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小鱼社区

搜索
查看: 32092|回复: 0

[本地杂谈] 莆田的人情与世故——莆田人的人生礼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4 10: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莆阳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人生礼俗在内的民俗习惯尤能体现莆田的风土人情和地方人文,值此年终岁首民俗活动“旺季”,本报特刊发有关人生礼俗文化专题,以飧读者。
  □莆田人生礼俗是古老的中原文化和莆田地方文化的结合体,是莆田人民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和生活磨练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式,是充满智慧和经验、体现分享与交流的珍贵文化遗产。
  □莆田人生礼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而存在,世世代代影响着莆田人民的生活,包括处世方式、道德情操、为人准则、行为规范等诸多方面。
  □应该说,莆田人生礼俗是莆田传统文化的基因之一,但是随着时代的演进,莆田人生礼俗也在不断地演变,有的甚至已经濒临消亡。
  人生礼俗是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和习俗,其伴随人的一生一世,成为人们相互交流、相互尊重的一种文化。莆田作为文献名邦,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礼节,而且因地制宜,丰富和发展了人生的礼节俗,使之成为了颇具地域特色的尊重人格、维系亲情、分享快乐、分担忧愁、追思慎远、崇尚先贤的乡土教化。
  古人说,通情才会达礼,知礼而后养德,本文拟介绍其中29种人生礼俗,愿与朋友们一起重温君子之礼,记住故乡莆阳的人生礼仪,做一个知人情、懂世故莆田人。
  人生第一礼俗:送生礼
  送生礼俗是莆田民间普遍流行的一种礼俗,主要是预祝孕妇顺利生产。“送生”莆田方言谐音为“双生”、“顺生”,因此表达的是对一个即将诞生生命的美好预祝。亲朋一般要在孕妇临盆之前十天左右,送去“月内料”,即坐月子享用的滋补食品,通常送的是红菇、香菇、蛏干、目鱼干、公鸡、线面等物品。孕妇的母亲还会去庙堂拜祭上香,祈求妈祖、观音大士或陈靖姑保佑女儿顺产,小孩平安出生。
  三朝礼的热闹情景
  《梦梁录》第二十卷载:“三日,女家送冠花、彩绸,谓之送三朝礼也”。这种礼仪在孩子出生后3-7日内举行,仪式大致有:为新生儿取名、为之挂“长命锁”、赠长命钱、洗草药汤等等。
  宋代莆田诗人刘克庄有一首诗写道:“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纵道菊花如昨天,要看汤饼作三朝”。此诗生动地描叙了莆田民间三朝礼时有歌队乐队前往庆贺的热闹场景。
  有点“跑题”的半月礼
  半月礼是指新生儿出世半个月时,由外婆家或至亲为孩儿的母亲备办的坐月子的新鲜滋补食品,还为新生儿送去被褥、衣服等物品。莆田民间称为“做十四天”,实际是指孩子出生后的第十四天送半月礼。按照莆田民间坐月子的习俗,产妇在孩子出生后前半月,以吃素食滋补为主,半个月后才开始吃鱼、肉、鸡、鸭之类的荤食,据说这样对母乳的产生是有益的。这样看来,半月礼好像主要是为了表达对产妇的关爱和呵护。
  满月礼,“做出月”
  在新生儿满月时,莆田人要举行隆重的满月礼,俗称“做出月”。满月礼主要是宴请亲朋,还要向亲朋分发染红的蛋品。若生女儿,分红蛋一双,寓意女孩长大后会找到如意郎君,结双成对;若生男孩,则分红蛋六个,表示六六大顺,一生顺利平安。亲朋祝贺满月礼的,一般要送小孩衣服,有的还要送金、银饰件或金银元宝,算是资助支持新生命的成长,体现了对下一代的关爱之情。
  四月礼,有点小隆重
  孩子出生满四个月时,亲朋再一次登门祝贺,叫“四月礼”,民间俗称“做四月”。这时,婆家再一次为外孙或外孙女备办新衣数套,以示关怀。与此同时,这一天家人还要为新生儿剪指甲、修头发、沐浴更衣,还要为新生儿围上涎巾,收吸口水;系上肚兜,防止冷风入肚脐;穿上黑衣,防止紫外线辐射。民间有个说法,小孩穿上黑衣,蚊虫就不会去叮咬小孩,这是古人生活经验的一种传承。
  四月礼在莆田民间很盛行,它与我国北方地区流行的孩儿出生行“百日礼”有异曲同工之妙。
  抓周礼大概是一种测试游戏
  孩儿在满周岁之日,午时之前,上辈人要为之举行抓周礼。抓周礼起源于三国时代,被称为“试儿”习俗。北齐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记载:“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一周岁),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在明代之前,此俗通称为“期扬”,到清代才通俗化,改称为“抓周”、“试周”。
  抓周习俗是源于原始的征兆观念,以此来预测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并加以引导培养。这是父母对子女的舔犊情深、充满期待和祝吉的行为游戏。
  入学礼,意义特别深远
  莆田自古被誉为“文献名邦”,在重教兴学方面是极为重视的。所以,莆田民间的入学礼别具一格,富有寓意。
  在孩儿满6岁时,要举行比较隆重的“入学礼”,其仪程是通过对壶公的信仰拜祭,让这位智慧之神开启儿童的智力,俗称“拜了壶公,聪明花开”。有人说,那是一种愚昧的迷信行为。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通过壶公拜祭的形式,以一套理喻规告的方法,为孩童上了人生第一课,让孩子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永不泯灭的记忆,在未来求学的征程中受到永久的激励和鞭策。
  如果了解了这种入学礼的仪程,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入学礼第一个仪程是拜壶公,祭品用葱三根,寓意聪明;芹菜三根,寓意勤学;竹笋三根(笋干亦可),寓意虚心。为什么要三根?其寓意是三更,意思是读书要勤奋,要读到三更夜。此外,还要杏仁一盘,寓意幸运;桂枝一束,寓意折桂高中。祭品排列完毕,点燃香烛。
  第二个仪程是由长者领着学童诵读祝文:“壶公神仙,点化顽冥。赐我聪慧,督我勤勉。萤光映雪,锥骨提神。学无止境,若谷虚心。赐我幸运,学业大成。蟾宫折桂,金榜题名。”
  第三个仪程是在长者的教导下,学童向壶公神仙发誓,将来一定苦学勤学,功成名就之后,再来拜谢壶公。
  这种看似荒诞的民俗事象,其实充满了理性,包含了一定的科学性和哲理性。这个启蒙课程的设置,从求学必备的三个要素——聪明、勤学、虚心,加上人生中的幸运因素,构成了一个人学业能否成功、金榜能否题名的前提条件。
  也许,正是莆田这种独有的“入学礼”,才使得莆田人才辈出,唐代至清,共出了两千多名的进士。南宋着名的理学家朱熹为了解开莆田人文鼎盛之谜,几次实地考察,最终得出了“莆人物之盛,皆因壶公也!”这事在明代黄仲昭的《八闽通志》中有明确的记载,说明了朱熹正是从莆田入学礼拜壶公的习俗中找到了答案。
  了解莆田民间入学礼,让我们知道祖先在1000多年前就发现了学习的葵花宝典、制胜法宝。一个人在学习上是否有成就,仅靠聪明是不够的,若不勤奋、虚心,也可能聪明反被聪明误。而如果一个人的天资先天不足,用现在的话叫智商低一点,并不可怕,因为勤能补拙是古训,水滴石穿凭恒心。当然,任何事还得靠一点运气,所谓的运气是外部客观条件对人的主客努力的制约和影响。譬如,一个考生做了满分的考卷,偏遇上了老师在改卷时疏忽,改错了题,扣错了分,他就可能上不了名牌大学,这种情况是存在的,这就是命运使然。
  所以,入学礼是一个辩证科学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民俗。
  拜师礼,重师恩
  按照古例,莆田民间曾流行拜师礼,此俗至今在武术界、演艺界、工艺界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拜师礼的仪式有以下几点:请长者(介绍人)入席;请徒弟入席;徒弟向先师(祖师爷)行礼;请师傅或师长入席;徒弟向师长呈送拜师帖;徒弟向众人宣读拜师帖;由徒弟向老师献“束修”之礼;徒弟向师长行大礼,一跪三叩首。
  其中徒弟向众人宣读拜师帖的内容大约为:“今有愚生某某某,幸遇名师,愿入门下,受业养身,修道正道。自后虽分师徒,谊同父子,对于师门,当知恭敬,身受训诲,没齿难忘。情出本心,绝无反悔。”
  这里再说一下“束修”之礼,其源于孔子,孔子收徒,就有收“束修”的记载。“束修”包括六礼,即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瘦肉。其中,芹菜代表弟子勤学;莲子心苦,代表为师者“苦心教诲”;红豆代表“鸿运高照”;枣子代表“学业早成”;桂圆代表“功德圆满”;瘦肉代表学徒不怕吃苦,哪怕瘦了几斤肉也要学好手艺。
  莆田民间的拜师礼体现了对师道的崇敬。莆田是着名的戏剧之乡,在莆仙戏班中还有一种尊师的习俗,就是戏班弟子每年大年三十都要在壶公山凌云殿谢恩师,为师傅解忧排难。
  乞巧礼,女孩专属之礼
  农历七月初七晚上,莆田民间女孩要聚在一起举行乞巧礼,这个习俗起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古时,女孩在出嫁前要学会针线活,叫“女工”,所以在这天晚上要向织女乞巧赐艺。唐代诗人汪伦有诗为证:“绣闼瑶扉取次开,花为屏障玉为台。青溪小女蓝桥妹,有约会宵乞巧来。”乞巧礼的内容主要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等。穿针乞巧是一种穿针竞赛,女孩每人手持一枚五孔针,一束五色线,看谁穿得快;喜蛛应巧是比赛毛线编织;投针验巧是让每个女孩把针投入水盆之中,针能浮在水面者为优胜。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再也不要在针线活上花什么心思了,但这种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仍然存在。前几年的七夕之夜,莆田有关部门曾组织了一次乞巧礼活动,观者如云。
  动听美丽的成年礼:“出花园”
  莆田民间的成年礼有个动听的充满诗意的名字,叫“出花园”,意思是男孩子满十五岁时,应该走出家庭这个温馨的花园,到人生的大海中去迎风博浪,去奋斗,去创业。这是一种独立精神的教育和培养,比西方的成年礼更有文化含义。
  成年礼一般在男孩15岁生日那天傍晚举行,父母要准备好一盘鲜花,一桶热水,让男孩洗个鲜花浴。之后,由上辈人领男孩去拜祖先灵位,祈求保佑。晚餐时,父母要为男孩备好红蛋2个,公鸡汤一碗,为之庆贺,这大概有让男孩好好享用,积蓄力量,准备以后到外面世界拼搏的含义。
  过了成年礼,男孩子的身上就少了些嫩气、孩子气,所以莆田的男孩比较早懂事,比较早成熟,创业的起点也比较早。
  目前,这种习俗在城市里已经消亡,但在山区和沿海,特别是湄洲岛上,依然保留着这种具有教育启示意义的人生礼俗。
  订聘礼,不单单是定亲
  订聘,民间俗称定亲,是人生婚嫁的一种重要礼俗。其主要内容包括六礼,即六种礼节: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纳彩,指男方家向女方家提亲;问名,指男方家问女方名字、生辰;纳吉,指男方将女方的名字、八字取回后,按五行、生肖推论是否合配,民间在古时对男女婚配的生肖、八字很讲究,如“蛇不同穴,马不同槽”、“虎公虎母没处讨”、“龙与兔,无相顾”等,皆有其说法;纳征,是男方核定聘礼送给女方家;请期,是男方择定吉日为结婚佳期,备礼告知女方家,俗称“定日”;迎亲是指男方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六礼是创立于西周时期而后为历朝沿袭的传统婚俗,详载于《礼记·婚礼》上篇。在传统礼仪中,其仪式是很讲究的,如纳征礼,男女双方都用红色描金书帖,也叫“龙凤帖”,帖上写的都是很高雅的吉利文辞,如男方帖上写道:“素养壶范,久钦四德,千金一诺,光生蓬荜”,女方回帖则写:“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极,九如庆贺”等等。
  随着社会进步,六礼之俗渐渐消失,但经简化后的订聘礼在莆田民间依然存在。
  人生一大礼:结婚礼
  结婚是人生礼仪中的大礼,莆田传统婚礼沿袭中原汉代婚俗,包括拜堂、闹房、合酒等仪式。
  拜堂先是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二拜祖宗、三拜高堂,最后是夫妻交拜。拜堂显示出新人对天地、祖先、长辈、夫妻之间的尊敬。
  闹房又称闹洞房,有雅俗之分。莆田民间的闹洞房形式以喊赞句、做仪文为主,十分文雅。经全市普查搜集整理,莆田民间的结婚做仪文流传下来的几十种,有汉赋体的,有民歌体的,有古诗体的,还有宋词体的,这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莆田婚俗文化的丰富性。
  合酒又叫合欢酒,是新婚夫妇共饮一杯酒或饮交杯酒的一种形式,表示从今以后夫妇同心,互敬互爱。在婚礼举行前,新郎新娘还要完成一项“结发”的仪式,以表示夫妻今后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了,所以有“结发夫妻”之称。
  嫁女儿,送嫁礼
  送嫁礼是新娘要出嫁时的相关礼仪,包括新娘上香祭祖、叩拜父母,由父亲盖上头纱,由福高德重的女性长辈持黑伞护新娘上花轿或礼车。送新娘出嫁时,新娘父母要备一碗清水和一碗白米,然后撒在轿脚上或礼车下,这代表女儿出嫁如水一样泼出去了,同时寓意女儿日后衣食无忧。
  按古礼,新娘上花轿后,要把平时用的扇子扔丢,表示把坏性子扔了,不带到婆家去。上轿之前要唱“哭嫁歌”,表示对父母和乡邻的离别和谢恩之情。
  送嫁时,新娘家的父母和亲戚要为新娘准备丰厚的嫁妆。新娘去男方家的路上,一路要燃放鞭炮,新娘到男方家大门时,由男方选一位有福气的长辈人,持一个簸箕盖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娘要跨门槛而入,绝不能脚踩门槛,这是一种禁忌礼俗。
  新娘到男方家完成婚礼三天后,新郎才陪伴其回娘家,这在民间叫“回门礼”,也称“回马礼”。
  与众不同的祝寿礼
  在人的一生中,生命是很无常的,有的人百岁犹健壮,有的人英年早逝空留遗憾。因此,古人对祝寿礼是很重视的。按莆田民俗,人到了50岁是一定要祝寿的,50岁被称为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知非之年。60岁后就有更隆重的寿礼,被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杖乡之年。70岁被称为古稀之年、杖国之年、致事之年、致政之年。80岁被称为杖朝之年、中寿之年。90岁被称为耄耋之年、鲐背之年。100岁被称为期颐之年、上寿之年。120岁称为花甲重开,140岁称为古稀双庆。也许,古人见过的最高寿者为140岁,所以才有最高到140岁的寿诞之称。
  莆田民间的祝寿礼有四个方面是与众不同的,其一是男做九,女做十,即男人在49岁那年庆祝五十大寿,接下来类推,女人则要满五十才祝寿。
  其二是一般选择在大年正月初三为祝寿之日,这源于明代嘉靖年间的抗倭斗争,在莆仙光复后,正月初二为互相探望被倭寇杀害的亲人,初三为幸存的寿者祝寿,其意为大难不死,后福滔滔。至今在莆田沿海山区和仙游县还沿袭此俗。
  其三是莆田人为百岁高寿之人祝寿,切忌称百岁,因为百岁在莆田民间是去世的代称,因此,对百岁之庆很严谨地按汉代规定的称法,叫“期颐之庆”。
  其四,后辈人为寿者备办的礼物都含有吉祥的意义,如寿礼中一定要有线面,代表长命;有米龟,代表着龟寿长久;有猪脚,代表健壮奔跑等等。
  饯行礼,“送顺风”
  莆田人自古就有走南闯北、到远方拓展事业的习惯,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饯行礼。凡是亲人要出远门去经商、求学、投军、为官,亲朋都要为之举行隆重的饯行礼,以此预祝旅途顺风顺水。
  莆田是个着名的侨乡,宋代起就有漂洋过海到海外谋生的先例。所以,民间有一种为亲人出洋饯行的习俗,称为“送顺风”。因古代都是靠航船作为交通工具,在海上漂泊,顺风帆是人们对海上出行平安的最大企盼。这种“送顺风”的饯行礼,亲朋一般要以红包的形式资助盘缠,还要设宴送行,举杯豪饮壮行色。上辈人则为其向妈祖女神祷告,祈求一路顺风、平安如意。
  洗尘礼与饯行礼,似是一对孪生兄弟
  洗尘礼的含义是指为从远处归回的亲人洗去身上的尘埃,欢迎他平安回到故里而举行的一种民间礼仪。远方归来的亲人要对亲朋的深情厚意进行答谢,向他们分赠红包、衣服或其他物品,让他们分享在外面奋斗而获得的丰硕成果。
  莆田民间的饯行礼和洗尘礼,表现了对向外拓展精神的鼓励,也是对莆田人走四方的赞许。所以,从宋代起,就有“无兴不成镇”的说法,就是说,如果没有兴化人的参与,那么,任何一个城镇都不会繁荣。如今,莆田市有海外侨胞近200万人,五代以内走出莆田在全国各地的莆仙人接近莆田本土现有人口,也有近300万人。这些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心系故乡,那是一种永远的恋乡情结。因为,谁都会记住故乡的饯行礼和洗尘礼,那是一种最浓郁的乡情。
  起厝上梁要行礼
  过去,莆田民间起厝上梁时,亲朋都要行上梁礼,一是表示祝贺,二是表示资助。上梁一般选择在新房主体落成时进行,事先要选一个黄道吉日,时辰按莆俗以海水涨潮之时为最好时辰,寓意“财如水涨”。上梁时,要请人喊赞句,都是颂唱一些吉祥的话语,还要大放鞭炮,以示喜庆。
  过厝礼,“竣工酒”
  俗话说:“莆田人一生三件事,起厝、讨某、修大墓。”莆田人对房子看得很重,所以,在新居乔迁时,礼数也看得很重。搬迁新居时,依例要举行过厝礼,设宴款待亲朋,作为一桩喜事来办。亲朋为祝贺主人乔迁,要备办礼物,其中,灯笼是必不可少的,寓意着添丁进财。
  连生病都有的礼俗:探病礼
  在人生中,疾病是人们无法回避的磨难。莆仙戏中有一出戏叫《仙姑探病》,连神仙有时都会得病,何况凡夫俗子呢?
  莆田民俗中的探病礼是人情味很浓的一种礼俗,探病的时间一般有讲究,晚上不宜太晚,怕影响病人休息,农历初七这一天一般不探病,是受七日祭的讳忌。探病时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平日爱好,备办合适的滋补品或水果,特别是有些病对食物有严格的限制,如长背疮不能吃鲤鱼,一吃会致命等等。传说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后来要除掉功臣刘伯温,就选在他长背疮时赐给一条鲤鱼,刘伯温知道皇帝要他的命,就自尽了。探病礼不在乎礼的轻重,而在乎对病者的慰藉和鼓励,支持病人战胜病魔,恢复健康。
  邀娱礼,“看闹热”
  邀娱礼是莆田民间相邀参加村社举办娱乐活动的一种礼仪,民间俗称“看闹热”。如元宵的游灯活动,乡里的社戏演出,一般都要请亲朋参加共享,以增进和谐关系。特别是在莆田沿海一带,邀娱礼较为盛行。每当元宵节活动或平时开演莆仙戏,都会邀约亲朋参加这种娱乐,还设宴款待,共叙友情。所以,邀娱礼是莆田民间联络情谊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莆田人热情好客的一种性格体现。
  赐福礼:人神共娱的幸福时光
  赐福礼是在元宵期间由当地所崇拜的神灵出游巡安时,神驾短暂驻留在受福人家门口进行赐福仪式的一种礼仪。在莆田民间信仰的87位神中,大约有60多种神灵每年都要举行绕境巡安活动,其中规模较大的是妈祖、吴圣天妃、陈靖姑、杨太师等。
  在神灵巡安过程中,巡游队伍往往会事先定下受福人家,在经过其家门口时,作短暂的停留,为其进行民间艺术表演和祝福的祷告,主家则要备好鞭炮、三斋五果等供品,以迎接出游队伍和神灵,同时,主家要率全家人对神灵三跪九叩,以示虔诚。
  肃穆且颇有禁忌的送终礼
  古语云:“生死为大”。莆田民间对过世的亲人都要行送终礼。此礼一般在逝者出殡之前举行,嫡系子孙要披麻带孝,亲戚故友臂佩黑纱,信基督教徒则手持鲜花一束。
  送终礼在灵堂内举行,生者要向死者进行最后的告别,倾诉心中的悲痛之情。有的人家会请民间乐队奏哀乐,但现在大多改为播放哀乐。参加送终礼的客人不能穿艳丽的服饰,宜穿白色或黑色礼服,以示哀思;也不能谈笑或有轻浮之举,以示肃穆。古时,参加送终礼的人还要查看自己的生肖有没有与逝者的生肖相冲相克的情况,若有则宜回避,不要去参加。
  按旧例,逝者入葬还要选穴修墓,讲究风水,进葬还要选择吉时,这些都涉及风水学,是极为深奥的,至今尚未有合理的科学诠释,因此有时被简单地判定为迷信。
  寄托哀思的“做七”礼
  “做七”礼是指亲人逝去七天时举行的悼念仪式。古时莆田完整的“做七”礼要进行七次,每七天做一次。“做七”以头七最为隆重,必须要备办丰盛的祭品,特别是逝者生者喜爱的食物。蜡烛、纸钱也须备好,亲属在逝者遗像前跪拜、哭泣、呼喊,表达无尽的哀思。“做七”时,一般要为逝者设立灵位,古时常把灵位集中在祠堂里排放,为的是让后代记住祖先的名字以及功德贡献。
  灵魂可得拯救的超度礼
  超度礼是莆田民间对逝去的亲人进行的一种宗教仪式的灵魂拯救,大体有佛教、道教、三一教三种超度形式。佛教超度由和尚主持,以念佛经为主;道教超度由道教主持,简称为道场;三一教超度由三一教人士做三一道场。三一教是由明代莆田人林龙江创立的,其教义是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在莆田拥有众多的信众。三一道场讲究宗教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如其中的《九品莲花灯舞》、《三教道场科仪音乐》,它们都是十分宝贵的民间文化遗产。
  纪诞礼的实质是为逝者过生日
  纪诞礼是莆田民间为纪念逝去的亲人,在逝者出生之日所举行的一种礼仪,礼仪仅需用到香一束、线面一碗、素蛋一双。然而,当这些简易物品摆在逝者灵位之前时,一个像样的生日氛围就形成了。莆田人讲究“孝”,生前如此,死后犹如。
  纪忌礼:深沉的怀念
  顾名思义,所谓“纪忌礼”,就是纪念逝去的亲人离开人世的那个日子,古时称为忌日。这种礼仪供的还是比较简单的祭品,仅干饭一碗、菜蔬一碟、水果一盘(奇数3、5、7个)即可,同时焚香拜祭,祈求逝者在天之灵保佑后人平安发达。
  起红礼中的三年孝道
  明朝,莆田曾饱受倭寇之患,当时不少人被倭寇杀害,为了寄托哀思,家人要贴白联行丧礼,当时刚好碰上春节,所以在贴大红春联时,就留下一截白头,这样就形成了莆仙特有的白额春联习俗。按古代的礼制,家里老人去世,儿子要守孝三年,以尽孝道,所以,头三年是不能在春节时贴红联的,要等三年满后(按逝者忌日满三年计算),举行一种起红礼俗,在逝者灵位前焚香祷告后才贴上红联的。
  知恩图报谢恩礼
  莆田民间历来崇尚知恩必报,所以,谢恩礼是比较盛行的。其实,这是一种对天、地、神、人的敬畏和答谢。不少家庭中的大愿达成后,如儿女婚姻成功、添子添孙、学业有成、生意兴隆、健康长寿等,都要在春节前夕举行谢恩礼。比较隆重的谢恩礼按周礼规制,用全猪、全羊、五果、六斋作为供品,以酬天地、神灵和祖先。礼毕,这些供品要分别送给亲友分享,称为“吃平安”。这样的感恩分享行为,无疑中起到了很好的教化作用。
  拜忏礼,行的还是孝道
  拜忏礼是莆田民间对先人追思而行孝道的一种礼仪。一般是后人感到前辈在世时自己孝敬不够而进行忏悔式的补救。如,当一个儿子在他的父母在生时,无力给予物质上的孝敬,心里很失落很遗憾,后来儿子发迹了,会有“子欲孝而亲不在”之憾,于是,就采取了拜忏的形式,以纸扎的物质替代品,如房、车、床等焚化通灵,表达孝悌精神,同时,也会请道士做道场,祈求先人超度成仙,永享安乐。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