南北洋一带的民间典故。意在赞颂高僧越浦禅师修建宁海桥的功绩,也说明其先造吉祥寺对修桥产生了良好的连锁效应。
  宁海地处木兰溪入海口,这里溪海交汇,两岸宽阔,惊涛骇浪,古人曾叹此口“唯有飞仙可渡”。从宁海名称,也可看出,前人对这儿过海安全是多么企望。然而这里未建桥前,黄石和涵江等南北来往只能靠小木船摆渡,古称“宁海渡”。而因溪面宏阔,洪水猛兽,加上溪流海潮造成的激流漩涡汹浪,经常发生翻船死人事故。所以,史上宁海实常不安宁。民间便流传有有鲤鱼精作祟的故事,传是宁海中有一条鲤鱼妖精,每年都要吃掉许多渡海群众,所以来此渡船,常令人担心受怕,忐忑不安。
  直至元代,本邑华亭龟山国清寺来的一位“得道”高僧越浦,他在渡船时刚好碰到鲤鱼精兴风作浪,即以佛法把其降伏,渡船才化险为夷。越浦便借题发挥,向获救船客宣传造桥的重要性,请各位回去一起动员善众支持建桥。这里相传的鲤鱼精故事只是一则民间神话而已,但越浦禅师首造宁海桥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真实。
  为什么传是先有吉祥寺,后才有宁海桥呢?据清乾隆《莆田县志》载:吉祥寺“在宁海桥北岸(涵江镇前村),元元统二年,龟洋寺僧越浦架海为桥,即建寺护桥”。
  可想而知,当年要在这天堑途上造桥谈何容易,可以说这是元代至明、清时期,闽中一带最为艰巨的工程。为了促建桥,越浦禅师费尽心机、精心谋划,就先造吉祥寺,作为修桥基地。
  其宁海渡风高浪险,工程浩大,修桥之难,的确叫人谈桥色变。越浦禅师带领僧众四处化缘募捐、节衣缩食积累银钱。繁重的奔波劳作、清贫的生活磨难,使一些寺僧难以忍受,只好不告而辞,甚而退避三舍;临近一些小偷又来雪上加霜、不时入寺偷盗修桥钱物。越浦禅师心急如焚,就在众僧面前,用手醮着海水于寺前石柱上写下一副楹联:
  施我物必昌,偷我物必殃;入吾门不贫,出吾门不富。
  越浦写好这对楹联,就请各位阅看。众僧说:没有看到字;越浦要大家站到山门上看,僧众都说:“现在联句看清了”。
  这手醮海水写的楹联,靠近细看并无书写字的痕迹,站到山门上看却一目了然,寺僧和众人亲眼看着这位高僧神通广大、如有神助,皆惊讶不已。自此,建桥原料无一丢失,吉祥寺僧人也再无一打退堂鼓……据兴化府志和莆田县志记载:宁海桥初创于元元统二年 (1334),但到至正十年(1350)即崩坏。明建文二年(1400),由另一位僧人湘江再主持迁址重造,前后花了十多年时间才建成,从而奠定了这座大桥的规模和基础。此后,明、清两代虽有几次重修,均在原址上作局部修葺。其中最大的一次重修,是清康熙三十九年至四十二年(1700-1703),由福建水师提督吴英捐银钱六千余两修缮。故原在桥南立有碑记,并建有吴英纪念祠。
  该桥长 225 米,宽 5.8 米,高 10 米,由75 块巨大石梁架在 14 座船形桥墩上。桥两端各有两尊明初石雕的桥头将军。其高 3米,披甲戴盔,手持长剑,气宇轩昂,日日夜夜、目不交睫地守护在双边的桥头上。桥南两尊先后于抗战时和“文革”中被毁,后重造。桥北两尊系明时原品,古色古香,栩栩如生。桥头的大石狮,亦是 600 多年前的历史文物,其中一只后爪伸出,向前挠耳,憨态可掬,逗人发笑,实为石雕工艺精品。
  该桥让人最感兴趣的是 75 块罕见的大石梁(多数长 13 米、宽 1 米、厚 1.2 米)究竟何来?如此宠然大物,又是如何架上 10 米高的桥墩?桥碑中仅有“采石于外岛以为巨梁”
  句文。据祖辈相传。石梁采伐自“界外”埭头大蚶山,那里满山皆是盘石,且靠近兴化湾海边,搬运即利用海船几只合力、大杉木浮力和顺风扬帆运来,而后再等到涨潮时,采取浮、顶、吊多举并用,才架至桥墩上。不难想象那众志成城的场面是何等壮观!
  架桥后,这里天堑变通途。其“宁海初日”为莆阳廿四景之一。指拂晓,晨曦初露,朝霞映空,“海曙长天一色红”。蓦然,一轮红日,跃出海面,波光粼粼,气象万千,该时,身临其景,那真是美不胜收!
  宁海桥,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为纪念越浦禅师首造之功,后人在吉祥寺旁特建一座越浦禅师塔,念其可歌可泣的修桥精神,令人倍加崇敬,发人不尽遐思。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